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规范基层权责
icon
搜索文档
明确规范基层职责是整治形式主义的重要环节
第一财经· 2025-08-08 08:45
基层减负政策实施成效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一年后再次发布,显示对基层减负的高度重视 [2][3] - 政策实施一年后,95%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效果"好"或"较好" [3] - 政策提出21条具体措施,包括精简文件、会议、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等,其中规范基层权责是关键环节 [4] 基层权责规范问题 - 基层权责不明确导致基层干部承担大量非本职工作,影响本职工作的完成 [6] - 学校等机构被赋予非教学任务,属地管理原则导致公职人员承担过多非本职职责 [6] - 政策要求省级党委和政府建立乡镇职责清单,未经统一部署不得擅自下放职责 [7] - 禁止将村(社区)作为行政执法、城市管理等事务的责任主体 [7] 政策执行与监督 - 政策强调中央督察的严肃性,要求各地区建立专项工作机制,及时纠治问题 [9] - 截至今年7月,中央层面已通报26起典型问题,带动省市级通报近4000起 [9] - 形式主义严重的原因包括上级的政绩意识和基层的服从意识,明确权责有助于改善这一问题 [9] 政策对基层工作的影响 - 政策有望遏制公众反映强烈的层层加码现象 [8] - 规范基层权责有助于基层干部从不良意识中挣脱,提高工作效率 [9]
一财社论:明确规范基层职责是整治形式主义的重要环节
第一财经· 2025-08-07 21:30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于去年8月发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并于今年8月6日再次发布,强调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基层减负工作的高度重视,并视其为攻坚战和持久战 [1] - 政策核心目标是整治形式主义问题,通过21条具体措施精简文件会议、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借调干部、权责划分以及创建示范活动,以减轻基层负担并提升治理效能 [2] 政策实施成效 - 政策出台一年后,调查问卷显示95%以上基层干部认为减负效果"好"或"较好",表明措施得到广泛认可 [1] - 中央层面已公开通报26起典型问题,并带动省市级通报近4000起案例,强化了执行和监督机制 [7] 基层权责规范措施 - 政策要求省级党委和政府建立健全乡镇(街道)职责清单,清理不规范事项,未经省级统一部署不得擅自下放或变相下放职责 [4] - 明确禁止将村(社区)作为行政执法、城市管理或招商引资的责任主体,并限制各类组织对基层单位的达标活动,以遏制层层加码现象 [5][6] 问题根源与挑战 - 形式主义根源部分源于上级政绩意识和基层服从意识,导致基层承担过多非本职任务(如学校教师被派教学外工作),影响本职绩效 [4][8] - 权责不明确易使基层焦头烂额于职责外事务,造成本职工作与附加任务均难以有效完成 [4] 长期机制与执行保障 - 政策将落实情况纳入巡视巡察和新闻舆论监督,对违规行为追责问责并公开通报,以强化制度执行力 [7] - 基层干部普遍期盼减负工作长期化,避免负担反弹,确保政策持续效果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