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进化智能体
icon
搜索文档
从物竞天择到智能进化,首篇自进化智能体综述的ASI之路
机器之心· 2025-08-12 17:51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LLM)已展现出卓越的通用能力,但其核心仍是静态的。面对日新月异的任务、知识领域和交互环境,模型无法实时调整其内部参数,这 一根本性瓶颈日益凸显。 当我们将视野从提升静态模型的规模,转向构建能够实时学习和适应的动态智能体时,一个全新的范式—— 自进化智能体(Self-evolving Agents) ——正引领着 人工智能领域的变革。 核心框架:四大维度定义智能体演化 然而,尽管学术界与工业界对自进化智能体的兴趣与日俱增,但整个领域仍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梳理与顶层设计。多数研究将「演化」作为智能体整体框架的一个 子集,未能深入回答该领域三个最根本的问题:智能体的哪些部分应该演化(What)?演化何时发生(When)?以及,演化如何实现(How)? 为应对上述挑战,普林斯顿大学联合多所顶尖机构的研究者们联合发布了首个全面且系统的自进化智能体综述。该综述旨在为这一新兴领域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 框架和清晰的路线图,最终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乃至人工超级智能(ASI)铺平道路。 自进化智能体的形式化定义 为确保研究的严谨性,该综述首先为「自进化智能体」提供了一套形式化的定义,为整个领域的研究和讨论 ...
万字长文!首篇智能体自进化综述:迈向超级人工智能之路~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8-01 07:33
自进化智能体综述核心观点 - 自进化智能体是AI领域从静态模型转向动态持续学习的关键范式转变 旨在解决LLMs在开放环境中无法实时调整参数的瓶颈问题 [2][3][5] - 研究围绕三大基础维度构建框架:进化对象(模型/记忆/工具/架构)、进化时机(测试时内/外)、进化机制(奖励/反馈/搜索等) [2][6][21] - 该领域首次系统性梳理了自进化智能体的算法、评估指标和应用场景 为人工超级智能(ASI)的实现提供路线图 [3][6][52] 进化对象(What to Evolve) - **模型进化**:通过参数微调(SFT/RL)实现推理和行为优化 如AgentGen支持策略网络动态更新 [22][24] - **记忆进化**:长期记忆模块(如Mem0)可存储历史交互数据 支持经验复用和知识迁移 [24][29] - **工具进化**:智能体自主创建/掌握新工具(如Voyager生成代码工具)以扩展能力边界 [24][42] - **架构进化**:单智能体向多智能体系统扩展(如MAS-Zero) 通过协作提升复杂任务处理能力 [24][159] 进化时机(When to Evolve) - **测试时内进化**:任务执行中实时调整(如通过ICL) 典型场景包括动态环境交互和即时错误修正 [25][26][27] - **测试时外进化**:任务间隙离线优化 含监督微调(SFT)和强化学习(RL)两种范式 需平衡计算成本与长期收益 [26][28][33] 进化机制(How to Evolve) - **奖励驱动**:利用标量奖励(如TextGrad)或自然语言反馈引导进化 需注意奖励稀疏性问题 [31][32][36] - **模仿学习**:通过高质量示范(人类/智能体生成)快速提升能力 但依赖数据多样性 [32][36] - **群体进化**:多智能体系统(如AlphaEvolve)采用选择/变异机制 促进策略创新但计算成本高 [32][36][61] 应用场景 - **通用领域**:编程(Voyager自动生成代码)、教育(个性化学习助手)等数字环境任务 [38][42] - **专业领域**:医疗(WIN-GPT电子病历分析)、科研(文献自动归纳与实验设计)等高专业性场景 [43][47] 未来挑战 - **个性化进化**:需解决冷启动问题 开发轻量级评估指标以跟踪长期用户偏好适应 [43][44] - **安全可控性**:构建"智能体宪法"框架 防止有害行为生成和隐私泄露 [49][50] - **多智能体协同**:平衡个体推理与群体决策 开发动态评估基准反映长期交互效应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