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应答者
搜索文档
使用减重药后体重下降为何不明显?人工智能试图筛出“超级应答者”
第一财经· 2025-11-20 19:23
行业核心观点 - 临床医生面临如何为患者匹配最合适GLP-1减重药的挑战,目前缺乏明确的药物推荐标准[1] - 研究显示患者对GLP-1减重药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约12.5%为“超级应答者”(一年内体重减轻超过15%)[1] - 人工智能等新方法正被用于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以区分药物反应并推动个性化治疗方案发展[2][3]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市场已上市三款GLP-1减重药,包括礼来替尔泊肽、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和信达生物玛仕度肽[1] - 医生认为目前上市药物使用区别不大,减重效果因人而异[1] - 患者对如何选择不同减重药物存在困惑[1] 药物疗效差异 - 使用礼来替尔泊肽的患者中,体重减轻不到5%的比例为23%-28%[2] - 使用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的患者中,体重减轻不到5%的比例为30%-43%[2] - 研究数据分析超过13.5万名患者的1400万份就医记录和1500万条临床数据[1] - 患者应答类型分为:“超级应答者”(12.5%,体重减轻>15%)、“中度应答者”(35%,体重减轻5%-15%)和“轻度应答者”(47%,体重减轻<5%)[1] 技术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工具正被用于识别患者临床特征,以预测对GLP-1药物的反应[2] - 例如,有肌肉僵硬但无膝关节问题的患者使用替尔泊肽后成为“超级应答者”的可能性更高[2] - 未来目标是开发算法对每种减重药在不同情况下的潜在益处和风险进行评分[3] - 个性化疗法有望随着临床数据积累而更加精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