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闭环监督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专家解读丨特色体系如何重塑市场生态?
国家能源局· 2025-08-11 17:41
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的特色与创新 - 采用顶层设计指导与省级试点协同推进的模式,区别于欧盟、美国区域自治逐步外扩融合的发展路径 [4] - 构建系统性"1+6"规则体系,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基石,包含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等6项主干规则 [4] - 赋予多类型市场同等重要性,有机衔接"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不同于欧美以现货为核心的竞争模式 [5] - 建立市场机制与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结算机制协同模式,对冲新能源收益风险,形成正向激励 [5] - 明确新能源权责边界,建立绿电、绿证交易机制,推动政策补贴向市场化交易过渡 [5] 规则体系对能源转型的影响 - 中长期交易最小颗粒度细化至15分钟,现货市场引入分时分区定价机制,精准匹配新能源出力波动性 [6] - 新能源全面入市制度与可持续发展结算机制结合,稳定投资预期并培育市场竞争力 [6] - 辅助服务市场纳入转动惯量、调频、爬坡等新品种,显性化新能源预测偏差成本 [6] - 推动新型电力系统从"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演进 [7] - 确立"谁受益、谁承担"成本疏导原则,为系统稳定提供市场化协同平台 [7] - 明确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新型主体市场地位,激活分布式资源潜力 [7] 规则体系对"双碳"目标的支撑 - 通过市场化手段传导绿色价值,形成"电能价值收益+环境价值收益"双重激励机制 [8] - 以市场化方式将绿色消费成本传导至终端用户,激发企业自主减排内生动力 [8] - 加速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破除省间壁垒,促进新能源规模化开发与高效消纳 [8] 监督机制构建 - 构建"事前规范引导+事中监测纠偏+事后追溯问责"全过程闭环监管机制 [9] - 加强电力全链条协同监管,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治、社会监督综合格局 [9] - 扩大信息披露范围,及时准确披露市场价格曲线、电网运行成本等关键信息 [10] - 应用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等技术优化信息披露平台,提升信息可读性与获取便捷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