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化物流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河南高速公路年内将突破1万公里!新增充电位3004个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 公司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学、研、办、督"机制和"四级宣讲体系",72支宣讲队伍开展理论宣讲679次[1] - 实行党建与业务考核"双排名、双印证",打造50余个党建品牌和百余个党建案例,在省管企业考核中获高质量党建与高质量发展"双第一"[1] - 党组织覆盖率保持100%,创新推行项目公司党支部差异化设置,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难点[3] 重大战略与投资布局 - 2024年内河航运投资16.53亿元,2025年将投资100亿元以上,建成河南省首个现代化百万级专用集装箱码头[2] - 年内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37公里,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加快"三山一滩"高速公路建设和省际"断头路"打通[2] - 实施新能源"百千万工程",新增充电位3004个,推动高速公路进入"超充"时代[2] 业务创新与改革转型 - 实行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2024年覆盖1762公里、减免通行费9.44亿元,2025年扩大至1940公里[2] - 完成"一市一公司"改革,高速公路管理由"条状"改为"网状",重构经营板块形成"专业化子公司+区域化分公司"[3] - 与院士团队合作共建"路、桥、隧、港航、新能源"五大领域国家级科创平台[3] 人才管理与组织优化 - 二级企业班子交流任职超60%,基层干部选任超65%,45岁以下中层干部占比从6%提升至16%[3] - 引进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博士共27人,实施"六定"改革激发人力潜能[3] 交旅融合与区域发展 - 建成"宋文化""隋唐文化"等主题交旅融合服务区,助力河南"文旅强省"建设[2] - 推进内河航运"投建运"一体化建设,服务国家"双循环"格局和现代化物流体系构建[2]
泗阳县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按下降本增效“快进键”
新华日报· 2025-04-29 05:47
物流网络建设 - 构建"1+13+237"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包括1个县级共配中心、13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和237个村级服务点 [2] - 县级共配中心投资380万元,整合6家快递企业资源,实现日均15万件包裹统一分拣配送 [2] - 改造8个农村客运站为综合运输服务站,配备智能分拣设备,叠加快递、商超、金融等多业务功能 [2] - 村级服务点依托党群中心和商超布设,实现24小时内配送到村,55个村级站点年助销农产品超400万元 [2] 多式联运发展 - 公路运输拥有279家道路物流企业,其中3A级及以上4家,货运车辆6231台、载重质量8.7万吨 [3] - 水路运输依托泗阳港,有6家集装箱船舶公司,开通8条内贸和1条外贸集装箱航线 [3] - 泗阳港至宁波港航线开通后,内河集装箱年吞吐量达1.2万标箱,物流成本降低15% [3] - 现有三个物流园区:泗阳临港物流园、城北零担物流园、李口电商物流园 [3] 智慧物流创新 - 引入京东物流智能分拨系统,实现仓储运输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物流时效提升30% [4] - 推广"区块链+溯源"技术,开发"泗阳优品"电商平台,整合县域特色农产品资源 [4] - 推出"定制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综合物流成本下降18% [4] - 2024年整合社会运力超1000辆,线上交易规模突破5亿元,物流企业平均配载率提升至92% [4] 政策支持与成效 - 对新开辟集装箱航线给予100万元/年补贴,对购置新能源运输车辆的企业给予30%购置税补贴 [5] - 建立物流企业"白名单"制度,物流审批事项办理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 [5] - 通过金融产品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融资超12亿元,规上物流企业营收年均增长20% [5] - 2024年全县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至13.5%,较2020年下降2.1个百分点 [1] 未来发展规划 - 重点推进临港物流园建设,打造集仓储、保税、交易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枢纽 [5] - 计划到2027年实现全县物流产业营收突破300亿元,培育5家省级重点物流企业 [5] - 2023年农村物流服务覆盖100%行政村,农产品进城时效提升40%,工业品下乡成本下降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