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整治形式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整治形式主义,生态环境领域如何减负增效?
人民日报· 2025-08-30 09:03
整治形式主义机制建设 - 生态环境部建立整治形式主义一机制两清单管理体系 包括推进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工作机制和重点任务清单 审核要点清单 [2] - 实行机制化 清单化管理 明确责任分工 细化任务举措 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2] 督察检查考核优化 - 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调阅资料数量较上一轮减少40%以上 实施六个不调原则 [3] - 督察谈话对象减少50%左右 仅与党政主要负责同志 分管负责同志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谈话 [3] - 推行无感式督察 提出三个不要和三个越少越好要求 简化现场督察和服务保障 [3] -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一级指标数量同比减少31% 不设置过程性 留痕类指标 [3] 执法效能提升 - 推行非现场 智慧型 穿透式执法模式 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 [3]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排查涉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线索3840条 发现问题3345个 完成整改2275个 [3] 文件会议与人员管理 - 2025年上半年指标类发文同比减少5.8% 主动压减2个指标类会议 [4] - 全面清退市级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 新一批借调数量减少12人 [4] 数据服务与基层治理 - 推动8个垂直管理业务系统数据向地方政务服务平台回流 [4] - 协助地方实现14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4] - 39项生态环境领域事项由乡镇街道收回至上级部门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 [4]
经观社论|整治形式主义关键是科学考核
经济观察报· 2025-08-09 15:21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一年后调查显示95%以上受访者认为效果良好[2] - 形式主义表现为会议多、陪会频繁、检查接待多、政务APP强制使用导致工作负担加重[2] - 新规要求地方文件不超过5000字、专项文件不超过4000字,禁止将点赞量、学习时长等作为考评依据[2] 考核机制演变与问题 - 某县乡镇考核从2011年9大项42子项增至2020年4大项31子项109小项371细项,呈现碎片化趋势[4] - 上级部门倾向将工作纳入"一票否决"导致基层考核负向激励,官员转向"不出错"而非创优[4] - 考核导向引发以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现象,基层精力集中于数据美化而非实际问题解决[5] 改革方向与建议 - 需用"综合考核"替代"多头考核",科学设置目标以释放基层创新活力[1][6] - 提倡短文取代长文、实绩取代留痕,避免形式主义消耗战[5][6] - 基层是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减负有助于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创造力和生命力[5]
为实干加油 为百姓造福——写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制定出台一周年之际
人民日报· 2025-08-08 11:05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2024年8月中办、国办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出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包含7方面21条具体规定,聚焦精简考核、规范借调、文件评估等"小切口"设定"硬约束" [1][9] - 政策明确要求"考核化繁为简不搞千分制"、"上级机关原则上不得从县以下借调干部"、"地方制发文件需进行减负一致性评估"等具体措施 [9] - 中央层面建立专项工作机制,2024年通报典型问题示范带动各级整改,广州、上海等地发文开会量同比下降15%以上 [4][10] 地方实践与成效 - **精文简会**:广州市严控文件数量并加强评估审查,市区镇街发文开会量降幅超15%,街道干部每月可增加2次实地调研时间 [10] - **考核改革**:甘肃定西安定区合并多部门督考事项减少20%,农技员进村服务时间显著增加,考核重点从"表格齐整"转向"服务实效" [11] - **数字化减负**:上海推行"四减"行动,市级部门要求居村使用的系统限1个,普陀区试点"数字居委会"使经费审批流程从1个月缩短至半小时 [12] - **权责清单**:重庆渝中区编制街道履职清单,区级部门收回67项共性事项和15项个性事项,建立动态监测防负担反弹 [13] 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 江西遂川县枚溪村整合空间资源取消形式主义挂牌,增设养老托幼等功能区,群众参与度显著提升 [14] - 湖北南漳县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专窗,表单从7张压减至1张,办事时间压缩30% [15][16] - 江苏建湖县科技局组建"科小二"团队,干部每周超50%时间下沉企业,实现申报指导与问题解决一站式服务 [17] - 北京石景山区建兴街社区通过"小院议事角"解决电动车停放难题,160辆车实现分流管理,治理效率提升 [17]
