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贝叶斯思维
icon
搜索文档
90年的美国社保也快崩溃了
虎嗅APP· 2025-08-11 21:54
社会保障制度历史与现状 - 退休概念与社会保障制度紧密相连 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跃升和现代国家财政能力建立才使公共资金供养老年生活成为可能 [5] - 1935年8月14日罗斯福签署《社会保障法》 开启美国社会保险新时代 涵盖社会保障 医疗保险 医疗补助以及失业保险 [7] - 2023年社会保障使1630万65岁及以上成年人免于贫困 老年贫困率从37 3%降至10% [6] 美国社保体系挑战 - 社保退休信托基金支持约6100万美国人 预计2033年耗尽 若不采取行动福利可能削减多达23% [7] - 社保局面临严重人手短缺 特朗普政府裁减约7000名员工 导致客户服务压力增大 [7] - 收入不平等侵蚀社保税基 1983年约90%工资收入需缴纳工资税 如今仅剩83% 工资税率自1990年以来未上调 [9] 社保常见误区与事实 - 误区一 社保资金已耗尽 事实是支出超过收入但依赖信托基金储备金弥补 预计2033年工资税收入能支付77%福利 [8] - 误区二 婴儿潮一代老龄化是主要问题 事实是预测偏差 出生率下降和收入不平等更影响税基 [8][9] - 误区四 信托基金是一堆欠条 事实是社保有两个信托基金 2024年储备金额将达2 72万亿美元 [12] 社保改革与公众态度 - 进步派倾向于提高或取消缴税上限并提高福利 中间派主张结合增税和适度削减福利 保守派多主张提高退休年龄 [10] - 民调显示公众普遍支持取消工资税缴款上限并逐步提高缴款额度 [10] - 1983年改革将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至67岁 导致福利削减12%至14% 对1960年后出生者影响最大 [13] 社保制度设计缺陷 - 传统社保制度基于稳定长期雇佣关系假设 但零工经济 自由职业者等非典型就业群体难以纳入体系 [22] - 中国2025年将启动强制全民社保政策 但灵活就业者面临缴费压力与未来福利不确定性 [24][25] - 社保制度需创新设计 突破固定雇佣为基础的缴费模式 探索更灵活包容的机制 [23]
【有本好书送给你】高手的决策罗盘:贝叶斯思维的三重境界
重阳投资· 2025-06-25 15:05
文章核心观点 - 贝叶斯思维是一种基于概率推理的决策方法,通过不断吸收新信息调整决策方向,使成功概率最大化 [14][15][16] - 贝叶斯思维在投资、商业决策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帮助决策者在不确定性中建立认知校准机制 [12][13][14] - 贝叶斯思维包含三重境界:先验信念的科学化、动态调整认知、概率化思维替代绝对判断 [18][21][23] 贝叶斯思维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先验信念的科学化 - 将模糊的直觉转化为可量化的先验概率,例如根据历史数据计算高端消费者选择品牌的概率为70% [19] - 量化原有认知和假设,避免"我觉得"式决策,例如收集周边奶茶店倒闭率数据作为开店决策依据 [19][27] 第二重境界:动态调整认知 - 核心是用新数据更新旧认知,例如Netflix根据用户最新观看行为动态调整推荐列表 [22] - 新能源汽车企业根据销售数据将目标用户权重从15%提升至30%,并针对性开发产品 [22][28] 第三重境界:概率化思维 - 用概率分布替代绝对结论,例如评估新产品上市时推演五种情景并分配不同概率 [26] - 对冲基金构建多个概率情景,如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60%,并制定对应策略 [26][29] 贝叶斯思维的应用价值 - 埃隆·马斯克运用贝叶斯思维建立可纠错的反馈闭环,在不确定性中迭代产品 [12][13] - 巴菲特将投资风险量化为可计算的概率公式,体现贝叶斯思维的核心逻辑 [14] - 在医疗决策中,贝叶斯定理能纠正直觉偏差,例如98%准确率的检测实际患病概率仅16.7% [17] 贝叶斯思维的普适性 - 人类感知和意识本质上是贝叶斯式过程,大脑通过不断更新预测模型来降低认知偏差 [30] - 年龄增长导致观点固化现象符合贝叶斯模型,因先验判断随经验积累变得更强 [32][33] - 贝叶斯定理是理想决策模型,真实决策越接近该模型表现越好 [34][35] 书籍推荐信息 - 推荐书籍《未来之地》及《贝叶斯定理》,探讨贝叶斯思维在决策中的应用 [10][12] - 互动话题为结合书籍谈谈对贝叶斯思维的理解,留言时间为2024年6月25日至2025年7月2日 [10][12]
