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估值

搜索文档
创设货币政策新工具,蚂蚁跨界收购
华泰证券· 2025-04-28 09: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证券:增持(维持)[9] - 银行:增持(维持)[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投资机会方面银行>证券>保险,A股大盘指数稳步修复,成交额维持在万亿元左右,融资余额在1.79 - 1.80万亿间小幅波动[1][12] - 上市银行25Q1整体经营稳健,账面不良率下行,但Q1债市波动导致部分银行公允价值变动净亏损;理财存续规模较年初下降,存款配置比例下行,债券占比提升;政治局会议提出创设货币政策新工具,政策预期向好[1][2][12] - 已披露业绩报的上市券商,24年/1Q25归母净利润合计同比+16%/+51%,一季报业绩弹性延续;中证协发布三则估值/减值指引;蚂蚁财富股东发起要约收购;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关注左侧布局机会[1][2][12] - 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净利润同比下滑,一季度利率上行影响交易类债券利润,二季度有望回补;NBV增长强劲,银保渠道为最大推动力;关注资产负债表相对稳健的公司[1][12][5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银行 - 上市银行25Q1业绩陆续披露,整体经营稳健,资产质量平稳,但部分银行受债市波动影响业绩,部分银行负债成本改善带动业绩;账面不良率持平或环比下行,部分个股拨备覆盖率波动较大[13][15] - 政治局会议强调适时降准降息,创设货币政策新工具,降息时机需观察海外央行动向和长债利率情况,近期央行超额续作MLF使短期降准降息概率略有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后续有望先行[18] - 25Q1银行理财规模总体平稳,银行机构规模压降,理财子占比提升;固收类产品小幅下滑,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占比仍低;存款配置比例下行,债券占比提升;理财收益稳健,投资者数量维持增长[19][20][21] - 2025年4月10 - 16日美国银行业存款流入,信贷规模上升,不同类型银行和贷款类型表现有差异[22][28] - 上周南向资金主要增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银香港,主要减持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截至4月25日,主要持仓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汇丰控股[36] - 推荐招行AH,兴业,成都,上海,渝农AH,重庆AH;港股大行股息优势突出,仍有配置价值,如工行H[14] 证券 - 已发布2024年业绩报的券商全年营业收入同比+8%,归母净利润同比+16%,投资业绩为核心驱动;已发布1Q25业绩报的券商营业收入同比+14%,归母净利润同比+51%,经纪、投资业务弹性延续,利息净收入修复,资管、投行业务净收入下降[40] - 4月25日蚂蚁财富股东上海云进以每股3.28港元要约收购耀才证券,交易股份约8.58亿股,占比约50.55%,总代价28.14亿港元,溢价约17.6%,此举可打破牌照壁垒,推动科技与财富管理融合[46][47] - 4月25日中证协发布三则估值/减值指引,自6月1日起施行,可提升证券行业会计信息质量,规范金融工具会计处理,防范金融风险[48] - 推荐汇金系券商中国银河H、中金公司H;优质头部券商中信证券H、国泰海通[3][39] 保险 - 上周保险板块普遍上涨,中国人保H收涨7%表现最佳;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净利润同比下滑,二季度债券跌价影响有望回补;NBV增长强劲,银保渠道为最大推动力[52] - 4月21日保险业专家认为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低于当前预定利率37个基点;预定利率下调旨在减低利差损风险,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警惕规范“炒停售”行为[53][55] - 建议关注资产负债表相对稳健的中国太保、友邦保险、中国人保、中国平安[52] 重点公司及动态 |股票名称|股票代码|投资评级|目标价(当地币种)| | ---- | ---- | ---- | ---- | |招商银行|600036 CH|买入|56.79| |招商银行|3968 HK|增持|56.06| |兴业银行|601166 CH|买入|25.72| |成都银行|601838 CH|买入|20.05| |上海银行|601229 CH|买入|11.93| |渝农商行|601077 CH|增持|8.14|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3618 HK|买入|7.55| |重庆银行|601963 CH|增持|12.31| |重庆银行|1963 HK|买入|8.89| |中国银河|6881 HK|买入|10.31| |中金公司|3908 HK|买入|24.43| |中信证券|6030 HK|买入|27.10| |国泰海通|601211 CH|买入|27.64|[9][56]
中证协修订发布《证券公司金融工具估值指引》《非上市公司股权估值指引》《证券公司金融工具减值指引》
快讯· 2025-04-25 18:17
《证券公司金融工具估值指引》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强化要求,提高金融工具估值频率,增加证券 公司使用第三方估值数据相关要求,确保估值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二是完善估值方法,调整固定收 益品种估值方法,主要依据第三方估值机构提供的估值价格数据进行估值。根据近年市场情况,增加未 公开提供估值数据的固定收益品种及风险债券的估值方法。完善相关估值条款,补充有明确限售期的未 上市股票、资产管理产品穿透估值、交易所交易不活跃的衍生品的估值条款,加强估值指导。降低成本 作为公允价值恰当估计的级次,细化非交易所衍生品估值方法,进一步完善行业金融工具估值方法,提 高金融工具估值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