明确规范基层职责是整治形式主义的重要环节
第一财经· 2025-08-08 08:45
基层减负政策实施成效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一年后再次发布,显示对基层减负的高度重视 [2][3] - 政策实施一年后,95%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效果"好"或"较好" [3] - 政策提出21条具体措施,包括精简文件、会议、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等,其中规范基层权责是关键环节 [4] 基层权责规范问题 - 基层权责不明确导致基层干部承担大量非本职工作,影响本职工作的完成 [6] - 学校等机构被赋予非教学任务,属地管理原则导致公职人员承担过多非本职职责 [6] - 政策要求省级党委和政府建立乡镇职责清单,未经统一部署不得擅自下放职责 [7] - 禁止将村(社区)作为行政执法、城市管理等事务的责任主体 [7] 政策执行与监督 - 政策强调中央督察的严肃性,要求各地区建立专项工作机制,及时纠治问题 [9] - 截至今年7月,中央层面已通报26起典型问题,带动省市级通报近4000起 [9] - 形式主义严重的原因包括上级的政绩意识和基层的服从意识,明确权责有助于改善这一问题 [9] 政策对基层工作的影响 - 政策有望遏制公众反映强烈的层层加码现象 [8] - 规范基层权责有助于基层干部从不良意识中挣脱,提高工作效率 [9]
减负赋能促担当(今日谈)
人民日报· 2025-08-07 06:49
既强化问题导向,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又坚持久久为功,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我们定 能以好作风多干有用事,以实绩实效造福人民。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7日 01 版) (责编:白宇、卫嘉) 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是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 的制度规范。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到如今全文向社会公开发布,彰显了我们党持之以恒 纠"四风"、坚持不懈为基层减负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基层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卸掉应减之负,方能勇担应担之责。近年来,从确定"基层减负年",到 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整治基层"滥挂牌"问题……为基层减负持续深化,令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精 力服务群众,有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群众幸福指数。 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开展靶向治理,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将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 堤坝,引领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 ...
化解纠纷岂能“定量”摊派?(干部状态新观察·为基层减负赋能)
人民日报· 2025-07-25 06:28
基层调解工作数字化管理 - "随手调"APP在四川推广使用 主要用于基层干部记录纠纷类别、调解过程和当事人信息 实现工作留痕和减少纸质报表 [2] - 上级部门通过APP数据掌握辖区矛盾纠纷形势 便于分析研判和提前化解问题 [2] 任务摊派引发形式主义问题 - 岳池县综治中心2023年起对27个乡镇下达年度录入任务 按月通报完成情况 任务量按建制村数量分配 部分乡镇年任务达700条 [3] - 城区社区干部每月需完成3条录入 虽数量不多但导致工作重心从"走心调解"转向"走量记录" [3] - 农村地区因矛盾较少出现编造案例现象 如杜家桥村需每月虚构2条记录以满足考核指标 [4] 政策制定与执行偏差分析 - 任务量制定参考历史调解数据 但未考虑各村人口结构和民风差异 导致脱离实际 [5] - 县级部门承认存在通过数据考核追求政绩的动机 但未对未完成任务实施扣分 [5] 整改措施与成效 - 2024年4月四川省通报该形式主义问题后 岳池县取消月度录入指标 重点转向规范真实记录 [5] - 整改后录入总量下降但有效案例占比提升 县乡两级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处理复杂矛盾 [6] - 广安市政法系统共发现5类类似问题 建立6项工作机制规范矛盾风险排查流程 [6] 基层工作回归服务本质 - 村干部摆脱报表压力后 精力重新聚焦于实地调解和服务群众 [6] - 县级综治中心工作方式从"面上安排"转为"全程参与" 2025年已介入多起复杂矛盾调处 [6]
江苏: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 多地整治形式主义
齐鲁晚报· 2025-07-08 09:56
