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足球

搜索文档
“苏超”第十轮弱旅奋力改写排位格局
新华日报· 2025-09-01 07:20
四强争夺激烈,前八席位卡位胶着,对于实力和排名相近的队伍而言每一场都是生存之战。赛前, 连云港队位于积分榜第九位,扬州队为第十位,积分上只相差一分。8月31日,两队燃情开踢"盐帮德 比",全场27366名球迷涌入看台助威,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专线接驳大巴接连满员,数百辆自驾车热 情赶赴球场,还有众多在外工作的两地球迷专程前来观赛,球迷的呐喊超越胜负本身,传递人们心中的 足球热忱,以及植根于这片土地的归属感与城市荣誉感。 8月30日至31日,"苏超"迎来第十轮激烈对决。本轮比赛,盐城队0∶2不敌无锡队,宿迁队2∶0击败 淮安队,泰州队与常州队1∶1战平。镇江队1∶2惜败南京队,连云港队1∶0小胜扬州队,南通队则以2∶1战 胜苏州队。目前,"苏超"常规赛已近尾声,淘汰赛名额的争夺愈发白热化,不仅四强席位竞争异常激 烈,中下游球队的积分之争也进入关键阶段。从联赛格局来看,南通队凭借九连胜战绩提前锁定淘汰赛 席位,其余12支球队仍在为剩余7个晋级名额展开激烈争夺,其中南京队本轮跃升至积分榜第二,将迎 来与领头羊南通队的"真南哥认证战"。 本轮比赛冷门频出、逆转不断,"弱队崛起"的主题被不断演绎。赛场上的不确定性与激烈 ...
苏超之后,赣超也来了!本周六揭幕
第一财经· 2025-07-11 19:11
赣超联赛概况 - 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赣超)将于7月12日在南昌市八一体育场开赛,首场比赛为南昌队对阵景德镇队 [1] - 联赛前身为2021年成立的"江西省足球协会超级联赛",2025年升级为城市联赛并采用职业联赛标准执行 [1] - 参赛队员均为业余球员,平均年龄23岁,60%为学生,其余来自教师、厨师、的哥、铁路职工、私企/国企员工和公务员等职业 [1] 赛制设计 - 赛程从7月12日至11月2日,全程110天共66场比赛,均安排在周末 [2] - 采用"南北分区对抗+交叉对决"复合模式:第一阶段南北区各6市/5市进行主客场双循环积分赛,第二阶段南北区前四名交叉淘汰(主客场两回合) [2] 赛事运营策略 - 定位"草根足球欢乐盛宴",通过职业联赛流程布置提升仪式感,同时采用低票价吸引群众参与 [3] - 推动"赛事+文旅+消费"生态,鼓励各市结合赛事开展体文旅商融合活动 [3] - 双口号系统:"以球之名,为城而战"强调城市荣誉感,"谁是大俵哥"融合江西方言提升地域辨识度 [4] 社会反响与行业影响 - 赛前各地积极造梗,如九江市征集到"浔阳江头踢场球,赣超对手都发愁"等创意口号 [4] - 专家指出类似"村超""苏超"的创意IP能促进文旅体商融合,苏超爆红后出现一票难求现象,反映优质赛事供应不足 [4] - 省级联赛可借鉴欧洲大国模式,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作为发展载体 [4] 横向对比案例 - 2025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揭幕战门票售罄,定位群众业余联赛,参赛者必须为非专业运动员 [5]
中国足球生态正在被“苏超”重塑
36氪· 2025-07-09 15:01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足球产业总产值达8500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增长42%,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 [1] - 2025年1-5月新增足球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增加120%达8.7万家,江苏占比超30% [1]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前三轮吸引18万现场观众,单场最高上座率3.2万直逼中超平均2.4万,带动周边餐饮、民宿收入增长305% [1] 赛事运营与商业化 - 苏超通过"去职业化"规则激活基层生态,每队限3名现役职业球员,强调属地化参与,形成职业球员与业余赛事的双向流动 [2] - 2025年苏超已集合21家赞助商,包括京东、伊利、小米等知名品牌,赞助席位价格飙升至300万元且"一席难求" [18] - 江苏银行作为总冠名商实现亿级曝光,京东通过赛事互动深度触达消费群体,淘宝闪购冠名常州队并推出进球触发100万份免单福利 [11] 传播与影响力 - 抖音平台江苏城市足球联赛话题播放量高达38.2亿次,相关话题热度持续高涨 [4] - 央视频App上线苏超专属频道,江苏卫视联合新媒体推出《江苏超会玩》,实现赛事"上星"传播 [9] - 赛事影响力报告显示95.2%的江苏居民知晓苏超,近八成关注者是非球迷群体 [7] 品牌与产品策略 - 国产运动品牌卡尔美聚焦次级联赛与基层足球,150元以内球衣定价为国际品牌三分之一,85%销量来自政府、学校等团购业务 [16] - 双象股份强化球革等体育用品研发生产,扩大产品占比 [18] - 江苏银行手机银行"苏超专区"存款增长35%,左心房奶茶因主场联动日销翻3倍 [21] 政策与区域发展 - 江苏省推出《城市足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省级财政每年专项拨款8000万元,各市配套资金超2亿元 [18] - 常州市提出《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体育与文旅等深度融合 [21] - 苏超成为传播地域文化、增强城市凝聚力的重要平台,80%市民认为"苏超是常州的新名片" [18]
