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经济

搜索文档
行走在边境线上
金融时报· 2025-07-01 12:59
二十多年过去!我第一次去中越边境的凭祥市采访犹在记忆! 那时我来到《金融时报》广西记者站报到才几天,凭祥,是被我安排去中越边境采访的第一站。 为什么要去中越边境采访?何登基站长说出了这次采访的理由,当下,中越边境经济金融合作迎来全新 机遇,国家将在财政、金融等诸多关键领域,出台更多优惠扶持政策,这必将为边境经济区的加速升级 注入强劲动力。而此次采访,旨在深入探究未来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潜力。 作为一名驻地记者,老何告诉我,要讲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的故事──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 采访与行走,于我真的是无比兴奋的事情。在这条1千公里的边境线上,几天的沿途采访,走过了许多 边境贸易点,走进了不少边境地区的银行网点,走过了许多的村庄。在这期间,我写出了五篇稿子,先 后在《金融时报》上刊登发表。 首次踏上中越边境线进行采访,这无疑是我职业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它是我一路成长与 突破的起点。 这20多年来,我多次行走在中越边境线上,对广西区域金融领域的报道从未停歇。从建设沿边金融综合 改革试验区,到启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从深化以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为重点的金融 改革,到积极探索沿边开放特色的政策制 ...
人流物流稳定增长,广西打造边境经济样本
华夏时报· 2025-06-06 11:45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百色、崇左、防城港摄影报道 瘦长的越南牛油果、金黄的凤梨、饱满的榴莲……在中国-东盟(崇左)水果交易中心,来自东盟各国的进口水果 有序地摆放成数排,集中展示。 运送这些水果而来的跨境大卡车此时整齐地停成一排;跨境结算大厅中,跨境结算大数据正实时更新水果种类和 金额。不久之后,这些水果将经由该中心发往全国。 据了解,这个面向东盟、连接国内的区域专业化水果市场,日交易量超过1000车次。自核心区水果交易平台启用 以来,已成功引进全国各地60多家企业入驻,运营以来至今年3月,累计进场车辆约6.5万车次,完成交易68.94万 笔,交易货量572.42万吨,交易金额达309.49亿元。 "我们与接壤的越南最主要的进口商品就是农产品,比如冷产品鲜虾、腰果等,在我们这边进行落地加工,加工之 后再打包外售到其他省份,发往全国。"百色市龙邦镇副镇长李光琨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据了解,广西拥有超长的陆路边境线,和以越南为代表的东盟国家商旅贸易往来频繁。近年来,在广西陆路口 岸,进出口、旅客出入境呈爆发式增长,在2025广西旅游年,围绕边境经济,广西从客流、货流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