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驱动

搜索文档
“算力+场景”双驱动 郑州将发力AI新赛道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7 14:34
郑州人工智能政策核心内容 - 郑州发布《郑州市场景驱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场景驱动为核心逻辑,提出两步走目标:到2025年建成10个创新平台、20个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和相关产业规模分别超350亿元和2000亿元;到2027年建成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 [1] - 政策重点任务包括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工业、农业、文旅等八大领域的深度应用,并明确推进路径 [1] - 该政策是国内首个以"人工智能+场景"和"场景+人工智能"双向互促为路径的地市级专项政策 [2] 郑州发展人工智能的优劣势 - 劣势:在中国人工智能城市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24位,中部六省中落后于武汉、合肥、长沙,企业实力、创新水平、资金支撑较弱 [3] - 优势:依托河南人口及制造业基础,拥有367个工业细分行业和丰富数据资源,可提供多样化应用场景 [3][4] - 郑州通过跨区域合作建设"郑庆哈城市算力网实验场",5G基站数量达每万人41.34个(全国第六),互联网时延表现居全国前列 [7] 算力与基础设施建设 - 郑州计划加快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项目建设,探索全市算力调度平台,加强公共数据治理与授权运营 [7] - 政策明确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基础,郑州已布局跨区域算力网络 [5][6] 外部经验借鉴 - 合肥成立全国首个城市场景促进机构,两年服务企业超1000家,挖掘场景需求600个,促成合作70项 [8] - 成都设立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组建产业链专项工作小组,整合全市创新资源 [8]
这30家公司决定中国硬科技未来!
和讯网· 2025-07-01 16:50
行业趋势分析 - 硬科技产业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支点,聚焦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1] - 中国硬科技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技术追赶迈向生态引领[23] - 五大核心趋势:半导体自主可控、研发投入提升、场景驱动应用、数据要素释放、区域集群协同[21][22][23] 榜单概况 - 《2025中国硬科技上市公司价值榜》覆盖A股与港股1326家信息技术公司,筛选出增长潜力Top30企业[1] - 上榜企业集中在半导体、人工智能、信息安全、IT硬件等关键技术领域[1] - 榜单评估维度包括成长潜力、技术创新力、投资价值与ESG表现等[1] 半导体领域 - 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进程加速,Top30中半导体相关企业占比超66%[24] - 长川科技2024年营收36.42亿元(+105.15%),净利润4.58亿元(+915.14%)[24] - 半导体产业呈现"设备先行突破、材料加速替代、制造跟进升级"的梯队发展格局[25] - 半导体领域研发投入强度达18.6%,显著高于其他信息技术领域[28][29] 研发投入 - Top30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达24%,研发投入平均增速24%[28] - 乐鑫科技三年累计研发投入12.31亿元,占营收26.13%[30] - 2024年半导体领域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6%,硬件设备8.7%,软件服务-1.9%[29] 应用场景 - 地平线机器人占据中国OEM高级辅助驾驶市场40%份额[31] - 乐鑫科技Wi-Fi芯片全球市场份额超30%[30] - 场景驱动形成"技术突破-产品出货-收入增长"的闭环发展模式[32] 数据要素 - 海天瑞声2024年营收2.37亿元(+39.45%),净利润1133.61万元(扭亏)[34] - 麒麟信安2024年营收2.86亿元(+75.24%),净利润793.57万元(扭亏)[35] - 金山软件2024年营收103.18亿元(+21%),净利润15.52亿元(+221%)[36] 区域集群 - Top30企业超50%集中在北上深三地[37] - 1326家信息技术上市公司CR10城市集中度达66%[39] - 深圳(213家)、北京(183家)、上海(116家)为三大核心集群[39]
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科技镇长团跑出产学研融合“加速度”
新华日报· 2025-06-10 05:35
