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富观
icon
搜索文档
摩根·豪泽尔写给普通人的30条财富思考:对金钱认知有多高,人生就有多自由
聪明投资者· 2025-10-19 10:06
摩根·豪泽尔及其作品介绍 - 摩根·豪泽尔是美国合作基金合伙人、畅销书作家,曾两度获得美国商业编辑和作家协会的最佳商业写作奖 [3] - 其代表作《金钱心理学》在全球畅销800万册,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豆瓣超过1万读者打出8.2高分 [3][4] - 新作《金钱的艺术》进一步探讨财富应如何被使用,通过真实案例、心理学研究和历史故事揭示金钱与人性、幸福、生活方式的深层联系 [4] 个人经历与财富观形成 - 童年家庭并不宽裕,父亲直到四十岁出头才成为医生,父母为养家过着极度节俭的生活 [6] - 父亲在急诊室工作20年后辞职用积蓄换取更自由的生活方式,让摩根深刻体会到金钱最大的意义在于赋予人选择的自由 [7] - 摩根与妻子喜欢徒步、园艺、读书等低成本活动,保持简朴生活方式,坚持储蓄和投资,将理财视为保障家庭幸福、实现自由生活的工具 [8][9] - 其核心信念是金钱并非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与家庭、选择和幸福紧密交织的生命体验 [9] 金钱与自由的关系 - 金钱能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不用取悦任何人的自由",而非奢侈享受 [10] - 通过1968年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环球帆船赛的案例对比:唐纳德·克劳赫斯特活在他人的期待里最终逼上绝境,而伯纳德·穆瓦特西耶放弃荣耀却赢得了自由 [11][12][13][14][15][16] - 摩根认为年轻时的"富有"意味着更多玩具,而如今"富有"意味着可以不必匆忙、自由安排时间、与家人共处、思想独立,即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17][18] - 储蓄应被视为"自由的门票",未曾花掉的钱买到的是自由、独立以及按照自己意愿支配时间的能力 [19] 平衡当下与未来的实践策略 - 用金钱换时间,积累"回忆复利",将钱花在能沉淀为记忆的体验上,如旅行、陪伴孩子成长 [20] - 把储蓄视为购买独立与安心的投资,前橄榄球运动员约翰·厄舍尔靠坚持储蓄60万美元实现财务自由,退役后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21][22] - 金钱不是用来讨好别人的,而是用来赢得选择权的,存下的每一元都是一张写着"自由"的门票 [23] 财务独立的层级体系 - 财务独立不是"你有多少钱",而是"你能多大程度掌控自己的人生",摩根提出了从0到15级的财务独立体系 [24][25] - 体系从第0级"完全依赖陌生人的善意"到第15级"完全自由,能随心所欲支配时间",每个等级对应一种掌控力 [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 - 财务独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需要立刻到达第15级,只要每年向上迈一级,十几年后就能获得真正自由 [42][43] - 独立是一条光谱,核心不是"赚更多钱",而是"减少对金钱的依赖",依赖金钱越少就越自由 [44][45] 静默复利的投资哲学 - "静默复利"体现"慢慢来"的智慧,1万元每年获得8%收益,30年后变成10万元,50年后变成47万元 [46] - "草根富豪"通过持续储蓄和投资积累数百万乃至数千万财富,共同特征是淡定与耐心,遵循自己节奏不被外界裹挟 [47][48] - 巴菲特年均投资回报率20%,但坚持投资60多年,复利的奇迹造就其财富传奇,秘诀不是聪明而是耐心 [49][50] - 复利的关键三点:尽早开始(哪怕每月只存100美元)、保持稳健(投资是马拉松不是短跑)、少做决策(安静持有让时间发挥作用) [51][52][53] - 静默复利培养理财最稀缺的能力——耐力,最快的致富之道其实是慢慢来 [54][55] 核心财富思考摘要 - 金钱关乎我们对重要事物、快乐来源及成功衡量的自我叙述,理解自身情绪能引导更明智决策 [56] - 独立才是真正的富有,独立拥有最高的投资收益率,远超花钱购买的任何其他东西 [57][58][60] - 积累长期财富与微小、持续的决策在长时间内复利累积有关,在金钱方面做得好需要理解"杠铃策略":像悲观主义者一样储蓄,像乐观主义者一样投资 [61] - 衡量财富的最佳标准是所拥有的减去所想要的,财富的真正定义在于"拥有"和"渴望"之间的差距 [64][65] - 理财的好建议是"尽可能减少未来的遗憾",既不为短期享乐透支未来,也不因过度节俭错失当下 [68]
