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工具减值
icon
搜索文档
东睦股份: 上海富驰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01:00
核心观点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上海富驰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2月31日、2025年6月30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认为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2] - 审计报告将收入确认和应收账款减值确定为关键审计事项,并执行了针对性审计程序 [3][4][5] - 公司主营业务为金属注射成形产品(MIM、液态金属、塑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3年度营业收入10.36亿元,2024年度大幅增长至19.77亿元,同比增长90.9% [3] 审计意见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天健审〔2025〕16086号) [1][2][9] - 审计意见基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执行,审计证据充分适当 [2] 关键审计事项 收入确认 - 2023年度营业收入10.36亿元,其中MIM、液态金属、塑胶产品收入9.59亿元,占比92.62% [3] - 2024年度营业收入19.77亿元,其中MIM、液态金属、塑胶产品收入18.89亿元,占比95.53% [3] - 审计程序包括:测试内部控制、检查销售合同、分析性程序、检查支持性文件、函证、截止测试等 [4] 应收账款减值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3.48亿元,坏账准备1756万元,账面价值3.31亿元 [5]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6.72亿元,坏账准备3373万元,账面价值6.38亿元 [5] - 2025年6月30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6.66亿元,坏账准备3347万元,账面价值6.33亿元 [5] - 审计程序包括:测试减值相关内部控制、复核管理层估计、评估信用风险特征、复核现金流预测、测试坏账准备计算等 [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前身为上海富驰高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9日,2017年6月8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9] - 总部位于上海市,属消费电子行业,主营金属注射成形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9] - 最终控制方为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 重要财务数据 货币资金 - 2025年6月30日货币资金1.28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8499.95万元增长50.8% [54] - 包括库存现金2.43万元、银行存款1.20亿元、其他货币资金820.10万元 [54] 营业收入 - 2023年度:10.36亿元 [3] - 2024年度:19.77亿元(同比增长90.9%) [3] 会计政策 收入确认政策 - 内销收入在客户验收已收取价款或取得收款权利时确认 [44] - 外销收入在产品报关取得提单,已收取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力时确认 [44] - 属于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 [43] 应收账款减值政策 - 按信用风险特征以单项或组合为基础计量预期信用损失 [25][26] - 账龄组合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编制账龄与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 [25][26] 税务情况 - 公司及主要子公司均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15% [54] - 香港富驰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16.5% [54] -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制造业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政策 [54]
雅博股份: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6 00: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16亿元,同比下降3.6%[5] - 营业总成本1.49亿元,同比下降11.2%,其中管理费用下降46.7%至1944万元[5] - 净利润亏损4138万元,同比收窄8.6%,基本每股收益-0.0194元[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446万元,较上年同期改善94.2%[8] 资产负债状况 - 总资产9.34亿元,较期初下降10.1%,主要因流动资产减少11%[2][3] - 货币资金573万元,较期初下降86.8%,主要系经营活动现金流减少[2] - 应收账款2.21亿元,较期初增长6%,合同资产3.74亿元,下降13.4%[2] - 短期借款1.48亿元,较期初增长8.4%,应付账款2.79亿元,增长2.7%[3] 业务运营 - 公司主营金属屋面/墙面围护系统设计及光伏电站安装业务[16] - 研发费用510万元,同比下降41.8%,反映研发投入收缩[5] - 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亏损269万元,同比扩大7.7%[5] - 信用减值损失970万元,上年同期为收益318万元[6] 公司治理 - 公司注册于山东枣庄,原名江苏中联电气/雅百特科技[15] - 财务报表未经审计,董事会于2025年8月15日批准报出[1][16] - 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编制报表,持续经营能力无重大疑虑[17] - 合并范围包括母公司及所有子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22]
梦网科技: 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拟购买资产最近两年及一期的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00:2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前身为杭州碧橙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于2020年7月10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1] - 公司属于电子商务服务业,主要经营活动为品牌方提供全方位的电商运营综合服务,包括品牌零售业务、渠道分销业务、品牌运营管理业务及品牌数字营销业务等[1] - 公司持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30105555176739E的营业执照,本期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主体共47家[1]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1] - 