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驱动
icon
搜索文档
董明珠:格力“不卷价格卷品质”实践获认可
新华网· 2025-09-19 17:50
公司发展理念与战略 - 公司坚持不卷价格卷品质的发展理念 以品质驱动市场 以创新满足需求 [1] - 公司实现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的战略转型 产品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公司完成从好空调格力造到好电器格力造的完整布局 实现空调到全品类家电的跨越 [5] 质量管理体系 - 公司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最高标准 以零售后为质量管控目标 [1] - 公司成立行业独一无二的筛选分厂 每台空调需经过862道质量检测工序 [1] - 公司对细节极致追求 空调出风口缝隙实现无缝设计 [2] 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 - 公司推出移动帐篷空调 采用充电设计可持续工作8小时 兼具音乐播放功能 [3] - 公司创新研制冷烟机 运用压缩机核心技术同时实现制冷与油烟处理功能 [3] - 公司全球首创玫瑰空调 采用花瓣出风设计 实现风不吹人的健康送风技术 [4] - 公司开发鲜花冰箱 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实现25天鲜花保鲜 更好保留食材营养 [5] - 公司推出热泵洗护机 创新在家干洗技术 提供健康洗护解决方案 [5] 市场认可与案例验证 - 西班牙游客以18999元购买热泵洗护机 并自愿支付近9000元国际运费 因每年干洗费用超过2万元 [2] - 公司实践为行业激发新消费动力提供方案 产品获得全球消费者认可 [2][3] 企业成长与行业地位 - 公司从年产值不到2000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多元化国际化工业集团 [1] - 公司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冷和空气调节技术委员会主席企业 代表中国制造业水平 [5]
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19 08:58
大力增强发展动力,实现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城市发展初期,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 投入,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推动实现城市较快发展。但随着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要素驱动 的发展动力逐渐减弱,城市发展迫切需要转换动力机制。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深刻把握增强城 市发展动力活力的内在要求,做好改革创新大文章",这就要求我们将城市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 驱动"。深化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城市发展开辟新空间。为此,要营造良好创 新生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 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城市治理创新,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 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智能化水平,让城市运行更加高效、便捷、安全。培育创新文化,鼓励尝试、 宽容失败,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文化底色,激发城市发展内生动力。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特色引领促进提质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 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和产业 基础。如果城市发展只是模仿复制,割 ...
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专题深思)
人民日报· 2025-09-19 06:12
大力增强发展动力,实现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城市发展初期,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 投入,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推动实现城市较快发展。但随着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要素驱动 的发展动力逐渐减弱,城市发展迫切需要转换动力机制。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深刻把握增强城 市发展动力活力的内在要求,做好改革创新大文章",这就要求我们将城市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 驱动"。深化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城市发展开辟新空间。为此,要营造良好创 新生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 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城市治理创新,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 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智能化水平,让城市运行更加高效、便捷、安全。培育创新文化,鼓励尝试、 宽容失败,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文化底色,激发城市发展内生动力。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特色引领促进提质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 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和产业 基础。如果城市发展只是模仿复制,割 ...
用户痛点就是市场增长点(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9-19 06:12
安装机械臂,配备"AI大脑",扫地机器人可以精准清扫墙角、家具底部等位置;增加排水功能,优化算 法参数,泳池清洁机器人能够在池底和水面作业……持续迭代创新,国产品牌清洁机器人在海外广受欢 迎。 以创新为驱动,洞察市场、回应市场,中国企业一定能在海外竞争中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9日 07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产品走俏,关键在于精准抓住了海外用户痛点。用户痛点是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如传统扫地机器人受 机身限制,难以清扫到狭窄角落;传统泳池清洁机器人只能清理池底和墙壁,无法自动浮上水面。这些 让用户感到"不便利"的地方就是商机,也是企业开辟新市场的发力点。 把用户痛点转化为市场增长点,要在创新中寻找解决方案。企业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迭代创新,更需要 深入真实场景、理解用户实际体验,在反复验证中优化产品。不少中国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数据 了解用户,为用户创造优质的个性化体验,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
和音: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人民日报· 2025-09-18 15:14
在保护主义逆流冲击世界经济的背景下,中国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坚定 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8月份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出口和进口均连续3个月实现双 增长,货物贸易的韧性充分彰显。近期,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 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一系列国际经贸盛会在中国各地举行,生动诠释了开放合作 的澎湃活力。 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中国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发展注入新动力、创造新机 遇。面向未来,一个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的中国,一个坚持以开放胸襟拥抱世界的中国,必将进一步深 化同各国的务实合作,不断书写互利共赢、相互成就的新篇章。 最新公布的8月份主要经济数据显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挑战,中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保持 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不断为全球发展贡献宝贵的正能量和确定性。 今日中国创新厚积薄发,聚势而强,正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能。日前,不少国际媒体报道中 国车企在德国慕尼黑车展上展现自信,提到"许多中国车企把自己定位为技术公司",认为"中国车企不 再只是看客,而是全球汽车业转型的关键角色"。中国 ...
