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转口
icon
搜索文档
高盛:运用细分贸易数据解读中国出口韧性
高盛· 2025-06-23 1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出口在过去两年展现出惊人韧性,自2023年Q4以来实际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投资者关注其背后原因、可持续性、相关行业和目的地 [2][3] -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出口订单提前和贸易转口,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中国出口的强劲态势,但对美出口的回吐效应已开始显现,不过对整体出口影响相对较小 [2][5] - 过去十年,与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强劲贸易增长是中国出口强劲的主要贡献因素,出口流向从主要发达市场向新兴市场经济体转移,特别是东盟成为中国日益重要的贸易伙伴 [2][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 - 企业因预期美国关税而提前发货,2024年Q4中国出口增长加速,实际同比增长约14%,高于Q3的12%,2025年1 - 4月出口增长保持强劲,5月有所放缓 [5] - 统计方法估算显示,2024年Q4至2025年Q1对美出口存在显著提前发货情况,月偏差最高达趋势隐含水平的10%,累计约为趋势隐含月对美出口总额的30%;整体出口仅在3月出现明显发货高峰,占月总出口的5% [6] - 4月东盟出口增加与美国出口下降同时出现,中国对东盟中间产品出口显著增加,可能是为美国市场重新组装成品前的提前备货,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4月对美出口增加 [14] - 尽管提前发货和贸易转口有助于稳定中国出口增长,但预计美国对中国产品额外加征30%的关税最终将减缓出口增长,贸易转口只能缓解约三分之一因2018 - 2019年美中贸易战导致的对美直接出口下降带来的放缓 [18] 中国出口目的地的演变模式 - 2019 - 2024年中国出口总值年均增长约7%,2024年海关贸易顺差接近1万亿美元,出口增长主要由对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东盟、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出口增加推动,而对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出口增长较为平淡 [19] - 2015 - 2019年出口流向主要向东盟和欧盟转移,2019 - 2024年扩展到更广泛的新兴市场地区;中国出口产品组合从“老三样”(家具、家电和服装)向“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转变 [26] - 2019 - 2024年,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出口份额下降,但对欧盟的电气机械和车辆出口除外;对新兴市场地区的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车辆、电气机械和通信设备等领域 [32][35] 东盟在中国出口成功中的作用 - 过去几十年,东盟成为中国日益重要的贸易伙伴,2024年对东盟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16%,高于直接对美出口;这可能归因于中国 - 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以及经济结构变化导致企业将供应链转移或多元化至东盟 [37] - 中国与东盟 - 6的贸易数据差异表明可能存在货物转口情况,这种差异自2018年美国提高对中国产品关税以来扩大,主要由消费品驱动,纺织品、橡胶和塑料以及文化和休闲产品等行业差异较大 [39] - 贸易数据差异可能由误标、低报发票金额或未记录的转口造成,综合数据表明未记录的转口可能是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40][41] - 贸易转口涉及从中国进口中间产品、组装和重新贴标以改变原产国,从而避免美国关税,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存在潜在的贸易转口情况,通信设备多年来一直存在转口迹象 [47] - 2019 - 2024年,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的制造业产出增长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但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的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较小;越南对美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增长远低于出口值增长,表明供应链转移带来的产业升级仍处于早期阶段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