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管理转型
搜索文档
 资本优化提速 多家银行赎回优先股
 证券日报· 2025-10-23 00:44
 银行优先股赎回动态 - 近期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密集启动大规模优先股赎回计划,部分银行单次赎回规模达百亿元级别 [1] - 具体案例包括:上海银行计划于2025年12月19日全额赎回200亿元优先股,杭州银行计划于2025年12月15日全额赎回100亿元优先股,宁波银行计划于2025年11月7日赎回100亿元优先股 [2] - 国有大行积极参与,中国银行已于2025年3月完成全部境外优先股赎回,工商银行于2025年9月完成29亿美元优先股赎回 [2]   赎回核心驱动因素 - 核心驱动因素为成本优化,2015年至2017年发行的优先股票面股息率普遍在5%至6.5%区间,在当前利率下行、净息差收窄环境下成为银行资本成本的重要负担 [3] - 另一驱动因素是资本结构调整需求,在监管要求趋严背景下,银行需要优化其他一级资本构成,减少对优先股的依赖 [3] -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已率先启动优先股票面股息率下调,例如浦发银行、农业银行等,调整后多数股息率降至4%以下,但该水平仍高于银行新发债券利率 [3]   对银行业资本管理的影响 - 优先股集中赎回正在重塑银行业资本管理的底层逻辑,未来银行资本补充将呈现多元化、成本降低等趋势 [1][5] - 资本工具加速多元化,银行将更倾向使用发行灵活、具备免税优势的永续债,并探索转股型资本债等创新品种 [5] - 资本管理理念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更注重资本使用效率与风险加权资产的优化 [5] - 行业监管与管理升级,监管部门或进一步完善资本工具规则,推动银行从被动满足监管要求转向主动开展资本管理 [5]   未来资本补充格局 - 随着高息优先股逐步到期,银行资本补充将形成“永续债为主、多元工具并举、内生增长为基”的新格局 [5][6] - 永续债成为其他一级资本补充首选,二级资本债继续担当二级资本补充主力,减记型二级资本债等创新工具加速涌现 [5][6] - 银行将更注重内源性资本积累,通过提高净资产收益率(ROE)、优化利润留存增强自身“造血”能力 [6] - 中小银行可能更多借助专项债、战略入股等方式进行融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