贵州酱酒行业分化加速 长远发展前景广阔
证券日报· 2025-09-18 14:43
行业整体表现 - 酱酒行业处于调整期 分化持续加剧 调整期可能持续至2026年或更晚[2] - 行业从投机炒作回归理性消费 价值回归成为主旋律 竞争核心转向品牌价值 产品品质和消费体验[3] - 行业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变革 从追求规模速度转向质量效益 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运营[3] 头部企业表现 - 贵州茅台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有所下滑 但仍保持一枝独秀地位[2] - 贵州习酒保持稳健策略 维持战略定力[2] 第二梯队企业表现 - 贵州国台上半年营收约20亿元 保持一定市场规模 展现品牌基本盘韧性[2] - 珍酒李渡通过产品创新 渠道变革和战略多元化应对行业调整[2]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凭借品牌 资本 渠道优势持续提升市场份额[3] - 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生存压力 行业并购重组可能加速[3] 创新发展方向 - 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共识 产品创新 营销创新和模式创新成为应对调整的重要手段[3] - 坚持长期主义 注重产品质量 深耕渠道建设和服务真实消费的企业将在调整期获得发展机遇[3]
前8月税收收入增速转正,国内拟探索中小学春秋假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9-18 09:02
商务合作▲点击图片 央企资产总额已超过90万亿元 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据发布会介绍,"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 万亿元增长到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3%、8.3%。经过几年努力,中央企业研发经费连续 三年超过万亿元。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达到8.6万亿元,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人形机器 人、超导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也实现了突破,在工业母机、新材料领域托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总体上呈现出梯次拓展,合力并进的产业发展新 格局。目前中央企业设立的创新基金总规模已经接近千亿元。(新华网) |点评| 央企在"十四五"期间的规模扩张和利润增长,让人不无"风景这边独好"之感。这当然彰显了央企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地位,其在能源 供应、重大基建、高端制造等基础和关键领域所发挥的压舱石作用无可替代。在利润增长的同时,央企在研发上的高投入,也表明其在"提质增 效" 与"创新驱动"上的引领作用。 不过,央企在规模扩张中也需要兼顾质量与效率。一方面,要 ...
射阳“三维发力”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9-18 06:23
项目投资与建设 - 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天顺海工智造项目总投资10亿元 建成后年产船舶分段模块20万吨 预计年产值20亿元 [1] - 射阳县前8个月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新签约83个 新开工43个 新竣工19个 新达产26个 74个列省市重大项目开工率达92% [1] - 正泰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 将助力射阳构建新能源产业生态体系 [4] 经济发展表现 - 射阳县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0.75亿元 同比增长6.3% [1] - 规上工业增加值 工业投资等13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部达超序时 [1] 营商环境优化 - 射阳县11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企业从拿地到领取施工许可证时间从100多天缩短至1天 [2] - 镇区"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实现全覆盖 办件量全市第一 [2] - 县数据局获评全国"数字赋能示范大厅案例单位" 完成国家平台公共数据资源登记 [2] 企业产能与技术优势 - 立讯精密射阳工厂汽车线束制造水平居全球第四 占全国新能源车企30%市场份额 理想汽车超50%汽车线束由该厂生产 [3] - 立讯精密通过自主研发智能设备实现微米级精度 产品合格率近100% 安全标准超国际水平 今年预计产值18亿元 [3] - 江苏科力达氢燃料电池产品市场占有率达80% 正与盐城工学院联合研发氢燃料电池电压巡检模块技术 [4] 研发与创新投入 - 立讯精密计划投数千万元研发资金升级设备 [3] - 江苏科力达计划在苏州建立飞地研发实验室 射阳基地研发中心将于2026年建成使用 [4] - 射阳县上半年完成首批30家国家高企申报 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家 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78家 [4] 创新生态建设 - 射阳县聚焦高能级平台建设 构建"南京+苏州"离岸创新网络 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 [5] - 加快构建研发设计 中试转化 场景应用创新全链条 推动产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5]
招商证券国际:医疗器械行业扰动因素逐步改善 关注国产替代与出海拓展两大主线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7:04