政务服务App整治 - 江苏省要求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 已建县级及以下的综合类政务服务App需在12月底前完成迁移归并 未整改到位的不再安排下一年度运维经费 [1][2] - 省级政务App须向下开放使用权限 推动政务服务类应用向"苏服办"整合 [2] - 江苏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 包括变相督查检查考核 频繁索要表格资料 违规借用社区工作者 [2] 形式主义问题通报 - 上海通报市水务局办公室会议安排过多 个别区水务局分管领导需在同一时段参加3个会议 [3] - 湖南通报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基本农田被建筑垃圾侵占 当地政府初期仅采取"表面整改" 被媒体曝光后才彻底清理 [3] - 5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1843起 其中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9868起 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84.1% [5] 基层减负措施 - 上海市宝山区清理政务应用程序和工作群组 整合迁移政务App1个 清除工作群组901个 全区工作群组同比减少41.7% [4] - 河南开封成立调研组走访60余家基层部门 访谈200余人次 发现文件会议"隐形变异"规避管控等10个方面问题 [4] - 纪检监察机关将深入纠治违规吃喝 快递送礼 不作为乱作为 加重基层负担等问题 [5]
深度关注·持续擦亮新时代管党治党“金色名片”减出新气象 干出精气神
基层减负政策实施 -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纪委监委深入整治会议泛滥问题,推动干部从"会场"到"现场",设置11个监测点动态监督发文开会情况 [11] - 常德市2024年制发文件减少63.6%,召开会议减少43.9%,删减工作群1940个(删减率64.2%),拆除乡村两级标牌5.8万余块 [6] - 重庆市北碚区"会议智管"平台使会议数量减少25%,纸质材料打印量减少60%,筹备时间平均缩减70%以上 [9] 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 - 重庆市"渝快政"APP将基层报表从上百张缩减至12张,实现数据贯通和智能辅助决策 [7] - 北碚区"会议智管"平台实现红黄绿三色预警监管,支持电子材料上传和扫码一键获取功能 [8] - 广州市花都区"亮码入企"机制归集20多个执法主体、600多名执法人员数据,涉企检查频次和投诉率下降 [15][16] 基层工作实效提升 - 港中坪村村部挂牌从38块减至10块,微信工作群从30多个减至3个,村干部成立手工作坊实现日成交60-80单 [5][6] - 政和县杨源乡通过视频会议节省时间,水利站负责人可投入更多时间实地排查隐患 [10][12] - 广州市花都区涉企行政检查实现"亮码即亮证、亮证即定位、定位即监督",企业可对执法过程评价 [15]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浙江湖州:整治形式主义从“屏幕”开始
新华社· 2025-06-17 10:50
新华社杭州6月17日电题:浙江湖州:整治形式主义从"屏幕"开始 新华社记者李平 "现在迎接检查,只要汇报清楚就行,再也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制作精美的PPT了,轻松了不少!"连日 来,浙江省湖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屏幕中的形式主义"问题进行实地检查,湖州市长兴县李家巷镇 党政综合办干部陈泽洋对整治后的新气象颇有感触。 今年3月,湖州市大力开展"屏幕中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纠治基层公务政 务活动中过度使用短视频、PPT等行为。 据湖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沈啸宇介绍,自专项整治启动后,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 滥用视频记录会议内容、展示汇报工作成果等问题,及时纠偏治乱。南浔区建立即时报批工作机制,目 前已累计取消不必要公务视频11个;安吉县在15个乡镇(街道)设立22个基层减负观测点,对"屏幕中 的形式主义"问题立行立改,让减负的触角直达基层。 "专项整治将推进工作和减轻负担统筹起来,进一步规范公务视频制作使用,把钱用在刀刃上。"湖州市 财政局预算处副处长沈欢欢说,财政局以预算支出标准的形式形成指导,对确有必要拍摄制作的视频制 定相关费用限额标准,确保2025年公务视频和PPT制作 ...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丨权责明晰了 负担减轻了
基层减负措施 - 云南省镇沅县通过厘清权责清单减轻村级组织负担,明确村级履职事项52项、协助服务事项53项,减少出具各类证明的需求[1] - 采取"室组地"联动和"纪委+职能部门"协作机制整合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推动基层权责规范化[1] 小微权力规范 - 镇沅县纪委监委联合多部门制定村级11类32项、村民小组5类7项小微权力流程图,为基层干部行使权力划定明确边界[2] - 通过权力清单和流程图解决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不规范问题,提升基层用权透明度[2] 行政事项精简 - 对全县9个乡镇权责清单动态调整,累计减少行政权力事项66项、责任事项567项[3] - 推行"一乡(镇)一清单"模式,重点整治村集体"三资"管理和社会救助资金发放问题[3] 管理机制优化 - 健全乡镇履职统筹指挥机制,制定县直部门派驻乡镇机构管理办法,强化对派驻机构的监督管理[3] - 推动"行业主管部门-驻地中心站所"职责贯通,解决多头管理、服务交叉问题[3] 监督体系强化 - 将基层减负纳入年度巡察重点内容,通过对村巡察和制度建设激活基层治理效能[3] - 计划通过"小切口"设定"硬约束"持续压缩工作模糊地带,建立减负长效机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