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
搜索文档
高考好文章 笔力在日常(学海观澜)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2 09:00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 - 高考作文试题难度提升,对语文综合素质要求提高,例如全国1卷“全网喊难”,上海卷强调思辨性[1] - 作文考察重点转向独立思考与文字思维的融合,模板化、公式化的写作方法仅能获得及格分数[2] - 写作能力的提升依赖于平时大量阅读以增加积累和锻炼语感[1] 语文教育方法变革 - 提高语文素养最有效的方法是“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通过阅读跨越古今与先贤对话[1] - 新版语文教材将单元标题从“课文”改为“阅读”,强调“整本书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2] - 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立体的阅读习惯、思考与表达能力,同时是情感和审美教育[2] 能力培养与学习路径 - 学生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方法,学会积累写作素材,通过观察思考与持续练笔提升能力[1] - 语文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而是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在热爱中引导,使其自然进步[1][2] - 博闻强识的学生更易在紧凑的考试时间内创作出佳作,精准表达思考[2]
注重基础考查 着力思维赋能 今年高考语文试卷呈现哪些趋势?
中国青年报· 2025-06-08 13:23
1335万名考生报名参加2025年全国高考。6月7日上午,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帷幕。 作为高考第一科,语文每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随着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拥有了"深度 思考"的能力,很多文字内容可通过AI实现"一键生成",人们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未来,语文要怎 么教、怎么学?拥有什么样的素养才能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更有竞争力? 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后,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第一时间采访相关专家,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 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未来将更有竞争力 在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看来,今年的试卷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也很巧妙。 他以全国一卷的阅读题目举例说明。该应用文阅读题用15个层层递进的小标题描述花草植物的种 植,"这15个小标题就是我们在训练人工智能时会问的15个问题,背后考查的是系统思维、逻辑思维"。 陈志文表示,学会提问题,才是和人工智能交流的本质,"人工智能的到来,对各行各业都有冲击,要 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系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没有说一句人工智能,但处处是人工智能。"陈志文说,今年的语文科目将人工智能完美地嵌进了 阅读命题中。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申继亮认为,虽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