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培养

搜索文档
“订单式”培养,解企业“人才之渴” ——来自南京一线技能人才的调查报告②
南京日报· 2025-06-10 07:40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刘全民 胡英华 通讯员 黄启睿 "多亏了学校的'订单班',让我早早找到一份好工作,收入和福利待遇都不错。"5月29日,2025届南京 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南机电)自动化工程系学生何伟强回校办理毕业相关手续,见到老师后感激地 说。 高职院校是培养新时代一线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近年来,为培养更多适应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 高素质技能人才,南京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与企业联合开设"订单班",为企 业"量身定制"技能人才,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对口率,更提升了一线工人队伍的技能水平。 "订单班"学生毕业即就业 保障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是"订单班"培养的最终目的。南机电自动化工程系副主任张海红介 绍,"订单班"是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常见的合作方式。"订单班"的出 现,避免了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不完全一致的问题,让学生所学与岗位所需精准对接,从而节约企业用 工成本,缩短学生就业上岗时间,打通校企联动"最后一米",实现校、企、生"三赢"。 "订单式"育人推动产学研融合 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 ...
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科技镇长团跑出产学研融合“加速度”
新华日报· 2025-06-10 05:35
科技镇长团的工作成果 - 由6名"双一流"高校专家组成的第十七批科技镇长团累计促成校企合作项目10余个,引进高层次人才30多名[1] - 创新"人才+项目+产业"三维联动机制,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1] - 科技镇长团入驻以来带动园区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3.8%,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家[2] 技术转化与产业合作 - 吴日铭教授促成新城杭集高新区与中数复兴智能科技公司达成模具智能化升级合作,其智能设计系统可提升行业30%的设计效率[1]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选派20余人走进企业,形成"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的良性循环[1] - 电子科技大学与扬州未来产业联合研究院共建低空经济联合实验室,预计3年内孵化3-5家高新技术企业[1] - 闵锐教授团队提出的"场景驱动"研发模式可缩短技术转化周期40%以上[1] 新兴产业培育 - 刘霖教授团队在低空经济领域达成深度合作,优先转化无人机导航系统等专利[1] - 新城已形成"高校院所+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的创新联合体,加速构建"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的良性生态[2] - 重点发展智能电网、低空经济等领域,创新成果持续转化[2] 人才培养与引进 - 倪中新教授创新"场景化引才"模式,组织新城代表参观上海IC芯片实训中心等重点平台[1] - 推动华东航空谷与高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定制航空科技专项课程,实现"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1] - 科技镇长团深度参与国网双创科技园、数据产业园等五大专班建设,形成全链条服务机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