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工厂

搜索文档
农夫山泉、东鹏、元气森林建厂扩能,它们为何要“砸钱”?
36氪· 2025-04-29 11:28
饮料行业产能扩张趋势 - 东鹏饮料海南生产基地占地200多亩,投资12亿元建设智能化生产线,覆盖全国12个省市(广东、安徽、湖南、广西、重庆、天津、浙江等)[3] - 元气森林在天津建立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完成安徽滁州、天津西青、广东肇庆、湖北咸宁、四川都江堰和江苏太仓共6座自建工厂布局[5] - 农夫山泉投资15亿元在海南建水厂,并在广东、浙江、西藏林芝等地设有生产基地[7] 自建工厂驱动因素 - 东鹏饮料2024年营收158亿元,净利润增长60%,海南及沿海区域销量增速迅猛[3][8] - 元气森林2024年销售额或超百亿,增长绝对值仅次于2021年[10] - 自建工厂可降低物流成本(如东鹏昆明基地缓解重庆工厂93%产能压力),提升区域渗透率[10] - 增强品控和新品开发能力(茶颜悦色投资5.2亿元实现茶叶萃取技术突破)[10] - 分散政策与市场风险(汇源在四川建果蔬基地对接当地原料)[11] 轻资产运营模式案例 - IF椰子水母公司IFBH Limited 2024年营收1.58亿美元(同比+80.32%),仅46名员工,采用生产、物流、销售全外包策略[14] - 三只松鼠初期通过代工+电商快速扩张,依赖天猫、京东及IP化营销[17] - 轻资产模式风险:IFBH代工厂集中于泰国易受政策影响,品控难度大[18] 轻重资产模式转型 - 三只松鼠2022年起投资建设7大坚果工厂,核心品类自主生产合格率达99.8%,直接掌控30%原料供应[18] - 布局1800家线下门店,抖音渠道收入2024年同比+180%,形成"前端轻资产+后端重资产"混合模式[19] 行业战略选择逻辑 - 新品牌初期适合轻资产抢市场,成熟后需强化核心环节(如东鹏全国布局、元气森林自研)[20] - 轻资产模式需适时补课,避免品控与供应链风险(三只松鼠转型案例)[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