我国能拿出40万的家庭有多少呢?银行调查:原来“这么穷”
搜狐财经· 2025-09-24 13:27
四十万彩礼引发的思考:中国家庭的真实财务状况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家庭财富主要集中在房产。胡润财富报告显示,拥有六百万资产的富裕家庭有五百十二万八千户。但这指的是 总资产,包含房产、股票、存款等,一套价值五百万的房产,加上其他资产,达到六百万总资产并非难事。然而,房产变现不易,急需用钱时,卖房至少需 要几个月时间,还要承担税费和中介费用。资产与现金流,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许多人住着价值百万的房子,看似富有,却常常面临现金流不足的困 境,典型的"房产富豪,现金穷人"。 社区里张大妈愁眉苦脸的抱怨,触动了我们对中国家庭财务状况的深入思考。她女儿的婚礼,男方索要四十万彩礼,这对她家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东拼西 凑也难以凑齐。李阿姨的附和——"现在哪个家庭能随便拿出四十万啊,我们老百姓真的没那么有钱"——道出了许多普通家庭的心声。 乍一看,四十万似乎不算巨款,动辄几百万的房价,十几二十万的车价,都远超这个数字。然而,要一次性拿出四十万现金,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并非易 事。央行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居民金融资产配置调查报告》佐证了这一点,数据或许会颠覆许多人的认知。 报告显示, ...
巴菲特最后一次股东大会给年轻人的人生建议
天天基金网· 2025-05-07 19:34
巴菲特股东大会核心观点 - 巴菲特宣布将提请董事会批准格雷格·阿贝尔在年底接任CEO职位[1] - 巴菲特分享了人生中长期受用的投资哲学和给年轻人的宝贵经验[1] - 巴菲特回答了与关税、AI、日本商社投资等相关问题[1] 选择正确的伙伴 - 巴菲特强调选择与志同道合的人同行比单纯追求财富更重要[2] - 建议年轻人寻找真正热爱事业、超越功利的人并向他们学习[2] - 以查理·芒格为例说明与优秀的人长期合作能提升投资能力和人生意义[2] - 提醒在得到帮助后要懂得感恩并以实际行动回馈[2] 珍惜所处环境 - 巴菲特提醒年轻人要珍惜所处的幸运环境[3] - 指出在美国已经是胜率高的人,要利用这样的环境[3] - 警告不要与让你做不应该做的事情的企业或人在一起[3] 投资领域的乐趣 - 巴菲特认为真正的乐趣在于持续热爱投资事业[4] - 推崇汤姆·墨菲能够看到别人潜力的远见[4] - 强调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成功得益于长期合作伙伴[4] - 指出真正的成功在于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追求有意义的人生[4] 人生起伏与乐观态度 - 巴菲特认为每个人都有高潮和低谷,这是人生的一部分[5] - 从历史维度指出现在出生在一个好时代是非常幸运的[5] - 建议关注生命中发生的好事情,因为坏事情总会发生[5] - 以幽默方式分享对健康管理的看法[5] 职业发展与求知 - 阿贝尔强调要努力工作才能拥有股票,要有职业操守[6] - 巴菲特回忆童年经历奠定对投资的最初认知[7] - 强调好奇心与良师的重要性[7] - 提到本杰明·格雷厄姆对自己的深远影响[7] 育儿哲学 - 巴菲特每年只给孩子们几千美元,遗产规划克制[8] - 认为过度馈赠是"反社会的行为"[8] - 没有刻意培养子女成为投资专家但传授了价值连城的财富观[8] - 对债务深恶痛绝的态度遗传给了孩子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