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在线音乐
icon
搜索文档
喜马拉雅要靠山,腾讯音乐要希望
创业邦· 2025-07-28 11:05
核心观点 - 喜马拉雅以209亿估值出售给腾讯音乐,相比最后一轮融资估值缩水1/3 [4] - 版权是在线音频平台的核心资产,喜马拉雅拥有行业最大规模资源库但面临高成本压力 [5][8][11] - 在线音频行业存在用户规模与商业效率天花板,喜马拉雅付费率仅11.6%且增长乏力 [14][22][24] - 腾讯音乐通过收购喜马拉雅和懒人听书占据在线音频行业75%市场份额 [40] 版权价值 - 喜马拉雅拥有520万本有声书资源,覆盖47.7%中国畅销书,160万泛娱乐音频及1620万播客内容 [10] - 2014年与德云社开展版权合作,2015年掌握70%有声书改编权 [8] - 2021-2023年内容成本与收入分成占收入超30%,为最大经营支出 [20] - 相比UGC平台荔枝1%付费率,喜马拉雅12%付费率已属行业领先 [14] 商业困境 - 2023年月活3亿(1.3亿移动端+1.7亿物联网),但付费率从2021年12%降至11.6% [18][22] - 订阅收入增速从2021年57.1%暴跌至2023年8.5% [24] - 广告收入50%依赖开屏广告,音频内容广告占比不足3% [24] - 5年累计亏损超30亿,通过裁员40%与高管降薪50%勉强盈利 [19][20] 行业对比 - 腾讯音乐2024年1.2亿付费用户贡献152亿订阅收入,付费率21.76% [32][34] - 懒人听书因《庆余年》等IP被腾讯27亿收购,估值达荔枝50倍 [15] - 音乐流媒体付费习惯成熟,Spotify付费率达喜马拉雅4倍 [34][36] - 喜马拉雅用户日均使用时长130分钟,但受限于通勤场景 [22] 市场格局 - 收购完成后腾讯音乐控制喜马拉雅(45.52%份额)和懒人听书(29.76%份额) [40] - 腾讯音乐曾运营企鹅FM失败,8年仅获200万月活 [40] - 网易云音乐因周杰伦版权纠纷赔偿腾讯85万,反映版权争夺激烈 [26][29]
喜马拉雅要靠山,腾讯音乐要希望
36氪· 2025-07-27 17:33
核心观点 - 喜马拉雅以209亿估值出售给腾讯音乐,相比最后一轮融资估值缩水1/3,反映出在线音频行业面临版权成本高、商业效率低的困境 [4] - 版权是在线音频平台的核心资产,喜马拉雅拥有行业最大规模的内容资源库,包括520万本有声书、160万泛娱乐音频、1620万播客和1440万知识付费内容 [9][10] - 在线音频行业用户规模和商业效率存在明显天花板,喜马拉雅3亿月活中1.7亿来自物联网设备,付费率仅11.6%,订阅收入增速从2021年的57.1%下滑至2023年的8.5% [18][24][27] - 相比在线音乐行业,在线音频缺乏广泛的受众群体和成熟的商业机制,导致版权投资回报率较低 [36][39][44] 行业格局 - 喜马拉雅市场份额达45.52%,收购懒人听书(29.76%市场份额)后,腾讯音乐将控制在线音频行业大半江山 [48] - 腾讯音乐此前尝试发展企鹅FM但失败,最终选择通过收购进入在线音频市场 [48] - 在线音乐行业版权竞争激烈,腾讯音乐曾占据中国音乐版权市场90%份额,即使解除独家版权后仍保留少数头部独家版权 [32][33] 商业模式 - 喜马拉雅收入结构中订阅收入贡献过半,广告收入占比较小且主要来自开屏广告,音频内容广告占比不足3% [10][28] - 内容成本占收入比超过30%,包括收入分成和内容采购两大支出 [21] - 为控制成本,公司裁减四成员工、高管降薪一半,但未削减版权投入 [22] 用户数据 - 喜马拉雅2023年全平台月活突破3亿(1.3亿移动端+1.7亿物联网及第三方平台),人均使用时长130分钟 [18][24] - 移动端付费率从2021年的12%下滑至2023年的11.6%,远低于腾讯音乐21.76%的付费率 [14][39] - 典型热门内容如《郭德纲30年相声精选》完播人数400万,远低于周杰伦新歌1.5亿的播放量 [37][38] 版权战略 - 喜马拉雅2014年起与德云社合作,2015年获得阅文战略投资后掌握70%有声书改编权 [7][8] - 版权协议陆续到期后续签成本可能高出数倍,构成重大经营压力 [28] - 缺乏类似《甄嬛传》的爆款内容,未能实现高投资回报 [23]
喜马拉雅要靠山,腾讯音乐要希望
远川研究所· 2025-07-24 17:53