伊犁河谷绿茵旋风起
新华网· 2025-07-02 08:47
赛事规模与参与度 - 2025年伊宁县乡村足球超级联赛预赛阶段历时约三周,20支球队进入决赛阶段,赛事将持续至8月底 [1] - 2023年首届赛事有16支队伍参赛,2024年增至20支且赛程延长至70天,2025年进一步扩展至近30支球队,覆盖整个伊犁河谷,赛程跨度接近3个月 [5] - 赛事吸引数千名球迷到场,观众包括当地学生、工人等不同群体,形成热烈氛围 [1][2] 草根足球文化与运营 - 参赛球员来自工地、农田、学校等不同职业背景,以乡镇名义组队,体现草根特色 [2] - 运营团队采用"草根+职业"理念,参照职业赛事标准配置更衣室、赛场布置和营养品供给,提升赛事体验 [5] - 赛事得到本地职业球员支持,多名从伊宁县走出去的职业球员发视频祝贺家乡赛事 [2] 基础设施与商业发展 - 伊宁县体育中心2023年完成改造,更新人工草坪、观众坐席等设施,现可容纳万余名球迷 [3] - 高速公路网改善便利跨县观赛,推动赛事影响力扩大 [3] - 赞助金额逐年增长,吸引蒙牛、中粮可口可乐等大型企业及本地乡镇企业参与 [5] 社会影响与历史传承 - 赛事延续伊宁县20多年农牧民暨职工运动会传统,足篮排队伍在伊犁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 [2] - 民间自发组织足球活动历史悠久,如7年前麦田临时球场的场景成为运营团队的情感纽带 [5] - 赛事激发青少年足球热情,例如四年级学生因教练参赛而持续观赛,训练营学员参与度高 [2]
“苏超”单场观赛人数创新高!“村超”县城GDP已过百亿
第一财经· 2025-06-30 23:42
赛事规模与影响力 - "苏超"单场观众人数达43617人 创历史新高 昆山奥体中心可容纳4.5万人 上座率接近满员 [1] - "村超"参赛球队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从2023年20支增至2025年108支 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1300+球队及全球50个国家1200+国际球员 [7] - 2025年1-5月"村超"已举办450场比赛 吸引县内外32支球队490名球员参与 三年累计近700支啦啦队20万人参与巡游展示 占全县38.5万人口的52% [7] 经济带动效应 - 榕江县旅游数据显著增长:2023年游客760万人次/旅游收入83.98亿元→2024年940万人次/108.03亿元→2025年前5月241万人次(同比+11.77%) [14] - 衍生经济效益突出:2024年新增文旅主体1850家 农产品销售额7.08亿元 引进项目41个(总投资28.07亿元) 开发31个"村超"联名产品 [14] - 2025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40.93万人次/旅游收入4.06亿元 同比增速均超10% 带动当地餐饮特产销售激增 [13][14] 赛事体系创新 - 构建三级赛事矩阵:本地联赛(108村队)→全国赛事(28省区合作)→国际交流(巴西球队/卡卡等球星参与) [7][9] - 推出"新三线"足球体系:"村超"社会足球+"班超"校园足球+"逐梦"职业足球 规划期覆盖2025-2035年 [6] - 2025年新增全国冠军赛和"班超"小学生联赛 计划2028年组建"村超联队"参加世界杯 [9][15] 品牌运营策略 - 商业合作审慎开放:球队可接受赞助冠名(如美的/努比亚) 但赛场仍禁广告 重点筛选能带动本地产业的企业 [12] - 开发"村超可乐"等衍生产品 配套建设罗汉果加工厂 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升级 [12] - 采用"赛事引流+农业体验+品牌推广"模式 推动科技赋能农产品出圈 [12] 长期发展规划 - 校园足球目标明确:"班超"参与率2026年达50%→2028年70%→2030年80% 已培养出贵州省U12女足1/3队员 [15] - 竞技足球成果初显:连续两年获贵州县域男子足球冠军 2025年包揽黔东南州校园联赛10个组别中5冠2亚1季 [15] - 十年规划提出通过"村超→班超→逐梦"三级体系 最终实现向职业足球输送人才的目标 [14]
“苏超”单场观赛人数创新高,率先火起来的“村超”县城GDP已过百亿
第一财经· 2025-06-30 22:59
