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质量为先
icon
搜索文档
张颖熙:着眼优质高效构建服务业新体系
经济日报· 2025-10-17 08:08
文章核心观点 - 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是推动现代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其核心在于通过创新驱动、质量为先和结构协同,实现服务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引领的转变 [1][2] 服务业新体系的构建要义 - 服务业新体系的“新”体现在发展理念、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的深刻革新,其驱动力来自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目标是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引领 [2] - 技术创新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正重塑服务供给方式,例如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智慧零售等新业态打破传统服务的时空限制 [3] - 制度变革通过简化审批、完善标准、优化要素配置,为创新型服务业企业营造宽松发展环境,保障技术创新成果高效转化 [3]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 - 质量提升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需将追求品质、体验、价值和满意度作为核心,构建以优质供给引领需求的新局面 [4] - 建立健全现代服务质量治理体系,覆盖服务标准制定、过程监管到质量评价的全链条,并通过激励机制让“优质优价”成为市场常态 [4] - 服务业需强化结构协同,以系统思维重构服务生态,打破产业、区域、环节间的边界,形成跨界融合、资源共享的新生态 [5] 服务业发展的实践路径与重点领域 - 生产性服务业需聚焦研发设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关键环节,生活性服务业需推动养老、育幼、文旅等业态提质扩容,公共服务业需补齐教育、医疗等短板 [7] - 重点突破需瞄准服务业“卡脖子”环节与新增长点,如攻克工业软件、智慧医疗算法等高端技术,培育数字服务业、绿色服务业等新业态 [7] - 服务业效率提升与公平保障需辩证统一,例如通过在线教育让偏远地区孩子获得优质资源,通过职业培训为普通劳动者提供发展通道 [8] 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与跨界融合 - 加快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在生产领域发展智能原生技术体系,在生活领域拓展体验消费、个性消费等新场景 [11] - 推动服务业内部及跨行业融合创新,例如文旅融合打造沉浸式产品体系,服务业与农业融合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供应链 [11][12] - 标准化建设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需加快填补养老、育幼、家政及金融、数字服务等领域的标准空白,推动标准落地与实施监督 [12]
轻工业是稳增长、促消费的“定海神针”
政策背景与行业定位 - 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推动轻工业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1] - 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 具有庞大的产业规模 广泛的就业吸纳能力和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1] - 轻工业产品从日常衣食住行到高端智能家居无处不在 在国际市场上以高性价比和创新设计赢得广泛认可 [1] 行业发展方向与战略重点 - 行业发展着力破解消费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目标是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为工业稳增长和提振消费提供支撑 [2] - 在消费升级背景下 消费者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行业需加快转型升级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2] - 方案明确智能家居、老年和婴童用品、体育休闲时尚产品等为重点行业 这些新增长点快速发展并引领消费能力提升 [2] 市场竞争与政策引导 - 方案提出要加强政策支持 引导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抵制不正当竞争 以杜绝“内卷”和恶性竞争等问题 [3] - 企业需坚持创新驱动和质量为先的发展理念 避免陷入低价竞争和模仿抄袭的怪圈 [3] - 国家层面将轻工业提到更重要高度 期望其未来在经济社会中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