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港口一体化
搜索文档
向海而兴,“洋太”破浪 如东洋口港“洋太”集装箱航线正式开通
扬子晚报网· 2025-09-28 12:39
航线基本情况 - 新开通“洋太”集装箱航线,连接连云港、盐城大丰港、如东洋口港和太仓港 [1] - 航线全程约159公里,单向航行时间约12小时,采用每周五固定班期的标准化运营模式 [1] - 航线填补了洋口港集装箱运输的空白,实现洋口港集装箱业务“零突破” [1] 战略意义与定位 - 航线被定义为串联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的关键物流动脉,而非简单的“陆改水”支线 [1] - 是协同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江苏远洋、集装箱集团推动“以支线串枢纽、以枢纽带腹地”战略的关键一步 [1] - 成为各方协同推进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共建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关键举措 [1] 运营效益与优势 - 航线准班率高,相比传统物流模式,综合物流成本可降低20%以上 [1] - 采用集装箱运输单箱碳排放降幅可达74%,实现高效、省钱、省碳 [1] - 固定周班和12小时直达太仓港的确定性对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和交付合同至关重要 [2] 对区域产业的影响 - 有效优化区域物流网络,是赋能本地产业降本增效的战略举措 [1] - 一条高效、低成本的出海通道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硬核筹码,能留住本地企业并吸引高附加值产业集聚 [2] - 将推动“以港兴产、以产促城”的良性循环,推动临港产业腾飞 [2] 业务模式拓展 - 洋口港将积极推动能源、散杂货客户实施“散改集”模式 [2] - 采用集装箱运输可有效降低货损、提升转运效率,实现单票货物综合物流成本的显著下降 [2] - 本地企业如金红叶纸业表示将尝试水运,探索新的物流运输方式 [2]
首批洋山港—吕四港“联动接卸”货物通关
新华日报· 2025-05-14 06:01
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创新模式 - 洋山港与吕四港通过"联动接卸"模式实现首单货物运输 该模式将吕四港作为洋山港延伸 采用"水水直联、多港互动"的一体化监管 货物在吕四港报关后直接驳运至洋山港装国际货轮 省去传统转关查验环节 [1] - "联动接卸"模式下每集装箱节省物流成本400元 物流时间显著缩短 南通利达国际货运作为首批试点企业证实其降本增效作用 [1] - 吕四港一季度进出口货物达7.1万吨(同比+36.8%) 集装箱吞吐4.9万标箱(同比+41.43%) 显示新模式对港口吞吐量的拉动效应 [1] 监管创新与区域协同 - 上海海关与南京海关协同推进跨关区作业 启东海关与洋山海关共享监管数据 实现查验放行全流程在洋山岛完成 提升通关效率 [1][2] - 启东海关计划组织业务推介会 联合船运公司及物流企业优化流程 同时加速"智慧口岸"建设 应用物联网技术追踪货物轨迹 [2] 长三角港口资源整合 - "联动接卸"模式深度融合洋山港国际航线优势与吕四港腹地货源优势 成为长三角港口资源整合的关键举措 [2] - 新模式通过"直装直提"等便利化措施持续释放吕四港黄金水道集聚效应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提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