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除某些金融工具外,均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资产如果发生减值则按规定计提相应减值准备[1] - 公司不存在导致对报告期末起12个月内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财务报表系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编制[1]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 公司根据实际生产经营特点,对金融工具减值、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收入确认等交易和事项制定了具体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2] - 公司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每年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3] - 公司及境内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境外子公司根据其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确定为其记账本位币[3] 金融工具会计政策 -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三类[7] - 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财务担保合同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四类[8]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等进行减值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13] 存货会计政策 - 存货包括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取得时按实际成本计价,领用和发出时按加权平均法计价[18] -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照单个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8] - 存货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周转材料包括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对大额周转材料于领用时按照预计使用年限进行分月摊销[19][20] 收入确认政策 - 公司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合同中包含多项履约义务的按各单项履约义务所承诺商品或服务的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分摊交易价格[44] - 品牌零售业务在电商平台显示客户确认收货后确认收入,一件代发业务根据终端消费者的签收记录等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46] - 渠道分销业务按客户不同分为平台客户和其他客户,分别根据代销清单、客户签收记录等确认收入,一件代发业务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47] - 品牌运营管理业务按照与品牌方约定的服务费结算规则,按月确认运营管理服务收入,品牌数字营销业务于相关服务完成并经客户确认后确认收入[47][48] 税务情况 - 公司增值税税率分别为13%和6%,城市维护建设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率为3%,地方教育附加率为2%,企业所得税税率分别为15%、16.5%、20%和25%[53] - 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自2023年起按15%的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有效期3年[55] - 多家子公司符合小微企业认定标准,在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55] 财务数据 - 2025年5月31日货币资金总额为406,770,794.41元,其中银行存款124,234,287.26元,其他货币资金282,536,507.15元[55] - 其他货币资金中包含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155,769,032.93元、保函保证金1,400,000.00元使用受限,其余为支付宝、京东钱包等电商平台资金[55] - 2025年5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48,994,442.53元,坏账准备11,881,354.27元,账面价值137,113,088.26元[55] - 应收账款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其中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1,497,907.79元,计提比例100%,按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147,496,534.74元,计提比例7.04%[55]
伟星新材: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3 00:2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20.7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3.43亿元下降11.3% [3] - 净利润为2.7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45亿元下降21.1% [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较2024年同期的0.22元下降22.7% [3] 资产负债结构 - 总资产从期初的66.32亿元下降至期末的59.81亿元,减少9.8% [1] - 货币资金保持稳定,期末余额为17.26亿元,较期初17.32亿元基本持平 [1] - 存货从期初的9.51亿元下降至期末的7.95亿元,减少16.4% [1] - 合同负债从期初的3.83亿元增长至期末的4.40亿元,增长14.7% [1] 现金流量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8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92亿元增长99.0% [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3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97亿元下降15.1% [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06亿元,主要由于分配股利支付8.03亿元 [5] 业务运营情况 - 营业成本从13.56亿元下降至12.36亿元,下降8.9% [3] - 销售费用从3.57亿元下降至3.13亿元,下降12.4% [3] - 研发费用从0.76亿元下降至0.70亿元,下降7.6% [3]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50.93亿元下降至45.69亿元,减少10.3% [1] - 未分配利润从25.34亿元下降至20.19亿元,减少20.3% [1] - 资本公积从4.73亿元下降至4.62亿元,减少2.3% [1] 投资活动 - 长期股权投资从2.53亿元下降至2.40亿元,减少5.2% [1] - 在建工程从2.87亿元下降至2.12亿元,减少26.1% [1] - 固定资产从13.15亿元增长至14.06亿元,增长6.9% [1] 行业与公司背景 - 公司属制造行业,主要从事各类中高档新型塑料管道、防水材料、净水设备的制造与销售 [8] - 主要产品包括PPR系列产品、PE系列产品、PVC系列产品、防水系列产品、净水系列产品等 [8] - 公司总部位于浙江省临海市,注册资本为15.92亿元 [8]