核心观点 - 喜马拉雅以209亿元估值出售给腾讯音乐,相比最后一轮融资300亿元估值缩水1/3 [1][2] - 版权是喜马拉雅最核心的资产,但高昂的版权成本和有限的商业化能力导致其长期亏损 [5][24][26] - 在线音频行业面临用户规模和商业效率的天花板,喜马拉雅的经营指标已接近触顶 [29][32][34] -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后,将占据在线音频行业45 52%的市场份额,但行业前景仍存疑 [64][65] 估值与行业对比 - 喜马拉雅最终出售价格209亿元,相当于7个知乎、8个Keep、11个斗鱼的估值 [2] - 公司5年累计亏损超30亿元,4次冲击上市未果 [2] - 2023年月活用户突破3亿(1 3亿移动端+1 7亿物联网及第三方平台用户),与小红书、B站相当 [22] - 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130分钟,超过抖音 [22] 版权资产分析 - 拥有行业最大规模内容库:520万本有声书(覆盖47 7%畅销书)、160万泛娱乐音频、1620万播客、1440万知识付费课程 [11][12] - 2014年起与德云社合作,2015年掌握70%有声书改编权,2016年《好好说话》单日销售额500万元 [8][9][10] - 2021-2023年订阅收入占比过半,广告收入中开屏广告占50%,音频内广告不足3% [13][36] - 内容成本+收入分成占收入超30%,是最大经营支出 [26] 商业化困境 - 付费率从12%下滑至11 6%,订阅收入增速从57 1%降至8 5% [17][35] - 物联网用户占比达57%,主要依赖被动收听场景 [31] - 缺乏《甄嬛传》式爆款内容,音频广告植入效率远低于视频 [28][36] - 2022年《郭德纲30年相声精选》完播人数400万,同期周杰伦新歌MV 8小时播放量1 5亿 [51][52] 行业竞争格局 - 腾讯音乐收购懒人听书(市场份额29 76%)后,与喜马拉雅(45 52%)形成垄断 [64] - 在线音乐行业付费率21 76%(腾讯音乐),是喜马拉雅的近2倍 [53] - 音乐版权市场90%份额曾由腾讯音乐掌控,周杰伦版权纠纷导致网易云赔偿85万元 [44][46] - 虾米音乐因"版权获取不足"关停,印证版权决定行业生死 [47][48] 赛道局限性 - 音频用户时长受通勤时间限制,难以通过内容质量突破 [33] - 缺乏成熟付费机制,有声书行业未经历类似唱片业向流媒体的转型 [56][58] - 腾讯音乐旗下企鹅FM运营8年月活仅200万,最终停运 [62] - 行业整体面临"值钱不赚钱"悖论,版权续约成本可能数倍增长 [38][60]
继续布局AI应用及高景气的文娱IP消费
开源证券· 2025-07-22 22: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游戏、音乐、演唱会、国漫延续高景气,建议继续布局高景气的文娱 IP 消费,AI 应用领域大模型升级或助推商业化,建议布局相关 AI 应用 [4][5] 行业数据综述 - 游戏方面,《三角洲行动》获内地 iOS 免费榜第一,《王者荣耀》获内地 iOS 畅销榜第一,《无畏契约:源能行动》为 TapTap 安卓和 iOS 预约榜第一 [12] - 电影方面,《侏罗纪世界:重生》获得周票房冠军,《长安的荔枝》为当周票房第一 [12][22] - 网播剧《朝雪录》表现良好,网播综艺《喜剧之王单口季第 2 季》表现良好,抖音卡牌爆款榜《喝酒之奕金铲铲卡牌》领先 [24][25][27] 行业新闻综述 AIGC - OpenAI 发布 ChatGPT Agent,亚马逊云科技发布全栈 AgentAI 解决方案,马斯克 Grok 上线交互式 AI 伴侣功能,AI 乐队引发音乐产业争议 [28][29][30] 游戏 - BW 展会二次元浓度稀释,泛圈层化趋势明显,6 月 SLG 赛道竞争激烈,腾讯《彩虹六号》国服 2026 年春测试,《三国:天下归心》7 月 23 日开启测试 [31][32][33][34] 公告总结 - 完美世界、ST 华通、游族网络、万达电影等公司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多数公司业绩实现增长或扭亏为盈 [34][35][36][37] 板块行情综述 - A 股传媒板块 2025 年第 29 周表现弱于上证综指等指数,影视板块表现最好,游戏板块表现最差 [41] - A 股传媒互联网个股中世纪天鸿涨幅最大,紫天科技跌幅最大;美股新氧涨幅最大,BTC DIGITAL 跌幅最大;港股阿里影业涨幅最大,宇华教育跌幅最大 [41][42][45][47]
腾讯音乐20250721
2025-07-21 22:26
