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造纸行业绿色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进口再生纸浆新规出台,对造纸行业意味着什么|专家解读
第一财经· 2025-10-10 11:20
政策核心内容 - 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要求自10月9日起进口再生纸浆时必须在报关单备注栏注明生产工艺为“干法”或“湿法” [1] - 此举旨在规范进口再生纸浆申报管理,强化进口监管,巩固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政策成效 [1][3] 干法与湿法工艺区别 - 正规湿法工艺需在液态下进行除渣、筛选等净化工序,再经浓缩加蒸汽高温干燥,纤维含量可达91.5%以上(含水分8%),几乎无杂质且高温杀菌 [1] - 干磨工艺将废纸原料粉碎成碎片状直接打包进口,省略了95%的净化流程,无法有效分离塑料碎片、胶黏物、微生物、重金属等污染物,且缺少高温蒸汽处理环节无法杀菌消毒 [2] 干磨纸浆的风险与危害 - 干磨纸浆本质是变相进口的“洋垃圾”,被称为“比废纸更危险的洋垃圾” [2] - 污染物进入国内生产环节会形成“隐形炸弹”:微生物污染威胁食品包装纸等产品卫生安全,重金属残留污染水处理系统,未净化杂质可能堵塞造纸设备影响成品洁净度 [2] 新规对行业与企业的影响 - 新规增加进口企业申报工作量,要求企业完善内部流程,加强对上游供应商信息核实,否则面临海关处罚 [4] - 依赖低成本干磨纸浆的企业面临原料成本上升和生产调整压力,需寻找替代原料或升级工艺,行业内可能出现短期原料供应波动 [8] - 长期看新规有利于行业绿色转型,倒逼企业淘汰低质量干磨纸浆,转向高质量再生纸浆或原生纸浆,提升行业整体产品质量 [8] - 明确工艺后海关可针对性查验,采用干法工艺的进口纸浆可能成为重点监管对象,不合格产品被退运或处罚风险大幅提升 [4] 政策背景与标准演变 - 此前《再生纸浆》国家标准为推荐性标准,缺乏强制性,且对生物、细菌等指标限制不足,导致干磨纸浆多以“再生纸浆”名义蒙混过关 [3][5] - 标准制定时为干磨纸浆“留有后路”主要考虑解决造纸纤维原料不足问题,并兼顾行业发展阶段性需求及部分企业已采用干法工艺的现状 [5] - 后续实践表明标准的技术要求不足以防范风险,部分企业为节省成本放弃后端净化环节导致“后路”被滥用 [5]
同一天,上期所5个期货和期权品种上市!产品体系持续完善
期货日报· 2025-09-10 15:28
产品上市概况 - 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于9月10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胶版印刷纸期货及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于上午9时挂牌 胶版印刷纸期权于当日21时挂牌 [1] - 同日起 石油沥青期货以及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被纳入合格境外投资者交易范围 [1] 行业背景与规模 - 2024年中国纸及纸板产量达到1.36亿吨 连续16年位居全球生产和消费第一 [3] - 胶版印刷纸作为文化用纸重要分支 市场规模超千亿元 其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 [3] 产品交易数据 - 胶版印刷纸期货首批上市8个合约 挂牌基准价为4218元/吨 [7] - 主力合约OP2601开盘报4150元/吨 收盘报4208元/吨 跌幅0.24% [7] - 首日成交量为21850手 成交额约37亿元 持仓量为2945手 [7] - 期货呈现Contango结构 OP2601与OP2603合约价差为-10元/吨 [9] 市场分析与供需状况 - 行业基本面偏弱导致期货低开 产能扩张使供应压力持续增加 [9] - 消费旺季需求延迟 社会书商采买意愿一般 企业备货谨慎 [9] - 国内胶版印刷纸消费量预计在850万-950万吨 晨鸣复产加剧供应压力 [9] - 截至2025年8月 企业库存53万吨(历史同期最低) 流通库存70万吨仍存压力 [9]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是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 支持造纸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5] - 为上下游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增强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4] - 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绿色转型 提升中国造纸行业国际竞争力 [4] - 助力形成"中国价格" 吸引全球要素参与 [4] - 燃料油、石油沥青等期货品种期现联动紧密 有效帮助企业应对价格波动 [5] 交易策略建议 - 可考虑逢高介入OP2601与OP2603合约反向套利 [10] - 若价差低于-90元/吨 可进行正向套利操作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