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贸易
搜索文档
东盟“扩圈”官宣新成员,与中国的自贸区也成功升级
第一财经· 2025-10-28 21:34
这几日,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不仅东盟、中日韩和美国领导人云集,就连巴西总统卢拉也 从遥远的拉丁美洲赶来。 据新华社报道,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于10月26日至28日举行,东盟各国领导人重点讨论东盟共同体建设及 对外关系等议题。在本届峰会上随着东帝汶的加入,东盟实现了26年以来的首次扩容,而柬泰两国也在峰会期间 签署了和平联合声明(下称"声明")。 而在峰会最后一天的28日,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在吉隆坡签 署。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3.0版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版,它 不仅关系贸易的数量,还旨在提升贸易的质量,同时可以减轻美国胁迫贸易的压力,进一步增强地区经济的韧 性。 地区领导人云集吉隆坡,连特朗普和卢拉也赶来了。 东盟扩容 10月26日,在东盟峰会的开幕式上,东盟10国和东帝汶领导人和政府代表先后在宣言文件上盖章签字,正式接受 东帝汶加入东盟。 东帝汶总理古斯芒最后签字,握笔时面带微笑,难掩激动,眼里泛着泪光。这代表着在14年的长跑后,东帝汶终 于跨过了门槛,成为东盟第11个成员国。 古斯芒致辞时说, ...
要动力 推进高水平开放
经济日报· 2025-10-23 06:10
物流通道拓展 - 辽宁大连港于今年8月打通东南亚鲜榴莲海运直达通道 实现我国北方港口海运进口榴莲零的突破 [1] 电动车行业出口 - 江苏无锡锡山区的电动车企业在40多个国家设立约2000家海外销售门店 [2] - 行业在10多个国家投资建设了20多个海外生产基地 [2] 外贸总体表现 - 中国2024年外贸额达6.16万亿美元 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 [2] - 过去4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5] 外商投资与旅游 - 中国免签政策促进China Travel火爆全球 [3] - 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实现历史性变革 引资规模稳居全球前列 [3] 制度型开放进展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全岛封关运作 [4] - 中国正推动由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等制度型开放深化 [4] 一带一路合作 - 中国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取得共建一带一路新成果 合作范围持续扩大 [5]
透视关键词看外贸做大体量、做强结构、锻造韧性
央视网· 2025-10-14 15:09
外贸总体表现 - "十四五"期间外贸体量持续扩大 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和6万亿美元两大台阶 2024年达到6.16万亿美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2.4% 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 [1] - 服务贸易规模在202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位居全球第二 [1] 贸易结构优化 - 货物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18.2% [2] - 以电动汽车 锂电池 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在2024年较2020年增长了2.6倍 [2] - 2024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较2020年增长38% 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进出口额增长近四成 [2] 贸易伙伴多元化 - 东盟连续5年是第一大贸易伙伴 [2] - 成为全球150多个国家(地区)的前3大贸易伙伴 [2] - 2024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比重已超过50% [2]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 通达欧洲229个城市 [2] 贸易平台与基础设施 - 进博会 消博会 广交会成为中外经贸合作的桥梁 [2] - 在秘鲁钱凯港 中国企业运用算法优化货运系统 3分钟生成最优配载方案 [2]
蓝厅观察丨全球动荡之下 东盟选择看向中国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1 09:46
中国—东盟博览会盛况 - 截至20日16点参观人数已超26万 [1] - 东盟10国工商领袖聚首南宁 45个国家和地区、超3000家企业参展 [3] - 7个东盟国家设立国家馆 百余个重大投资项目和贸易订单签约 [3] - 展馆面积达16万平方米 展览为期5天 [3] 双边贸易关系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5] - 今年前八个月中国东盟贸易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5] - 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完成3.0版升级谈判 [12]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进入第四年 [12] 产业互补与合作新领域 - 中国在装备制造 电子信息 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与产能优势与东盟国家自然资源 年轻劳动力市场形成强力互补 [5] - 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 绿色科技等新兴领域合作全面提速 [7] -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展示中心成功设立 清洁能源合作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7] - 多个新能源合作项目建成投产 围绕零碳产业园 智能工厂 数字供应链等合作提速 [7] 具体合作项目成果 - 中老铁路客货运输量连续3年增长率超两位数以上 [16] - 雅万高铁投入运营 印尼迈入高铁时代 [16] - 东盟水果丰富中国市场 中国蔬菜和温带水果受东盟欢迎 [16] - 中国同新加坡 泰国 马来西亚等国实现全面互免签证 [16] 合作机制与未来展望 - 东盟与中国之间拥有最多的合作机制 [11] - 中国—东盟新的五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明确在共同关心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 [20] - 明年将迎来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五周年 [20] - 合作主题为“数智赋能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 首次创设人工智能专馆 [7]
全球动荡之下 东盟选择看向中国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1 09:22
"我们跟很多公司都签署了合作项目。"一位马来西亚参展商对《蓝厅观察》记者激动地说,除了南宁之外,他们还与杭州、东北等地企业签署了协议。他表 示,中国的大市场给了大家很大的机会。 今天(20日),中国—东盟博览会迎来首个公众开放日,截至今天(20日)16点,本届博览会参观人数已超26万。而不断攀升的展会热度仅仅是当前中国东 盟合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从元首外交到高级别会议,再到专业论坛,中国、东盟互动频繁。面对全球动荡与挑战,东盟为何选择看向中国?双方合作 又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将如何助力亚洲以及全球的稳定发展? 中国与东盟持续打造合作"机遇地" 正在举行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到底多火热?一组数字给出答案。东盟10国工商领袖聚首南宁,45个国家和地区、超3000家企业参展,7个东盟国家设立专门 的国家馆,百余个重大投资项目和贸易订单签约。16万平方米的展馆,为期5天的展览,见证着中国东盟合作持续攀升的热度。 截至去年,中国已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八个月,中国东盟贸易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近年 来,中国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与产能优势,又与东盟国 ...