长虹华意: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6 00:2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6.28亿元,较2024年同期67.30亿元下降1.5% [3] - 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10.6%,2024年同期为3.20亿元 [3] - 基本每股收益0.3696元,较2024年同期0.3259元提升13.4%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9亿元,较2024年同期3.69亿元下降27.1% [5] 资产负债结构 - 总资产157.77亿元,较期初135.92亿元增长16.1% [1] - 货币资金60.99亿元,较期初40.77亿元增长49.6% [1] - 应收账款31.59亿元,较期初24.66亿元增长28.1% [1] - 短期借款22.37亿元,较期初6.94亿元增长222.3% [1][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41.71亿元,较期初41.13亿元增长1.4% [2] 现金流量状况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71万元,较2024年同期3.57亿元大幅下降 [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40亿元,较2024年同期3.54亿元增长278.5% [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5.14亿元,较期初38.65亿元增长42.7% [5] 业务运营指标 - 研发费用2.08亿元,较2024年同期1.97亿元增长5.2% [3] - 投资收益5925万元,较2024年同期4843万元增长22.4% [3] - 存货12.99亿元,较期初17.75亿元下降26.8% [1] - 合同负债4266万元,较期初4403万元下降3.1% [1][2]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其他综合收益增加645万元,2024年同期为163万元 [3] - 专项储备增加452万元,2024年同期为388万元 [6] - 未分配利润17.23亿元,较期初16.74亿元增长2.9% [2]
汉桑科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6 21:11
公司基本情况 - 汉桑(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汉桑(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21日,2022年1月31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 - 公司总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要从事高性能音频产品、创新音频和AIoT智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高性能音频产品、创新音频和AIoT智能产品等[2]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编制基础,不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2] - 财务报表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真实完整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3] 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 公司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境外子公司采用经营所在地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3] - 重要性标准确定方法: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0.5%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在建工程等项目需单独披露[3]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7] 收入确认政策 - 境内销售:不附带安装义务的销售在商品发出且客户签收后确认收入,附带安装义务的销售在取得客户验收证明时确认收入[35] - 境外销售:FOB/CIF/FCA方式以完成报关并取得提单为收入确认时点,EXW方式以完成产品交付为确认时点[36] 税收政策 - 公司2024年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48] - 子公司南京音范影音科技和南京麦惟科技适用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48] - 境外子公司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税法规定适用不同税率,如丹麦子公司税率为22%,美国子公司税率为29%等[47]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货币资金余额8.82亿元,其中银行存款8.62亿元,其他货币资金2067.84万元[50]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2.17亿元,坏账准备1092.30万元,计提比例5.03%[50] - 2024年实际核销应收账款59.20万元[51]
光韵达: 深圳市亿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21:1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初始注册资本500万元,由陈政、张光龙、徐海雯、王鹏飞共同组建,陈政持股87%[3] - 2022年11月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3000万元,净资产折股10,691.15万元[3] - 2022年12月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注册资本增至5000万元[3] - 2024年通过股份回购减少注册资本至4128.76万元,并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3] - 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实际控制人为陈政[4] 业务与行业 - 公司属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 - 主营业务为宽带接入设备、无线网络设备等网络终端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4] - 报告期末合并报表子公司7家,较上期新增4家、减少1家[4] 财务报告编制 - 财务报表涵盖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经董事会2025年7月4日批准报出[4] - 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编制,以持续经营为基础,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境外子公司使用美元)[5] - 重要会计政策包括金融工具分类、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收入确认时点等[6] 合并报表范围 -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含所有子公司[10] - 编制时统一会计政策,抵销内部交易影响,少数股东权益单独列示[10] - 报告期内新增子公司:同一控制下调整期初数,非同一控制下不调整期初数[12][13] 金融工具处理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损益三类[20] - 应收账款按信用风险特征分组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分为银行承兑汇票(低风险)和商业承兑汇票(参照应收账款)[18]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采用月末加权平均法计价,期末计提跌价准备[20] 长期股权投资 - 对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联营/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22] - 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22] - 追加投资导致核算方法变更时,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原持有股权[23]