纪要涉及的公司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成立于 2016 年,由腾讯与中国音乐集团(CNC)合并而成 [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发展历程与战略合作**:发展分三阶段,2016 - 2017 年与环球音乐和 Spotify 合作;2018 - 2020 年拥有大部分独家核心版权并与多方合作;2021 年至今独家版权概念消失但仍掌握超 90%核心版权资源;2025 年 5 月收购 SM 娱乐股份成第二大股东,交易金额约 12.9 亿元 [3] - **核心业务**:在线音乐服务 2024 年占比 75%,涵盖会员订阅等收入;社交娱乐服务占比约 25%,包括直播打赏等收入 [5] - **粉丝经济新动作**:2025 年 6 月 30 日 QQ 音乐上线 Bubble 产品,为艺人与粉丝沟通,首批上线 SM 和 JYP 旗下顶流艺人 [6] - **业绩表现**:2024 年在线音乐订阅收入 152 亿元,同比增 26%,毛利率从 35%升至 42%;预计 2025 - 2026 年社交娱乐服务收入企稳回升 [7] - **用户情况**:截至 2024 年底月活用户 5.56 亿,曲库 2.6 亿首;2024 年 Q4 付费用户 1.21 亿,付费率 21.8%,全球市场份额 14%,有增长空间 [2][8][9] - **产品生态与商业模式**:采用免费加广告加订阅模式转化免费用户;收购喜马拉雅股份结合阅文 IP 扩展长音频市场 [10] - **硬件生态拓展**:依托微信、QQ 社交优势打造“音乐 + 社交 + UGC”闭环;与智能硬件厂商合作,与车企合作车机版,车载用户日均播放时长超移动端 15% [11][12] - **提升用户付费心智和市场份额**:后版权时代动态调整付费内容比例和折扣吸引新会员;2025 年一季度 ARPU 值提至 11.4 元,缩减折扣,分层会员机制吸收高质量会员 [13] - **未来发展目标**:未来两到三年将 ARPU 提至 13 - 15 元,占据在线音乐市场约 70%份额,主打高质量用户群体 [14] - **创新技术举措**:在 AIGC 领域算法推荐、内容创作和用户体验优化;自研琴乐大模型压缩成本;打造虚拟偶像演唱会等创新产品 [4][15] - **2025 年业绩预期**:预计全年收入 310 亿元,在线音乐增速 16%,社交娱乐降 12%;毛利率升至 45%,正常归母净利润 89 亿元,对应市盈率约 26 倍;ARPU 值预计增 1.1 - 1.2 元 [4][16] - **投资建议**:看好发展前景,相关衍生业务将推进,建议投资者关注 [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内长视频平台腾讯视频和爱奇艺 ARPU 值分别达 16 元和 18 元,比在线音乐平台高约两倍,腾讯音乐通过提供 SVIP 权益提升高价值用户商业化价值,目前 SVIP 会员体量超 1000 万人 [13] - 演唱会及线上线下偏情绪价值消费成核心趋势,高质量年轻用户愿为提升生活体验及情感价值陪伴消费 [16]
摩根士丹利:我们学到了什么以及接下来什么最重要为什么扩散模型可能模糊科技vs媒体的时间花费界限
摩根· 2025-07-19 22: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通用人工智能推动媒体行业发展,高质量内容更受青睐,创意与讲故事民主化,大公司可根据用户喜好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优质内容,提升盈利能力并可能催生新商业模式 [4][9] - 更长视频工具对观看时长有积极影响,扩大潜在市场空间,投资者应关注长视频内容对用户参与度和平台盈利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公司市场策略 [4][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通用人工智能在媒体行业的应用变化 - 内容创作方面,可显著降低制作成本,预计减少 10%到 30%的电影和电视剧制作成本 [3] - 内容分发方面,个性化和内容策展功能提升用户体验,但需解决共同体验缺失问题,发现和推荐功能至关重要 [3] - 内容变现方面,通过更好的广告变现和更高的用户参与度带来定价优势,可能出现新商业模式 [3] Netflix 和 Spotify 利用通用人工智能实现增长情况 - 未来五年内,Netflix 和 Spotify 营收增长可达个位数到两位数,利润率也会扩张 [1][5] - Netflix 利用通用人工智能提高从剧本创作到视觉特效等各环节效率,降低制作成本并提高利润率 [1][5] - Spotify 通过“单一应用程序”理念,将音乐业务扩展到播客、有声读物等领域并尝试涉足视频领域,利用 