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觉智能

搜索文档
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解决机器人的精细操作问题,Tacta Systems获7500万美元早期融资
36氪· 2025-07-01 17:46
精细操作,无论对于人形机器人还是工业机器人,都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在新一轮的具身智能创业中,有Physical Intelligence等公司试图从基础模型的角度切入,去解决它;另一些公司,选择的角度则是执行终端。 一家叫Tacta Systems的公司,自研并整合了"灵巧模型",定制化的边缘AI芯片,触觉传感器阵列;以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打造一个"灵巧智能"(Dextrous Intelligence)平台,帮助客户升级它们的机械臂,让这些工业机器人能够完成电子产品组装、食品处理等精细操作。 它近日获得7500万美元融资,此轮融资包含一笔此前未披露的1100万美元种子轮(由Matter Venture Partners领投),以及由America's Frontier Fund和SBVA 联合领投,Matter Venture Partners、B Capital、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投资、双日株式会社、华威国际-TEN Capital、矢崎总业、B5 Capital、Tyche Partners和 Woven Capital参投的6400万美元A轮融资。 连续创业者组成自身团队,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解决机器人 ...
机器人的“第六感”:视触觉传感器如何重新定义人机交互
钛媒体APP· 2025-05-10 19:05
视触觉传感器技术概述 - 视触觉传感器(VBTS)是一种基于视觉的触觉感知装置 能同时感知法向力 剪切力 相对滑动和物体位姿等多维信息 接近人手的触觉信息维度 [4] - 典型代表GelSight由MIT团队于2009年提出 使用弹性凝胶材料和内置摄像头捕捉形变 通过算法映射为触觉信息 [4] - 工作原理类似"接触成像系统" 弹性材料形变经光学系统放大后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重建三维压力分布图 识别精细纹理特征 [6] 技术优势与演进 - 优势包括高密度触觉信息 避免复杂布线 弹性材料适应性强 [6] - 技术演进从MIT的材质分类验证 到机械臂集成实现微米级分辨率操控 显著提升USB插拔等精细任务成功率 [7] - 近年迭代包括布里斯托大学TacTip仿生设计 UC Berkeley的OmniTact全方位感知 商业化产品GelSight等 [8] 技术路线与市场应用 - 三色光光度立体法路线分辨率高但体积大 单色光图案追踪路线解决算力 发热和耐用性问题 戴盟机器人采用后者并实现毫米级厚度 [10] - GelSight应用于物品缺陷检测 戴盟DM-Tac W传感器感知密度达4万单元/平方厘米(人手240单元) 应用于工业自动化 消费电子等领域 [11] - 应用场景覆盖工业精密装配 医疗手术组织区分 可穿戴设备触觉反馈等 [11] 行业发展与投资逻辑 - 行业处于早期阶段 市场无绝对龙头 技术优势在于多维度力测量和视觉系统协同 [13][14] - 技术瓶颈包括缺乏标准数据集 材料耐用性 计算资源需求和感知面积限制 [14] - 资本市场关注技术突破 成本下降和应用拓展 国内企业在政策支持下有望全球竞争 [12][15] 未来展望 - 随材料科学和AI算法进步 传感器将更小型化 低成本化 推动人机交互进入触觉感知时代 [16] - 技术变革使机器人实现花瓣拾取 微米级手术等类人操作 从二进制计算转向"血肉相连"的认知方式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