草根足球赛事发展 - "苏超"单场观众人数达43617人 创下新纪录 昆山奥体中心容纳4.5万人的球场几乎满座 [1] - "村超"球队数量从2023年20支增至2024年62支 2025年达108支 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超1300支球队参与交流 [5] - 2025年1-5月"村超"系列赛事已举办450场 吸引县内外32支球队490名球员参与 [5] - 三年来近700支啦啦队20多万人自发参加巡游展示 占县城38.5万人口超一半 [6] 赛事经济效应 - 榕江县从全国最后一批脱贫县跃升为GDP百亿县 [3] - 2023年"村超"吸引游客超760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83.98亿元 [11] - 2024年游客量增至940万人次 旅游收入108.03亿元 同比增长显著 [11] - 2024年新增文化旅游市场主体1850家 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达7.08亿元 [11] - 2025年1月1日至5月5日游客量241万人次 同比增长11.77% [11] - "五一"期间接待游客40.93万人次 旅游收入4.06亿元 同比增长均超10% [11] 产业联动发展 - 推出"村超可乐"等联名产品 新建罗汉果速溶茶加工厂 推动农产品深加工 [10] - 携手大湾区11家企业打造31个"村超"联名产品 [11] - 2024年新引进41个项目落地 投资总额28.07亿元 [11] - 探索"赛事引流+农业体验+品牌推广"模式 推动特色农产品销售 [10] 足球人才培养体系 - 构建"村超"社会足球+"班超"校园足球+"逐梦"职业足球的"新三线"体系 [4] - 计划2026年"班超"参与学生占比达50% 2028年70% 2030年80% [12] - 榕江已连续两年获贵州省县域男子足球联赛冠军 [12] - 在黔东南州校园足球联赛中获得10个组别中5个冠军 [12] - 贵州省U12女足代表队中榕江选拔球员占三分之一 [12] 赛事国际化进程 - 全球近50个国家超1200名国际球员来榕江交流 [5] - 巴西民间足球队及世界足球先生卡卡等曾参与交流 [6] - 计划2028年组建"村超联队"参加"村超世界杯" [8]
中国草根足球踢出文旅消费热
新华网· 2025-06-15 09:23
草根足球联赛的兴起 - 江苏草根足球联赛"苏超"由13支城市代表队组成,前三轮已吸引逾19万名观众,社交平台播放量达数亿次,上座率超过部分职业联赛 [2] - 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包括高中生、教师、IT工作者等,采用"白天上班、晚上练球"的全民足球新模式 [2] - 6月1日南京队对阵无锡队的比赛吸引15669名球迷观赛,联赛以城市特产代称球队,深度融入城市文化 [2] 文旅消费热潮 -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6月3日至8日江苏省内景区预订量同比激增305% [3] - 端午假期期间"苏超"带动6个主场城市银联异地文旅消费额增长14.63%,全省接待游客1241万人次,消费46.93亿元 [3] - 美团数据显示6月首周"徐州烧烤"搜索量激增197%,"看球酒吧"搜索飙升407%,"儿童足球培训"成热搜词 [3] 城市营销策略 - 无锡为常州市民提供阳山水蜜桃"买一送一"、商场免费停车、打车6折等优惠 [3] - 苏州周庄、同里等古镇宣布免费入园政策,扬州在主场日所在周末对省内市民免费开放国营景区 [3] - 常州推出"跟着苏超游常州"主题惠民活动,端午节假期第一天扬州来常游客达6万多人 [4] 交通服务创新 - 江苏多地开通"苏超"球迷专列,苏州推出包含高铁票、球票、接驳车等服务的"球迷专列"套餐 [4] - 无锡宣布地铁延长运营服务时间1小时,方便球迷往返江阴赛场 [4] 政策支持与发展前景 - 中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扩大文体旅游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4] -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中国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将超过2.8万亿元 [4] - 江苏省文旅厅表示将推出更多聚焦度假、休闲、美食等主题的体育与旅游融合产品 [5]
足球该有的模样
经济日报· 2025-06-07 05:45
赛事表现与影响力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上座率直逼中超联赛,场均观赛人数超万人 [1] - 赛事通过城市营销和网络热梗引爆社交平台,线下文旅收入显著提升 [1] - 13支球队代表江苏13个地级市,形成城市荣誉之战,如"早茶德比""楚汉之争"等特色对决 [1] 赛事设计与参与 - 赛事参与者包括职业球员和业余选手,涵盖个体工商户、大学生、上班族等群体 [2] - 票价亲民(10元),附送土特产如萝卜干,降低观赛门槛 [2] - 队徽设计融入城市特色元素,如南通的狼图腾、盐城的麋鹿、淮安的奔马等 [2] 文化与地域特色 - 赛事充分展现江苏地域文化,如"散装江苏"梗和城市间竞争关系 [1][2] - 绿茵场内体现纯粹体育精神,无假球黑幕,强调真刀真枪较量 [2] - 场外通过文旅优惠(景区免门票、消费优惠)推动游客接待量增长 [3] 经济与社会效益 - 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 [3] - 城市间通过赛事加深合作,共同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3] - 赛事模式与"村超""村BA"类似,体现草根足球的全民参与魅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