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舞台艺术创作
icon
搜索文档
用精品标注时代文艺创作的高度
人民日报· 2025-11-11 06:41
文华奖评奖机制改革 - 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第十八届文华奖是专业舞台艺术领域政府最高奖项 [5] - 通过优化奖项设置、放宽首演时间、扩大申报渠道等改革完善评奖机制 [5] - 将作品申报年限延长至10年,强化"十年磨一戏"的精品意识 [5][13] 戏曲行业创作趋势 - 获奖戏曲作品代表近10年舞台热门,具有行业示范意义 [6] - 核心方向是继承传统与对接现代审美,如婺剧《三打白骨精》融合无人机、变脸换装等现代科技 [6][7] - 浙江婺剧团在继承传统、培养青年演员上成果出色,演出"满台生辉" [6] - 越剧《我的大观园》将古典名著转换为年轻人感同身受的"青春记忆" [7] 话剧行业发展趋势 - 获奖作品展现时代命题深刻表达和现实人生哲理思辨 [8] - 表演美学持续革新,从强调外部动作转向探索内心世界,人物塑造更加立体鲜活 [9] - 舞台语汇不断丰富,运用时空折叠、VR、AR等手段融合多种元素 [9] - 话剧《烟火人间》借助360度机械转台构建"生活博物馆"舞台 [9] 音乐舞蹈杂技行业动态 - 终评作品中舞剧比例最高,歌剧、音乐剧次之,反映三大门类发展活跃度 [11] - 相当一部分作品着力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演绎,如舞剧《杜甫》《红楼梦》《醒·狮》 [11] - 音乐剧《逐梦》以高铁研发为背景展现新时代产业工人奋斗 [12] - 杂技剧《先声》近140分钟演出呈现20个不同杂技,含"技"量高 [18] 小型节目市场机遇 - 本届文华奖特设"文华节目奖",15部作品获奖,时长均不超过40分钟 [15] - 小节目素有"轻骑兵"之称,易于创排演出,涵盖多种艺术形式 [15][16] - 杂技《龙跃神州——中幡》运用碳纤维等新材料改造传统中幡,提升安全性并增强表现力 [17] - 南音《南音魂》融入特色打击乐与多声部演唱,保留古老乐种韵味的同时焕发新生命力 [16]
2025新时代首都剧本孵化项目剧本推介会举办,66部作品入选
新京报· 2025-09-25 12:05
项目概况与规模 - 项目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宽友(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办,旨在推动优秀原创剧本从文本走向舞台 [1] - 2025年项目征集收到404部有效作品,经过初评和复评两轮专家评审,最终66部优质剧本入选储备孵化库 [1] - 项目计划将不少于10部作品投入孵化,并根据各剧本特点量身打造孵化方案 [3] 项目价值与成果 - 项目聚焦于在选题源头帮助创作者、在剧本打磨中优化作品、在人才培育上为青年人搭建平台 [1] - 往届孵化作品如音乐剧《此生必驾》已成功由谭维维工作室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联合出品,计划于2024年12月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并开启全国巡演 [2] - 项目为行业发掘人才与作品提供了重要平台,有效推动了多部优质原创剧本走向舞台,实现了资源整合与专业支持的双赢 [3] 作品题材与艺术特色 - 入选作品涵盖话剧、戏曲、音乐剧、儿童剧等多个艺术门类,题材多元,视角丰富 [1] - 话剧创作以当代都市为背景,采用先锋笔触并创新改编经典文学 [2] - 戏曲创作坚持守正创新,尝试新编西方经典童话并在传统程式中融入当代审美 [2] - 音乐剧创作聚焦家国情怀,借历史人物命运引发共鸣 [2] - 儿童剧创作想象力丰富,既呈现童趣寓言故事,也关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2] - 杂技、舞剧等作品大胆跨界,将经典传说与科技元素、肢体语汇巧妙融合 [2] 专家评审与后续计划 - 7位专家对66部入选剧本进行了专业推介,围绕选题立意、艺术水准、孵化潜力三大核心维度展开深度点评 [1][3] - 评审专家高度认可本届入围作品质量,特别指出今年的戏曲类作品表现突出 [3] - 项目下一步将持续搭建服务平台,组织创作者与文艺院团、出品机构深度对接,推动更多精品力作诞生于北京并走向全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