行业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收入同比下降3.8%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8%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4.5% [1][2] - 第二季度单季收入同比下降5.5%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0.3%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5.0% [2] - 上半年53%的公司收入实现同比增长 其中增速超20%的公司占比16% 增速0-20%区间公司占比37% [2] - 行业整体毛利率为50.7% 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34.3% 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2] 财务指标变化 - 销售费用率16.7% 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8.6% 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9.3% 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2] - 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下降5.4% 二季度同比下降3.8% 应收及合同资产微增0.6% 预收及合同负债略降0.8% [2]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呈现结构性复苏与分化并存态势 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将步入新发展阶段 [1][3] - 国内集采规则持续优化 采用非最低价中标和复活机制 避免恶性竞争并稳定企业盈利预期 [3] - 医疗设备更新改造政策加码 叠加专项债资金支持 直接提振医疗设备采购需求 [3] 国际化拓展 - 中国医疗器械全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迈向技术优势与性价比优势结合 [4] - 海外拓展从贸易输出升级为渠道深耕与本地化运营 在欧美高阶市场和非美新兴市场同时取得突破 [4] - 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增强了行业抗周期能力 [4]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医疗设备领域受招标复苏和国产替代双轮驱动 重点关注联影医疗、微创机器人、华大智造、澳华内镜 [8] - 高值耗材领域集采影响边际减弱 手术量回升 创新产品开始放量 重点关注惠泰医疗、微电生理、归创通桥等企业 [8] - 体外诊断领域海外市场成为增长主引擎 国内集采利空出尽 行业格局优化 重点关注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等企业 [8] 业绩复苏预期 - 2024年受行业政策和库存出清影响 部分企业业绩基数较低 [5] - 医院招标采购活动自2024年四季度起呈现回暖迹象 预计2025年三季度开始报表端将体现明确环比改善 [5] - 行业有望于2025年下半年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拐点 [1] 重点关注公司 - 迈瑞医疗作为平台型巨头 海外渠道深厚 当前估值具备高安全边际 [6] - 新产业作为化学发光出海标杆 海外收入占比及增速领先 国内业务有望触底回升 [6] - 联影医疗是高端医学影像设备龙头 微创机器人图迈腔镜机器人海外注册推进中 惠泰医疗是电生理与血管介入耗材国内龙头 华大智造测序仪全球份额持续提升 [6][7]
54家粤商上榜中国企业500强:民企比国企多10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21:41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总体情况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加[6] - 资产总额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6]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 实现连续23年上升[6] - 千亿级企业数量达267家 较上年增加14家 占比53.4%[6] - 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4.71万亿元 增长4.39%[6] - 收入净利润率4.27% 提高0.17个百分点[6] 广东企业整体表现 - 广东共有54家企业上榜 数量领先全国[1] - 深圳27家 广州17家 惠州3家 佛山和珠海各2家 东莞云浮中山各1家[2] - 民营企业32家 国有企业22家 民企占比过半[1][2] - 前50强中广东企业占7席 其中5家为民企[1] 头部企业格局 - 中国平安以1.14万亿元营收位列总榜第12位 居广东地区首位[1] - 华为首次进入前25名 5G专利数量全球第一[3] - 比亚迪在电驱与电池领域实现平台化能力输出[3] - 腾讯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内容生态的跨区域商业化能力[3] 民营企业创新驱动 - 广东民营经济组织达1925.17万户 同比增长6.47% 占全省经营主体96.45%[2] - 华为以1796.87亿元研发费用位列全国第一[3] - 比亚迪以531.95亿元研发费用位列全国第二[3] - 华为中兴通讯美的位居"2025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前十[3] 全球化战略转型 - 企业出海从"卖产品"转向"建生态"的价值链布局[4] - "生态出海"以区域经营中心、本地合规与标准体系、伙伴网络为核心[5] - 腾讯云国际业务保持高双位数增长 海外客户规模同比翻番[5] - 海外客户结构从互联网公司扩展至零售、游戏、制造与文创领域[5] - 90%以上互联网企业、95%以上头部游戏公司出海选择腾讯云[5] - 越秀集团通过产业园区、物流基础设施实现"资产+运营"出海模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