好书推荐:真正的高手都是贝叶斯主义者
点拾投资· 2025-06-11 15:34
贝叶斯思维的核心价值 - 顶级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可纠错的反馈闭环 通过动态修正认知将不确定性转化为可管理风险 [1][7] - 贝叶斯定理是18世纪数学工具 本质是通过新证据更新先验概率 实现概率化决策 [6][12] - 反直觉案例:癌症发病率0.1%结合98%准确率检测 实际患病概率仅16.7% 体现基础概率对表面数据的修正作用 [18] 贝叶斯决策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先验信念 - 将直觉转化为量化起点 例如高端消费者选择品牌概率70% 经济衰退期低价商品销量增长概率80% [24] - 奶茶店选址案例:收集周边5年20家店80%倒闭率数据 结合高端商圈经验将存活概率提升至40% [25] - 关键点:先验是可调整起点 需避免"我觉得"式主观判断 [26][27] 第二重:动态调整 - Netflix推荐算法通过用户观看记录(先验)和最新点击(新数据)动态调整内容权重 [29] - 新能源车企案例:初始设定一线城市家庭购买概率35% 实际数据发现单身白领占比超预期40%后 将目标用户权重从15%上调至30% [31] - 关键点:市场变化需小步迭代 比赌大方向更可靠 [33][34] 第三重:概率化思维 - 高手用概率分布替代绝对结论 如项目成功概率65% 竞品提前上市则降至40% [38] - 科技公司推演五种情景:竞品无动作(35%概率) 关税增加(17%概率) 黑天鹅事件(5%概率)等 预设熔断机制 [39] - 对冲基金策略:美联储加息50基点概率60% 25基点概率30% 分情景制定对策 [41] 商业领袖的贝叶斯实践 - 马斯克通过第一性原理优化概率 SpaceX案例体现物理定律与概率边界的平衡 [4][5] - 巴菲特投资逻辑:盈利概率×盈利金额 - 亏损概率×亏损金额 强调理解风险而非规避波动 [5] - 关键差异:传统决策固化先验为教条 贝叶斯思维要求持续校准认知 [23][32] 神经科学与行为经济学视角 - 人类感知本质是贝叶斯过程 大脑通过感官数据(似然函数)更新预测模型(后验概率) [52][54] - 证真偏差的合理性:支持已有观点的证据符合贝叶斯分析 但可能导致信息更新滞后 [57] - 年龄与认知固化:老年人因先验模型完善需更多信息改变观点 年轻人模型薄弱更易学习 [58][59] VUCA时代的决策框架 - 三步骤:量化初始判断→用新数据持续更新→概率化管理不确定性 [67] - 理想决策越接近贝叶斯模型表现越好 如同热机效率趋近卡诺循环 [62][64] - 核心价值:不追求绝对正确 但比对手更接近真相 实现与不确定性共处 [68]
为何人人都爱预测:如何更好的抓住未来的答案 | 螺丝钉带你读书
银行螺丝钉· 2025-03-15 22:01
书籍推荐与投资理念 - 螺丝钉带你读书栏目已发布300多期,涵盖《三十几岁,财务自由》《如何读一本书》等经典书籍及巴菲特、芒格、约翰博格等投资大师的生涯与理念[1] - 新书《科学预测》探讨预测现象,指出算命、塔罗牌等模糊预测通过"彩虹话术"(对立描述语句)引发共鸣,投资领域也存在类似话术[3][5][6] - 《华尔街日报》1923年文章展示市场预测的模糊话术案例:无论涨跌均可通过"阻力预期"或"突破积蓄"等表述自圆其说[7] 贝叶斯定理应用 - 贝叶斯定理通过"边干边学"方式降低预测不确定性,例如短视频APP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如100次观看后识别宠物视频偏好)优化推送[9] - 投资估值体现贝叶斯思维:某股原市盈率20-40倍,因公司新业务成功拓展,市场消化信息后估值区间上移至30-40倍[10][11] - 巴菲特运用贝叶斯思维迭代策略:早期采用格雷厄姆"捡烟蒂"策略,中年受芒格影响转向"合理价格买入优质公司"[13] 思维模式与书籍推广 - 贝叶斯思维强调通过持续学习(如吸收新事件信息)升级认知体系以应对不确定性[15][17] - 螺丝钉翻译的《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上市首日登顶京东金融投资类双榜,该书被巴菲特誉为"价值连城指南",全球畅销30年[18] - 读者可通过专属优惠(6元券)购买新书,领券后价格优于平台直接购买[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