胚胎发育

搜索文档
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国家实验室发表最新Cell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8-08 08:15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胚胎模型为理解发育过程和推动医学进步提供了机会,但其依赖复杂的程序,且在效率和发育的准确性方面存在局限性。 2025 年 8 月 7 日, 广州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国家实验室 Jos é Silva / 李欢欢 团队与广州国家实验室 景乃禾 团队合作 ( 李欢欢 、 关炜 、 黄嘉慧 、 沈朋雷 为共同第一作者 ) ,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 发表题为: A Complete Model of Mouse Embryogenesis Through Organogenesis Enabled by Chemically Induced Embryo Founder Cell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使用 化学小分子 将小鼠 胚胎干细胞 诱导 转化为 新型的 类全能干细胞 —— " 胚胎始源细胞 " ( embryonic founder cell , EFC ) , 该细胞能够独立 启动并有序完成胚胎发育,首次实现了从 8 -16 细胞到谱系特化、原肠运动,至早期器官发生的体外胚胎重构的全过程。这一创新模型不仅模拟了小鼠胚胎早期 多胚层协同发育的复杂过程 ...
Cell:吴军团队开发强制线粒体自噬技术,揭示线粒体在多能干细胞和胚胎发育中的关键作用
生物世界· 2025-06-13 12:04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线粒体 ( mitochondrial ) 是真核细胞中的重要细胞器,其与真核细胞之间的共生关系大约可追溯到 17 亿年前。这种共生关系对于整个真核生物域的进化、多 样化以及生存至关重要。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线粒体早已超越了其作为细胞内" 能量工厂 "的刻板印象,人们认识到线粒体还在细胞凋亡、分化、信号转导、衰老以及发育时机等多种细胞 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 哺乳动物发育 在多大程度上依赖线粒体,仍是一个悬而未决且基础性的问题。 最近,有研究人员构建了人类与黑猩猩之间的种间复合 (或杂交) 多能干细胞 (PSC) ,为源自细胞核基因组 (nDNA) 差异的人类特有特征提供了见解。然 而,该系统尚未被用于研究线粒体基因组 (mtDNA) 的差异。 在过去的约 600 万至约 1800 万年里,人科动物 (即类人猿) 的线粒体基因组 (mtDNA) 变得越来越不同,导致 mtDNA 中出现了数千种自然发生的核苷酸 变化。通过生成具有物种特异性线粒体含量的 跨物种复合多能干细胞 ,我们可以评估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变化对多能细胞及其后代的影响。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