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防御性布局
icon
搜索文档
调整观望?
第一财经· 2025-11-19 19:28
2025.11. 19 →尾盘反弹"的深V走势: MACD绿柱持续收窄, KDJ指标低位金叉,显示短期超卖反弹信号。 1196家上涨 4173家下跌 涨跌停比 55 35 个股呈普跌格局,局部热点活跃,盘面上,黄金 股走强,水产养殖板块午后拉升,军工装备、保 险、硅能源、美容护理板块表现活跃;海南自贸 区板块调整,燃气、文化传媒、多元金融、房地 产、医药板块跌幅居前。 资金情绪 主力资金净流出 今天你冲了还是撤了? 51 3.0 两市成交额 5万亿元 ▼ 10.39% 两市成交额大幅萎缩,投资者观望情绪浓厚, 早盘集中交易后,午后参与热情大幅下降,资金 采取"速战速决"策略,贵金属、军工、能源金属 成交量显著放大,海南板块、燃气、影视院线成 交量菱缩。 散户资金净流入 机构呈现防御为主、结构性布局特征,谨慎中寻求确定性,重点加仓银行、通信设备、电力和食品饮料,资 金从高估值赛道向低估值板块迁移,电力设备、医药生物成抛售重灾区; 散户观望氛围浓厚, "多看少动"心 态明显,呈"轻指数、重个股"博弈特征,部分资金聚焦于涨停板和热点题材,但整体观望情绪浓厚。 散户情绪 75.85% link 海 足 P 上 证 指 ...
腾讯音乐买下喜马拉雅,却买不到"声音的春天"
36氪· 2025-06-17 08:24
收购交易概述 -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以总价205亿人民币(12.6亿美元现金加不超过5.1986%的腾讯音乐股票)全资收购喜马拉雅 [1] - 创始人余建军通过Xima Holdings Limited持有10.61%股份,套现超过20亿人民币 [2] - 收购消息宣布后,余建军在内部沟通会上泪洒现场,反映其作为创始人的不甘心 [2] 喜马拉雅经营状况 - 2023年平均月活用户达3.03亿,占据25%的在线音频市场份额 [2] - 已连续9个月实现盈利 [3]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58.57亿元、60.61亿元和64.63亿元,增幅不大 [7] - 经调整净利润从2021年亏损7.18亿元改善至2023年盈利2.24亿元 [8] - 2021-2023年全职员工从4342名缩减至2637名,高管降薪50%,研发开支从10.27亿降至9.3亿 [8] 商业模式与挑战 - 收入模式包括订阅、广告、直播和其他创新服务 [6] - 2023年3亿月活用户中付费用户仅1580万,付费率5.3%,低于爱奇艺(20.6%)和腾讯音乐(15.9%) [10] - 会员订阅收入增速从2021年18.9%降至2023年8.4%,付费点播收入连续两年负增长 [11] - 广告收入从2021年14.88亿下滑至2023年14.23亿 [11] - 内容策略选择"大而全"而非"小而精",导致用户粘性不足 [11] 行业对比 - 爱奇艺2022年总营收290亿元,同比下滑5%,但通过削减内容成本20%实现盈利 [12] - 知乎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但全年仍亏损9630万 [13] - 爱奇艺和知乎在未盈利状态下成功上市,而喜马拉雅连续4次IPO失败 [14] - 竞争对手荔枝市值从上市时4.98亿美元跌至804.5万美元 [15] 腾讯音乐的战略考量 - 2025年Q1月活用户同比下滑4%至5.55亿,连续两个季度下滑 [18] - 独家版权优势减弱,汽水音乐月活近1亿,网易云音乐通过淘宝88VIP快速增长 [19][20] - ARPPU四年增长24%至11.4元,但付费墙策略引发用户反弹 [21] - 此前27亿收购懒人听书效果不佳,难以复制Spotify收购Anchor的成功 [22] 整合前景与挑战 - 交易后喜马拉雅保持品牌、运营、团队和战略四个不变 [22] - 腾讯音乐擅长版权采购和流量分发,喜马拉雅依赖1350万UGC创作者,整合难度大 [22] - 会员体系整合困难:腾讯音乐依赖SVIP提升ARPPU,喜马拉雅用户价格敏感 [23] - 潜在协同机会:车载音频场景(已合作60余家车企)和AI内容生产(结合腾讯混元大模型) [24] - 小宇宙等新兴平台通过社区黏性崛起,2024年9月累计收听时长超5亿小时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