中国(南京)—东盟开放合作推介会在南宁举办
南京日报· 2025-09-18 11:10
中国-东盟博览会合作框架 - 南京联动广西南宁深化“3+7+N”合作模式,搭建三个政府层面框架合作体系,在展会平台赋能、出海服务集成等7个领域合作,推动与东盟经贸合作[1] - 南京人工智能生态街区与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签订深化合作框架协议,通过资源共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联动发展[2] - 探索构建“南京+南宁”合作路径,通过技术联合攻关与场景创新融合加速创新要素流动,并建立市场联合拓展机制共拓东盟市场[3] 人工智能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 本届东博会聚焦“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主题,凸显“AI唱主角,企业为主体”[2] - 双方合作旨在提升面向东盟的产业竞争力、市场辐射力和资源配置力[2] - 计划在贸易协作高频交流、企业出海服务集成、创新示范案例应用、人才发展体系构建等方面建立友好合作[3] 东盟水果农产品贸易 - 多个大宗商品进口水果采购项目签约,兴农优品与南京苏昊达成协议年采购量预计2000柜次约40000吨,销售额约10亿元[4] - 数果优链泰国公司与南京合昌丰达成协议年采购量预计300柜次约6000吨,销售额约1.5亿元,引入榴莲、山竹、龙眼等产品[4] - 四方企业达成东盟进口水果合作协议,构建跨境物流供应链,计划以南宁为连接点打造华东长三角水果集散地,打通东南亚—南宁—长三角物流链[4][5] 跨境电商与物流通道建设 - 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立足南宁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前沿阵地,支持东盟方向特色接续班列开行,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特色业务[6] - 业务带动金属矿产、高端机电、中草药材、生鲜食品等优质产品双向流通、优势互补[6] - 中国制造网—广西外贸优品专区正式发布,重点展示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广西优势产业,助力广西优品行销全球[6] 柬埔寨合作机遇 - 柬埔寨商务部副国务秘书希望柬埔寨与南京在文化、科技、AI教育、制造业等方面进行新合作,推动南京企业到柬埔寨投资[7] - 建议南京和柬埔寨打造“智慧经济走廊”,推动贸易、电商、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方面发展[7] - 柬埔寨官员对南京的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教学、AI短视频等技术印象深刻[7]
“双向奔赴”,让东盟机遇“落地生金”
南京日报· 2025-09-18 08:21
东盟是南京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广西是我国与东盟合作的"桥头堡",深化与东盟、广西的开放合 作,是南京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高水平开放的战略机遇,也是借助区位联动、产业互补,为城市 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关键举措。会上,我市重点推介南京市开放发展环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等情况。一 批项目现场签约,包含政府战略合作、平台载体合作、重点企业合作等多个方面。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特派记者 黄琳燕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开幕。当天下午,南京在南宁举办中国(南京)—东盟 开放合作推介会,通过推介城市发展优势、签署多领域合作项目,借力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度链接东盟 市场,为南京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高水平开放注入新活力。 记者从会上获悉,南京将联动广西和南宁,深化"3+7+N"合作模式,搭建三个政府层面框架合作体系, 在展会平台赋能、出海服务集成、贸易设施互享等7个领域密切合作,赋能更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共 同推动与东盟经贸合作"双向奔赴"。 "南南"联动,提升面向东盟的产业竞争力 "我们将聚焦水果产品中的榴莲、越南椰青、青柚品种等,以南宁为连接点,利用南宁乡村振兴集团在 东南亚水果产地优势、南宁 ...
