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阅读习惯
icon
搜索文档
由书市“圈粉”说读书(青年观)
人民日报· 2025-10-11 06:10
年轻人阅读热情与现状 - 线下书市等实体活动展现出年轻人高涨的读书热情,例如“我与地坛”北京书市人流如织,消费者购买意愿强烈[1] - 年轻人阅读方式呈现多元化特点,包括纸质书、电子书和有声书,阅读场景覆盖通勤、深夜等不同时段[1] - 线上线下的社交化阅读成为新趋势,年轻人通过读书会、读书博主、电子阅读平台批注评论等方式结交书友[1] 阅读习惯面临的挑战 - 学习工作繁忙、难以抽空读书是青年阅读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2] - 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分心或中途放弃,以及电子设备挤占阅读时间也是普遍问题[2] - 部分青年在读书时难以进行深度思考,影响了阅读的质量和效果[2] 促进阅读的举措与氛围 - 通过高校活动如“旧书新知·读书育人”、开学季赠书等方式在校园营造书香氛围[2] - 部分大学设立如图书馆“读者之星”评选、阅读类奖学金等评价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多读书[2] - 培养个人阅读习惯需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为自己留出静心读书和思考的时光[2]
高考好文章 笔力在日常(学海观澜)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2 09:00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 - 高考作文试题难度提升,对语文综合素质要求提高,例如全国1卷“全网喊难”,上海卷强调思辨性[1] - 作文考察重点转向独立思考与文字思维的融合,模板化、公式化的写作方法仅能获得及格分数[2] - 写作能力的提升依赖于平时大量阅读以增加积累和锻炼语感[1] 语文教育方法变革 - 提高语文素养最有效的方法是“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通过阅读跨越古今与先贤对话[1] - 新版语文教材将单元标题从“课文”改为“阅读”,强调“整本书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2] - 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立体的阅读习惯、思考与表达能力,同时是情感和审美教育[2] 能力培养与学习路径 - 学生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方法,学会积累写作素材,通过观察思考与持续练笔提升能力[1] - 语文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而是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在热爱中引导,使其自然进步[1][2] - 博闻强识的学生更易在紧凑的考试时间内创作出佳作,精准表达思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