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型收益策略

搜索文档
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场内流动性持续活跃,全天成交额2.38亿元,居全市场港股红利类产品首位,低利率时代下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新浪财经· 2025-07-08 16:57
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8日收盘,全天成交2.38亿元,在全市场港股红利类产品中排行第一,场内流动性持续活跃 [3] - 今年以来业绩+14.84%,跑赢大部分同类产品,净值不断创新高 [3] - 近2年净值上涨40.36%,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99/2224,居于前4.45% [5]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21.02% [5] - 近1年夏普比率为1.60 [5]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39%,回撤后修复天数为37天 [5] 产品特性与优势 - 产品股息率目前在全市场中保持领先,最新股息率=6.3409%,显著高于当前中国十年国债收益率1.64% [3] - 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 [5] - 近1月跟踪误差为0.052% [5] - 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8.65% [6] - 适合成长偏好的投资者选用做风格的轮动策略或哑铃策略的核心标的 [3] 资金流动与规模 - 最新规模达46.37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4] - 最新份额达44.85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 [4] - 近3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4.29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4.76亿元,日均净流入达1.59亿元 [4] 机构观点与市场环境 - 香港本地激励政策增强配置便利性与市场吸引力,国际环境宽松助推"防御型收益"策略受青睐 [3] - 险资对港股高股息资产青睐明显,63%的机构计划2025年增加港股投资规模 [4] - 险资举牌19次,涉及15家上市公司,其中三分之二为H股标的 [4] - 在利率下行背景下,高股息港股成为"压舱石"资产之一 [4] 历史业绩表现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4.18%,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 [5] - 最长连涨涨幅为3.44%,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4.96% [5]
红利资产有较强配置价值的核心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7-03 14:16
港股红利ETF市场表现 - 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7月3日午盘上涨0.58%,成交金额6.24亿元,换手率14.91% [1] - 全指现金流ETF基金(563830)上涨0.39%,成交金额301.7万元 [1] - 红利低波100ETF(159307)上涨0.10%,成交金额734.2万元 [1] - 港股红利ETF博时今年以来业绩+15.17%,净值创新高,股息率7.5481%,显著高于中国十年国债收益率1.63% [2] 港股红利ETF产品特性 - 港股红利ETF波动率显著低于恒生科技指数,适合成长偏好投资者用于风格轮动或哑铃策略 [2] - 产品具备"高现金回报+低波动"特征,电信、能源、公用事业、金融等成分股行业具有内需导向和盈利稳定性 [5] - 成分股外需依赖度低,在贸易摩擦背景下展现抗压性 [6] 政策与市场环境影响因素 - 香港特区政府下调印花税、优化南向交易机制等政策提升港股流动性和估值修复预期 [3] - 美联储降息周期推动全球资金配置稳定现金流资产,港股红利指数因低波动高分红特性受外资增配 [4] - 地缘风险升温背景下,红利策略的避险属性凸显,吸引防御型资金 [5] 机构观点与配置逻辑 - 华泰证券指出高股息板块短期相对收益承压,但中期配置价值仍在 [6] - 绝对收益资金视角下,股息率与国债利率差仍处高位,美债上行风险强化红利风格相对收益 [7] - 国内政策鼓励分红和中长期资金入市,红利类资产成为制度红利主要受益方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