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系统

搜索文档
融资1.7亿!小到可以贴身,大到能牵动市场—胰岛素泵的新一轮进化
思宇MedTech· 2025-08-19 11:59
核心观点 - 胰岛素泵行业正从传统大设备向贴片化、轻量化和闭环化转型 Luna Diabetes的A轮融资2360万美元(约1.7亿人民币)将用于推进全球最小胰岛素贴片泵系统的研发 其产品结合全闭环算法 目标覆盖依赖胰岛素笔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 以扩大市场渗透率 [1][3][8] 产品与技术解读 - 贴片泵相比传统胰岛素笔和泵具有轻量化、隐蔽性和易佩戴优势 无需输液管 降低使用障碍 更适合2型患者日常使用 [3][5] - 全闭环系统通过连续血糖监测(CGM)+胰岛素泵+控制算法实现自动化调节 减少人工干预 对1型患者可降低血糖波动风险 对2型患者提升治疗依从性 [7] - Luna差异化在于体积最小化 目标人群扩展至胰岛素笔用户 自研闭环算法为核心竞争力 [8] 资本与产业背景 - 投资方包括Vensana Capital(专注医疗器械和数字健康)、Ascensia Diabetes Care(血糖监测巨头)和瑞士糖尿病基金 资本看好闭环系统在糖尿病整体管理中的潜力 [10] - 全球1型糖尿病患者约8000万 2型患者超过4亿 胰岛素泵在1型患者中渗透率不足40% 2型患者更低 发展中国家受价格和支付政策限制使用率低 [11][13] - 技术突破点在于贴片泵小型化和算法成熟 支付环境改善(医保覆盖)和巨头并购为投资提供退出路径 [13] 商业模式与市场机会 - Luna同时覆盖1型和2型患者 2型患者基数庞大(超4亿) 其中需胰岛素治疗群体远超过1型 贴片泵轻量化和价格可接受将成倍放大市场空间 [11] - 传统泵年使用成本数千美元 贴片泵若成本压缩至略高于胰岛素笔水平 辅以医保报销 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14] - 各国医保政策覆盖程度是关键变量 美国及欧洲部分国家正将泵和CGM纳入支付 发展中国家存在巨大缺口 [15] - 贴片泵轻便性和免输液管设计提升患者依从性 尤其适合工作繁忙需隐蔽管理的2型患者 [16] - 闭环系统算法可靠性是市场准入关键 需满足监管机构对安全性、数据可追溯性和低血糖预警的高要求 [17] 产业化前景 - 若Luna通过临床验证和监管审批 有望打破传统泵厂商格局 在1型市场与Insulet、Medtronic竞争 在2型市场开发蓝海 [18][19] - 糖尿病治疗演进分三阶段:从胰岛素笔与基础监测 到传统泵与半闭环系统 再到贴片化与全闭环系统 推动更大人群应用并创造科研与数据价值 [19]
对话香港大学马毅:“如果相信只靠 Scaling Laws 就能实现 AGI,你该改行了”
晚点LatePost· 2024-06-04 18:05
马毅的学术观点与研究方向 - 马毅认为当前AI大模型仅实现局部记忆功能,本质是数据压缩而非真正智能,知识不等于智能,智能应能自我纠正和发现新知识[4][5][51] - 反对Scaling Laws路线,认为单纯扩大数据、算力和参数规模无法实现AGI,现有模型依赖记忆和统计而非因果推理[16][17][22] - 提出智能的简约与自洽原则:规律表达需简洁高效(简约),预测需与外部世界一致(自洽),引用爱因斯坦名言作为理论依据[52][53][54] 白盒大模型技术路径 - 团队开发白盒框架CRATE,用数学解释深度学习网络的压缩过程,目标提升效率并超越黑盒模型[33][34][35] - CRATE在同等参数下性能接近ViT(如CRATE-L参数77.64M,ImageNet-1K准确率71.3%,ViT-S参数22.05M准确率72.4%),新版本CRATE-α通过编码优化已媲美ViT[41][43][47] - 白盒模型可降低试错成本,训练资源仅为经验方法的1/3-1/4,算子更稳定且可解释[38][39][49] 行业现状与批判 - AI行业存在同质化问题,过度追逐Scaling Laws导致研究趋同,国内投入规模大但创新不足[19][21][22] - 批评AI威胁论是"无知或别有目的",指出当前模型无自主意识,危险论调可能阻碍创新[26][28][29] - 工业界更关注实用效果而非理论突破,学界与工业界算力差距加剧模型效果分化[8][9][10] 商业化与教育实践 - 创立忆生科技推动白盒路线产业化,公司定位"下一代智能系统",聚焦完整记忆和闭环学习[83][84][85] - 在香港大学设计AI通识课程,面向所有专业学生教授计算思想,强调正确理解AI基础[81][82] - 认为资源应投向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中国需建立支持年轻团队的创新机制[94][95][96] 历史视角与跨学科启发 - 梳理AI历史发现理论重复现象,如去噪扩散模型本质是250年前的拉普拉斯方法[69][70] - 借鉴神经科学发现,猴子大脑的低维编码与白盒压缩结构相似,闭环反馈机制受生物智能启发[70][71][72] - 区分科学家与工程师思维,前者追求必要性(简约),后者接受冗余(经验试错)[7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