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金炒作
icon
搜索文档
热景生物连亏股价涨5倍严重背离 第三股东套现2亿第二股东拟接力
长江商报· 2025-06-30 08:22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周锌计划减持不超过180万股(占总股本1.94%),减持时间为2024年7月18日至10月17日,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2][3] - 周锌当前持股680.66万股(占总股本7.34%),股份来源为IPO前持有及资本公积转增 [4] - 按6月25日收盘价137.30元/股计算,顶格减持可套现约2.47亿元 [5] 股价表现与历史减持 - 2024年9月23日至2024年6月25日,公司股价从23.08元/股涨至137.30元/股,涨幅约5倍 [7] - 2021年周锌曾减持116.44万股(减持价36.89—199.5元/股),套现1.02亿元,同期股价最大涨幅达6倍 [10][11][12] - 第三大股东同程热景(员工持股平台)于2024年4月15日至6月5日减持180万股(均价118.76元/股),套现2.14亿元 [13][14] 经营业绩分析 - 2020—2021年因新冠检测产品热销,营收从5.14亿元暴增至53.69亿元,净利润从1.12亿元增至21.86亿元 [16] - 2022—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至5.11亿元,2024年净亏损1.91亿元(首次年度亏损),2025年一季度续亏2400万元 [17][18] - 研发投入从2022年1.91亿元降至2024年1.13亿元,连续三年缩水 [18] 业务背景与市场动态 - 公司主营体外诊断(IVD)产品,新冠疫情期间通过检测试剂盒取得欧盟CE认证并实现业绩爆发 [15][16] - 当前布局创新药企(抗体与核酸药物),但参股企业多处于临床I/II期,尚未盈利 [18]
现货铂金单日大跌6%,“黄金平替”炒作情绪强烈
第一财经· 2025-06-29 20:42
后续可能会有更大的波动空间。 近日,铂金价格经历大幅波动。 6月27日,现货铂金价格单日大跌5.90%,收于1337.30美元/盎司,让前一天刚刚以约310元/克价格购入铂金条的观望投资者小常(化名) 措手不及,陷入是否止损的纠结。 然而,此次回调并未改变铂金今年以来疯狂的上涨态势。截至6月27日收盘,现货铂金年内累计涨幅仍高达47.93%,远超同期黄金约24% 的涨幅,成为上半年表现最亮眼的贵金属之一。 铂金市场过山车行情背后有怎样的风险?投资者如何应对?业内人士称,铂金价格短时间内大幅拉涨,存在资金炒作情绪。同时,铂金 的投资渠道则相对狭窄,变现也较为困难。投资者应合理评估风险,谨慎购入。 投资热、销售与回收冷 今年上半年,铂金在黄金涨势的带动下,承接了黄金投资的外溢资金,成为涨幅最大的贵金属品类之一。 许多投资者在这轮涨势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来自上海的小吴(化名)对记者说,他在5月以252元/克的价格购入一批铂金条(4根20克 +2根50克),总投入4万多元。随着6月中旬铂金价格一路攀升近25%,他获利约万元。 然而,铂金原料价格的飙升并未在回收和销售端引发同等热潮。记者走访发现,铂金回收市场反应平淡。 ...
“新券狂欢”!两日大涨近90%
证券时报· 2025-06-18 20:20
转债市场表现 - 恒帅转债上市首日大涨57.30%,次日再涨20%,两天累计涨幅达88.76%,成为2024年以来上市首日表现最强的可转债 [1][2] - 恒帅转债上市首日开盘上涨30%触发临时停牌,复牌后价格持续上行,最终收盘涨幅57.3% [2] - 东吴证券此前预计恒帅转债上市价格区间为117.07元~130.43元/张,实际表现远超预期 [2] 公司基本面 - 恒帅股份主营业务为车用微电机及汽车清洗泵、清洗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微电机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 [3] - 公司2019年至2024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31亿元、3.41亿元、5.84亿元、7.39亿元、9.23亿元、9.62亿元,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3] - 同期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65亿元、0.66亿元、1.16亿元、1.46亿元、2.02亿元、2.14亿元 [3] 转债发行情况 - 恒帅转债募集资金规模3.27亿元,信用等级A+,评级展望稳定 [4] - 发行时原股东优先配售占比90.82%,网上社会公众投资者认购占比9.03%,保荐人包销占比0.15% [4] - 2024年以来上市首日涨幅超过57%的可转债有9只,均为发行规模低于5亿元的可转债 [4] 市场供需分析 - 银行转债余额从2023年高峰的近3000亿元减少至约1500亿元,市场占比由38.97%下滑至22.64% [6] - 杭银转债、南银转债强赎及浦发转债即将到期等事件加速银行转债退出 [6] - 6月转债供给有所增多,包括路维转债、电化转债、安克转债、锡振转债、华辰转债等陆续发行 [6] 机构观点 - 国海证券指出银行转债供给收缩导致机构减配,转而寻求红利资产或其他替代品 [7] - 兴业证券认为供需矛盾是价格变动的关键,但信用风险和权益市场表现才是行情的核心逻辑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