科技镇长团的工作成果 - 由6名"双一流"高校专家组成的第十七批科技镇长团累计促成校企合作项目10余个,引进高层次人才30多名[1] - 创新"人才+项目+产业"三维联动机制,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1] - 科技镇长团入驻以来带动园区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3.8%,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家[2] 技术转化与产业合作 - 吴日铭教授促成新城杭集高新区与中数复兴智能科技公司达成模具智能化升级合作,其智能设计系统可提升行业30%的设计效率[1]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选派20余人走进企业,形成"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的良性循环[1] - 电子科技大学与扬州未来产业联合研究院共建低空经济联合实验室,预计3年内孵化3-5家高新技术企业[1] - 闵锐教授团队提出的"场景驱动"研发模式可缩短技术转化周期40%以上[1] 新兴产业培育 - 刘霖教授团队在低空经济领域达成深度合作,优先转化无人机导航系统等专利[1] - 新城已形成"高校院所+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的创新联合体,加速构建"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的良性生态[2] - 重点发展智能电网、低空经济等领域,创新成果持续转化[2] 人才培养与引进 - 倪中新教授创新"场景化引才"模式,组织新城代表参观上海IC芯片实训中心等重点平台[1] - 推动华东航空谷与高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定制航空科技专项课程,实现"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1] - 科技镇长团深度参与国网双创科技园、数据产业园等五大专班建设,形成全链条服务机制[2]
我省今年支持建设约40个前沿技术应用场景
新华日报· 2025-06-08 05:25
前沿技术应用场景建设规划 - 江苏省今年计划支持建设40个左右前沿技术应用场景以引领未来产业发展 [1] - 该省正在实施"5个100"行动 目标3年内形成完备的未来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包括开发100个前沿技术应用场景 [1] - 去年已遴选首批44项技术应用场景 包括28项早期验证场景 49项融合应用场景和20项典型应用示范场景 [1] 重点支持领域 - 重点支持第三代半导体 细胞和基因技术 合成生物 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领域 [1] - 鼓励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等早期验证场景 [1] - 推动具身智能 光通信 人工智能 6G等技术在主导产业的实际应用 [1] - 聚焦低空经济 智慧交通 深海深地 商业航天等领域建设城市级示范场景 [1] 应用场景功能定位 - 早期验证场景旨在引领未来技术迭代突破 [2] - 融合应用场景推动技术产品定型 用户培育和市场挖掘 [2] - 典型示范场景加速新技术新产品商业化应用 [2] 地方实践与支持措施 - 苏州 南京已发布人工智能场景需求清单并开展对接 [2] - 省科技厅将重点支持高新区通过应用场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 - 目标是催生新产业 新业态和新模式 [2]
文娱玩出新花样 课堂迎来新助教
科技日报· 2025-04-30 09:18
朝阳区场景驱动科技创新 - 朝阳区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打造了27个应用场景项目,覆盖文旅、商业、金融、教育、工业、科研等领域,并筛选出17个优秀场景进行跟进 [1] - 朝阳区互联网3 0应用场景研究院通过闭环模式探索技术系统新形态和商业落地新业态,已组织4次"揭榜挂帅"活动,挖掘47家企业和101个解决方案 [1] - 工体元宇宙应用场景集成了分离式渲染技术、AIGC技术等前沿数字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重新定义传统娱乐消费方式 [1][2] 工体元宇宙应用场景 - 工体元宇宙是全球首个基于大型体育、文化和商业实体项目的元宇宙应用场景,提供AR足球游戏、虚拟观赛体验和数字人互动等功能 [1] - 该场景通过多样化的游戏玩法带给用户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精准"复刻"现实场景到数字世界 [2] AI教育场景创新 - 飞象星球打造"智能'双师'"模式,采用"线上专业老师授课+线下校内老师组织课堂"的创新教学方式,实现五维互动 [2] - "双师"课堂采用裸眼3D、数字建模等技术提升课堂品质,已在朝阳区16万名学生中常态化使用,并引入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学校,惠及3万余名乡村学生 [3] 场景驱动创新模式 - 朝阳区通过聚焦实际需求反向促进技术突破及产业落地,有效整合人才、资本、技术及政策,突破传统科技创新壁垒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