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国药企
icon
搜索文档
62岁「霸总」,每周做药100小时,坐拥千亿市值|36氪专访
36氪· 2025-08-27 19:28
公司战略目标 - 目标是在2029年成为一家入门级跨国药企 并计划用5年时间搭建MNC框架 用10年时间成为有足够规模的MNC [2][7][8][47][48] - 公司聚焦肿瘤领域 长期专注ADC药物研发 并探索肿瘤精准杀伤和转移清除两大方向 [41] - 公司计划逐步缩减仿制药业务 未来可能独立或出售仿制药板块 全力聚焦创新药发展 [38] 核心产品与临床进展 - BL-B01D1是EGFR×HER3双抗ADC 全球唯一进入三期临床阶段 在中国和美国开展40多项临床试验 其中三期临床有9项 覆盖非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 鼻咽癌等实体瘤 [36] - 该药物首付款8亿美元 总授权金额84亿美元 授权给百时美施贵宝 保留美国共同开发和商业化权益 [4] - 预计2025年递交BL-B01D1首个上市申请 治疗鼻咽癌 同时推进HER2 ADC药物BL-MO7D1的三期临床 [36][40] - 公司共有14款创新药处于临床阶段 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化生产的闭环研发链条 [40] 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 - 临床团队近700人 开展70多项临床研究 每个员工负责3-5个项目 国内临床成本仅20多万元人民币 per patient 远低于行业50万元水平 [19][24] - 采用管人理事一体化模式 避免层级重叠 提升执行效率 不用外部CRO 三年内自建临床团队 [23][24][25] - 仿制药和中成药业务每年贡献5000万到1亿元人民币现金流 支持创新药研发 [19] 资金与商业化规划 - 近期获批近40亿元人民币定增 并从BMS交易中获得5亿美元近期付款 暂缓港股上市计划 [6][53] - 创新药商业团队现有200多人 计划明年扩展至500-800人 商业化首年可能达2000-3000人 [38] - 海外临床成本约30万美元 per patient 计划2028年建成2000人的海外临床和商业化团队 [50][51] 研发理念与人才管理 - 坚持原创研发 内部禁止fast follow 强调做不一样的东西 [44][45] - 采用赛马制薪酬结构 高绩效员工获得显著高于行业的薪资 强化结果导向 [28] - 中美研发分工明确 中国团队负责1到100的临床开发 美国团队专注0到1的前沿研究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