“桂”在敢闯,“码”向未来
人民网· 2025-09-04 19:49
生态保护与绿色转型 - 漓江游览排筏全面完成油改电 1000艘排筏改造后游船每公里成本从1.5元降至0.55元 年节省油费1600万元[5] - 电动排筏年充换电量达250万千瓦时 减少碳排放2492.5吨 候鸟回归及珍稀鱼类重现漓江[1][5] - 阳朔开发60多个岩场和1200多条攀岩线路 每年吸引超10万人次体验喀斯特地貌探险[6][8] 跨境贸易与口岸升级 - 友谊关口岸实现15秒快捷通关 较2020年前单车验放时间压缩75% 东盟水果48小时内可达中国餐桌[9][11] - 智慧物流管控平台实现车辆动态实时监控 日均处理约20趟进境货车 大幅降低水果损耗率[9][11] - 广西进出口总值从2020年4861.3亿元跃升至2024年7563.9亿元 连续四年增速超7%[11] 重大基建与产业布局 - 平陆运河建设三年突飞猛进 预计2026年底通航将成为西南地区最便捷出海通道[12] - 南宁隆安县落地总投资68亿元氧化铝项目 依托平陆运河实现"前厂后港"全球化运输布局[12] 智慧农业与AI应用 - 梧州蒙山县智慧蓝莓基地采用土谛AI系统 亩产值突破8万元 产量提升15%-20% 综合收益提高30%-45%[15][16][17] - AI系统每小时采集十余项环境数据 动态调整水肥配方 技术已输出至尼日利亚和越南农业项目[17] 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 广西举办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 形成"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发展模式[18][20] - 面向东盟的AI+跨境电商创新应用大赛吸引790支院校队伍 跨国团队利用AI工具实现多语言直播带货[20][21] - 智能通关系统实现跨境车辆秒级放行 柬埔寨鱼米走廊水稻项目落地[21] 区域经济发展 - 2024年上半年广西GDP增长5.5% 高于全国平均、预期目标及去年同期水平[23] -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多个项目稳步推进 工业人形机器人实现本地化制造[21][23]
从枝头到手头,仅72小时!
金融时报· 2025-09-04 10:40
运输模式创新 - 中老班列采用全冷链运输模式 实现泰国榴莲经老挝万象至国内市场全程72小时运输 较传统海运时效提升70% 较空运成本降低50% [1][2] - "一箱到底"运输模式成功破解生鲜水果"价格高 时效慢"的消费痛点 运输损耗率几乎为零 [1][2] 供应链与贸易表现 - 成都国际铁路港已形成海外采购 跨境运输到国内分拨的完整产业链 自开展进口业务以来榴莲贸易额突破1亿元 [2] - 亚蓉欧国家(商品)馆以22元/斤零售泰国金枕榴莲引发市场抢购热潮 [2] - 集散中心正式挂牌运营 为打造西南生鲜供应链体系奠定基础 [2] 发展规划与目标 - 计划实现年进口鲜榴莲8000吨 年度贸易额突破2亿元目标 重点打通"中老班列+全程冷链"主干通道 [3] - 规划3-5年内建成西南最大东南亚水果集散中心 鲜榴莲进口量占全国15%以上 带动相关产品年贸易额突破50亿元 [3] - 将完成泰国直采供应链测试优化 为规模化运营奠定基础 [3] 行业影响 - 运输效率提升使企业利润空间增厚 消费者获得更新鲜实惠的榴莲产品 [2] - 铁路运输模式持续释放经济活力与消费动能 成为联动中外的"水果快线" [3]
东南亚榴莲惠卖中国内陆 72小时抢新“鲜”
中国新闻网· 2025-09-03 17:24
物流与运输效率 - 中老班列冷链专列实现榴莲从泰国产地到中国销售端仅需72小时[1] - 全冷链运输模式较海运提升约70%时效 较空运降低约50%成本[1] - 创新"即到即查即放"通关模式显著提升水果等时效性货物流通效率[1] 贸易规模与增长 - 成都国际铁路港自5月开展进口榴莲业务以来贸易额已突破1亿元人民币[1] - 东南亚水果集散中心规划3-5年内实现鲜榴莲进口量占全国15%以上[2] - 集散中心目标带动相关产品年贸易额突破50亿元[2] 供应链优势 - 采用产地直采 班列直达 港口直销三大运营模式降低市场风险[1] - 冷链物流使产品损耗率几乎为零 保障生鲜品质接近产地风味[2] - 除泰国榴莲外 未来将拓展越南 老挝 柬埔寨等多国供应渠道[2] 销售表现与市场反馈 - 单日通过电商直播间销售榴莲达三百箱[1] - 流通效率提升使热带水果更新鲜更实惠[1] - 供应链优化使中国消费者能便捷享用物美价廉的进口生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