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疗法
搜索文档
使用减重药后体重下降为何不明显?人工智能试图筛出“超级应答者”
第一财经· 2025-11-20 21:26
2025.11. 20 本文字数:1230,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钱童心 随着越来越多厂商加入GLP-1减重药的开发,这给医生和患者带来新的困惑,如何推荐或选择最适 合自己的减重药? 在中国,目前已经上市的GLP-1减重药就有三款,包括礼来的替尔泊肽、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 (诺和盈)以及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多位内分泌医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上市的几款减重药物 的使用区别不大,减重效果因人而异,没有明确的推荐标准。 而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在替尔泊肽和玛仕度肽陆续获批上市后,第一财经记者也收到不少患者的询 问,他们并不了解几种减重药有何区别,自己应该如何选择。 推荐阅读 10月新能源新车降价幅度超11% 这些研究数据表明,并非所有的患者都对减重药敏感。临床医生要知道哪种药物最有利于患者,就需 要考虑每个患者不同的健康状况及独特的病史,为他们推荐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的药物,才能获得 更好的减重疗效。 为此,研究人员正在试图探索新方法,以筛查出更多的"超级应答者"。美国马萨诸塞州数据分析公司 nference的研究人员开始使用大规模数据分析,借助人工智能工具,以识别患者的一些临床特征, 并根据这些临 ...
使用减重药后体重下降为何不明显?人工智能试图筛出“超级应答者”
第一财经· 2025-11-20 19:23
行业核心观点 - 临床医生面临如何为患者匹配最合适GLP-1减重药的挑战,目前缺乏明确的药物推荐标准[1] - 研究显示患者对GLP-1减重药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约12.5%为“超级应答者”(一年内体重减轻超过15%)[1] - 人工智能等新方法正被用于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以区分药物反应并推动个性化治疗方案发展[2][3]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市场已上市三款GLP-1减重药,包括礼来替尔泊肽、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和信达生物玛仕度肽[1] - 医生认为目前上市药物使用区别不大,减重效果因人而异[1] - 患者对如何选择不同减重药物存在困惑[1] 药物疗效差异 - 使用礼来替尔泊肽的患者中,体重减轻不到5%的比例为23%-28%[2] - 使用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的患者中,体重减轻不到5%的比例为30%-43%[2] - 研究数据分析超过13.5万名患者的1400万份就医记录和1500万条临床数据[1] - 患者应答类型分为:“超级应答者”(12.5%,体重减轻>15%)、“中度应答者”(35%,体重减轻5%-15%)和“轻度应答者”(47%,体重减轻<5%)[1] 技术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工具正被用于识别患者临床特征,以预测对GLP-1药物的反应[2] - 例如,有肌肉僵硬但无膝关节问题的患者使用替尔泊肽后成为“超级应答者”的可能性更高[2] - 未来目标是开发算法对每种减重药在不同情况下的潜在益处和风险进行评分[3] - 个性化疗法有望随着临床数据积累而更加精准[3]
百诚医药: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人数增长,相关新药市场需求大
财经网· 2025-11-18 15:17
行业研发重点领域 - 肿瘤领域是创新药研发的重中之重,存在由耐药性增强、免疫疗法、靶向治疗、个性化疗法及新机制疗法突破带来的未满足临床需求[1]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是生物医药公司关注重点,影响年轻劳动力群体且患者需求大,治疗效果和药物依从性较一般[1] - 神经生物学领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受全球制药公司和研究机构高度关注,人口老龄化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人数迅速增长,市场需求大[1] 公司研发管线布局 - 公司在神经生物学、自身免疫和肿瘤等领域已布局多条自主研发的新药管线[1] - 公司已取得3个IND批件的一类新药以及10个IND批件的二类新药[1]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1至9月,公司实现营收5.10亿元,同比下降29.33%[1] - 2025年1至9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06亿元,同比下降95.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