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电力市场基础规则体系

搜索文档
专家解读丨特色体系如何重塑市场生态?
国家能源局· 2025-08-11 17:41
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的特色与创新 - 采用顶层设计指导与省级试点协同推进的模式,区别于欧盟、美国区域自治逐步外扩融合的发展路径 [4] - 构建系统性"1+6"规则体系,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基石,包含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等6项主干规则 [4] - 赋予多类型市场同等重要性,有机衔接"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不同于欧美以现货为核心的竞争模式 [5] - 建立市场机制与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结算机制协同模式,对冲新能源收益风险,形成正向激励 [5] - 明确新能源权责边界,建立绿电、绿证交易机制,推动政策补贴向市场化交易过渡 [5] 规则体系对能源转型的影响 - 中长期交易最小颗粒度细化至15分钟,现货市场引入分时分区定价机制,精准匹配新能源出力波动性 [6] - 新能源全面入市制度与可持续发展结算机制结合,稳定投资预期并培育市场竞争力 [6] - 辅助服务市场纳入转动惯量、调频、爬坡等新品种,显性化新能源预测偏差成本 [6] - 推动新型电力系统从"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演进 [7] - 确立"谁受益、谁承担"成本疏导原则,为系统稳定提供市场化协同平台 [7] - 明确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新型主体市场地位,激活分布式资源潜力 [7] 规则体系对"双碳"目标的支撑 - 通过市场化手段传导绿色价值,形成"电能价值收益+环境价值收益"双重激励机制 [8] - 以市场化方式将绿色消费成本传导至终端用户,激发企业自主减排内生动力 [8] - 加速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破除省间壁垒,促进新能源规模化开发与高效消纳 [8] 监督机制构建 - 构建"事前规范引导+事中监测纠偏+事后追溯问责"全过程闭环监管机制 [9] - 加强电力全链条协同监管,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治、社会监督综合格局 [9] - 扩大信息披露范围,及时准确披露市场价格曲线、电网运行成本等关键信息 [10] - 应用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等技术优化信息披露平台,提升信息可读性与获取便捷性 [10]
如何护航“1+6”规则落地攻坚?——访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玮
中国电力报· 2025-08-08 15:33
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迎来系统性推进的关键节点。随着国家"1+6"电力市场基础规则体系建成,全国统 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入规范化新阶段。 这一旨在破除地域壁垒、优化资源配置的顶层设计将如何落地?作为南方区域电力交易核心平台,广州 电力交易中心承担着怎样的关键角色?规则体系全面实施又将面临哪些挑战?近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 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玮接受了中能传媒记者专访,深入解析规则体系的核心价值与实践路径。 中能传媒:"1+6"基础规则体系的建成,对于破除地域壁垒、促进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更高效优化配 置,将发挥哪些具体作用? 陈玮: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入系统性、规范化推进的新 阶段。该体系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核心,联动中长期交易、现货市场、辅助服务、信息披 露、注册、计量结算六大规则,从制度层面为破除地域壁垒、促进电力资源全国优化配置提供了"顶层 设计"。 中能传媒:如何利用好基础规则体系推动南方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四是强化市场监管规范性,保障"公平竞争、有序运行"的市场秩序。规则体系通过明确监管责任,为电 力市场运行提供制度保障,避免阻碍全国统一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