创设货币政策新工具,蚂蚁跨界收购
华泰证券· 2025-04-28 09: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证券:增持(维持)[9] - 银行:增持(维持)[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投资机会方面银行>证券>保险,A股大盘指数稳步修复,成交额维持在万亿元左右,融资余额在1.79 - 1.80万亿间小幅波动[1][12] - 上市银行25Q1整体经营稳健,账面不良率下行,但Q1债市波动导致部分银行公允价值变动净亏损;理财存续规模较年初下降,存款配置比例下行,债券占比提升;政治局会议提出创设货币政策新工具,政策预期向好[1][2][12] - 已披露业绩报的上市券商,24年/1Q25归母净利润合计同比+16%/+51%,一季报业绩弹性延续;中证协发布三则估值/减值指引;蚂蚁财富股东发起要约收购;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关注左侧布局机会[1][2][12] - 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净利润同比下滑,一季度利率上行影响交易类债券利润,二季度有望回补;NBV增长强劲,银保渠道为最大推动力;关注资产负债表相对稳健的公司[1][12][5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银行 - 上市银行25Q1业绩陆续披露,整体经营稳健,资产质量平稳,但部分银行受债市波动影响业绩,部分银行负债成本改善带动业绩;账面不良率持平或环比下行,部分个股拨备覆盖率波动较大[13][15] - 政治局会议强调适时降准降息,创设货币政策新工具,降息时机需观察海外央行动向和长债利率情况,近期央行超额续作MLF使短期降准降息概率略有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后续有望先行[18] - 25Q1银行理财规模总体平稳,银行机构规模压降,理财子占比提升;固收类产品小幅下滑,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占比仍低;存款配置比例下行,债券占比提升;理财收益稳健,投资者数量维持增长[19][20][21] - 2025年4月10 - 16日美国银行业存款流入,信贷规模上升,不同类型银行和贷款类型表现有差异[22][28] - 上周南向资金主要增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银香港,主要减持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截至4月25日,主要持仓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汇丰控股[36] - 推荐招行AH,兴业,成都,上海,渝农AH,重庆AH;港股大行股息优势突出,仍有配置价值,如工行H[14] 证券 - 已发布2024年业绩报的券商全年营业收入同比+8%,归母净利润同比+16%,投资业绩为核心驱动;已发布1Q25业绩报的券商营业收入同比+14%,归母净利润同比+51%,经纪、投资业务弹性延续,利息净收入修复,资管、投行业务净收入下降[40] - 4月25日蚂蚁财富股东上海云进以每股3.28港元要约收购耀才证券,交易股份约8.58亿股,占比约50.55%,总代价28.14亿港元,溢价约17.6%,此举可打破牌照壁垒,推动科技与财富管理融合[46][47] - 4月25日中证协发布三则估值/减值指引,自6月1日起施行,可提升证券行业会计信息质量,规范金融工具会计处理,防范金融风险[48] - 推荐汇金系券商中国银河H、中金公司H;优质头部券商中信证券H、国泰海通[3][39] 保险 - 上周保险板块普遍上涨,中国人保H收涨7%表现最佳;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净利润同比下滑,二季度债券跌价影响有望回补;NBV增长强劲,银保渠道为最大推动力[52] - 4月21日保险业专家认为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低于当前预定利率37个基点;预定利率下调旨在减低利差损风险,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警惕规范“炒停售”行为[53][55] - 建议关注资产负债表相对稳健的中国太保、友邦保险、中国人保、中国平安[52] 重点公司及动态 |股票名称|股票代码|投资评级|目标价(当地币种)| | ---- | ---- | ---- | ---- | |招商银行|600036 CH|买入|56.79| |招商银行|3968 HK|增持|56.06| |兴业银行|601166 CH|买入|25.72| |成都银行|601838 CH|买入|20.05| |上海银行|601229 CH|买入|11.93| |渝农商行|601077 CH|增持|8.14|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3618 HK|买入|7.55| |重庆银行|601963 CH|增持|12.31| |重庆银行|1963 HK|买入|8.89| |中国银河|6881 HK|买入|10.31| |中金公司|3908 HK|买入|24.43| |中信证券|6030 HK|买入|27.10| |国泰海通|601211 CH|买入|27.64|[9][56]
券商减值计提工作迎监管规范 要求表内外金融工具全覆盖
快讯· 2025-04-25 18:45
证券公司金融工具减值指引 - 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金融工具减值指引》,指导券商科学合理地对金融工具进行估值和减值,防范金融风险 [1] - 《指引》新增减值计提工作应遵循全面性、真实性、谨慎性、动态性、匹配性和前瞻性原则 [1] - 减值计提应全面覆盖表内外各类金融工具,相关内部控制和决策审批流程覆盖减值处理全过程 [1] - 券商应明确减值资产核销的具体条件及管理要求,明确可核销金融资产的条件及审批程序 [1] - 中证协将督促券商做好金融工具减值计提工作,对不审慎评估预期信用损失或通过预期信用损失调节利润、财务指标等情况采取自律监管措施 [1]
中证协修订发布《证券公司金融工具估值指引》《非上市公司股权估值指引》《证券公司金融工具减值指引》
快讯· 2025-04-25 18:17
《证券公司金融工具估值指引》修订内容 估值要求强化 - 提高金融工具估值频率,确保估值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 [1] - 增加证券公司使用第三方估值数据的相关要求 [1] 估值方法完善 - 调整固定收益品种估值方法,主要依据第三方估值机构提供的估值价格数据 [1] - 增加未公开提供估值数据的固定收益品种及风险债券的估值方法 [1] - 补充有明确限售期的未上市股票、资产管理产品穿透估值、交易所交易不活跃的衍生品的估值条款 [1] 估值条款细化 - 加强估值指导,降低成本作为公允价值恰当估计的级次 [1] - 细化非交易所衍生品估值方法 [1] - 进一步完善行业金融工具估值方法,提高金融工具估值质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