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分析框架
搜索文档
转债分析框架:混沌的天平 - 中金固收2025债市宝典系列
中金· 2025-10-30 09:56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的投资评级 [1] - 转债市场在不确定性高时是理想投资工具,因其具有下跌空间有限、上涨潜力较大的不对称性 [1][2] - 转债的波动主要受正股影响,其本质是由债底和可转换股权组成的金融工具 [2] 市场参与者与专业性 - 机构投资者占比较大,其中基金持有比例为39%,年金为第二大持有者 [3] - 尽管机构占比高,但专门从事转债研究和投资的人员非常少,市场整体专业水平有待考量 [3][4] - 许多基金经理仅为获得超额回报或满足仓位要求而配置少量转债 [4] 市场特征与投资时机 - 转债市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类似旅游城市,市场好时交易活跃,淡季时更容易识别错误定价 [1][8] - 非专业投资者可通过观察市场均价简化决策:均价超过125元表明市场过热,低于115元表明市场冷清,115-125元之间需进一步分析 [19][20] - 百元溢价率是有效的择时指标,较低时通常预示未来一年内有较好的平均收益表现 [18] 投资策略与因子分析 - 波动率和动量是转债市场最重要的两个因子,高波动率增加转债发挥特性的潜力,高动量提高超预期尾部回报的可能性 [30] - “双低”策略(选择价格和溢价率均较低的转债)是常用策略,但存在对短期券和不同波动性票据反应不足的缺陷 [22] - EZ坡加策略在双低策略基础上增加正股动量因子,表现出较高有效性 [34] - 高YTM(到期收益率)策略专注于安全性和稳定性,是转债中最接近绝对收益的策略 [35] 个券选择与定价逻辑 - 精达转债案例体现不对称性特点,其价格从86.4元最高涨至283元 [6] - 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品种更适合配置转债,以期获得更好收益 [6] - 定价至关重要,需关注隐含波动率、YTM和百元溢价率等指标 [15][16] - 相对定价法是为新上市转债定价的有效方法,通过类似已有券推算新券合理价值 [26] 常见误区与正确认知 - 投资者常误认为看好正股就应买入对应转债,忽略了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 [11] - 若非常看好某股票,应通过融资、期权等工具操作,而非选择风险较低的转债 [11] - 高溢价率往往是高点到来的象征,意味着抵抗不确定性的能力减弱 [12] - 基金持股最多或卖方推荐最多的转债往往表现不佳,因价格已反映市场预期 [31] 适用投资者与职业前景 - 转债作为职业发展方向相对较窄且小众,在固收部门中工作交集较少 [5] - 适合做转债投资的人通常数理功底好、会编程、能抵御直觉并有独立判断能力 [37] - 转债适合希望通过权益资产获取超额回报但又希望控制风险敞口的投资者 [7]
转债分析框架(一):如何看懂可转债
招商证券· 2025-05-29 15: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转债兼具股性和债性,价格有不对称性,下跌空间有限且上涨弹性大 [1][25] - 2024 年以来转债供给收缩但需求仍强,2025 年较权益和债市取得超额收益 [1][2] - 正股价格上涨是转债价格上涨关键驱动力,对股性强弱不同的转债影响有分化 [3] - 预期未来转债市场走势整体偏强,受权益市场、供需和估值因素支撑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转债概述 - 转债基本要素需关注正股信息、发行规模和信用等级,当前多为小规模、中低评级转债 [1][10] - 转股条款决定转股价值,纯债条款决定纯债价值,附加条款包括赎回、回售和下修条款 [1][23] - 转债兼具股性和债性,价格有独特不对称性,下跌空间有限且上涨弹性大 [1][25] 转债市场概述 - 1992 年我国转债市场诞生,2017 年前规模小,之后快速扩容,截至 2025 年 5 月 14 日有 495 只转债,存量余额 6871.86 亿元 [1][26][30] - 转债发行上市周期约 1 年,绝大多数通过赎回转股退出 [1][46][49] - 2024 年以来转债供给收缩,周度净融资额多为负,预计未来一年供给 1208 亿元;需求仍强,基金等是主要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交易活跃 [1][51][61] - 2024 年 9 月以来转债价格上涨,截至 5 月 14 日较权益和债市取得超额收益,估值处于 21 年以来中枢以下,交易活跃 [2][83][89] 转债价格的驱动因素 - 正股价格上涨是关键驱动力,对股性强弱不同的转债影响有分化 [3][93] - 正股价格和转股溢价率决定偏股型转债价格,偏债型转债价格体现债底支撑,上涨动力来自正股大幅上涨和条款博弈 [3][93][96] 转债后续展望 - 预期未来转债市场走势偏强,受权益市场震荡走强、供给有限需求刚性、估值具备性价比等因素支撑 [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