AI 产品提高用户参与度推动收入增长 [1][5] YouTube 与 Netflix 在用户参与度上的表现 - YouTube 用户参与度每月小幅上升,成为美国最大视频平台之一,通过提供各种优质内容吸引观众增加观看时长 [1][6] - Netflix 在美国市场表现相对平稳,继续专注竞标分发自己的原创内容保持竞争优势 [6] Meta(Facebook)利用视频增长势头情况 - Meta 旗下平台超 50%的时间花在视频上,获得良好视频增长势头 [2][7] - 推出新模型帮助广告主制作更个性化、更精准的视频广告,提高转化率 [2][7] - 分析用户喜好数据,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内容,提高观众参与度 [2][8]
网易云音乐(9899.HK):社区生态护城河稳固 付费指标上升空间充足
格隆汇· 2025-07-19 19:11
公司核心战略 - 以"音乐社区+技术赋能"为核心深耕垂类,构建在线音乐平台差异化优势 [1] - 在后版权时代积极扩张优质音乐内容资源,聚焦年轻化群体 [1] - 通过"每日推荐"算法满足多元化用户需求,引入乐评、UGC歌单构建独特社区生态 [1] - 与阿里88VIP合作深化电商+音乐场景联动加速破圈 [1] - 2022年开始与SM、YG等海外版权方推进合作打造差异化优势 [1] 业务表现与增长驱动 - 2024年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3.1%至53.55亿元,占总收入67.35% [2] - 会员订阅收入同比上升22.2%至44.59亿元 [2] - 截至2023年底付费用户数达4412万,MAU达2.06亿,付费率21.4% [2] - 单付费用户月均收入6.9元 [2] - 通过分层会员提供差异化权益推动优质用户转化 [2] 竞争优势与增长潜力 - 拥有1.5亿首正版曲库,77.3万独立音乐人,原创音乐播放量达3500亿 [3] - 用户日均产出超百万条UGC评论,日活/月活比例稳定在30%以上 [3] - ARPPU值显著低于业内水平,单用户价值挖掘存在明显提升空间 [3] - 聚焦消费潜力较强的年轻群体,深化"差异化内容+专属权益+跨场景联动" [3] 财务预测 - 预期2025-2027年营业收入有望达到82.37/88.32/96.63亿元 [4] - 预期2025-2027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9.23/22.22/24.59亿元 [4] - 对应PE分别为30/26/24x [4]
网易云音乐(09899):社区生态护城河稳固,付费指标上升空间充足
招商证券· 2025-07-18 20: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网易云音乐(09899.HK),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1][6][7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网易云音乐以“音乐社区 + 技术赋能”为核心深耕垂类,构建在线音乐平台差异化优势,后版权时代积极扩张版权资源,聚焦付费潜力较强的年轻群体,ARPU值低于行业水平,上升潜力充足,在AI等创新技术驱动及会员权益持续优化下,有望实现付费率及ARPU值进一步上升 [1][6] - 预期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有望达到82.37/88.32/96.63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9.23/22.22/24.59亿元,对应PE分别为30/26/24x [6][7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权架构稳定,创新体验下的另辟蹊径破局之路 - 网易云音乐2013年由网易推出,在版权竞争激烈环境中,聚焦用户体验与社交创新,以“音乐社交 + 个性化推荐”开启差异化竞争,通过“每日推荐”算法和乐评、UGC歌单功能吸引大量用户 [12] - 公司发展历经初创探索、生态布局、稳步扩张三阶段,2015年用户规模破亿,2021年登陆港交所,2022年与海外版权方合作强化曲库 [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网易持股比例达59.54%,确保战略决策稳定,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等多元资本协同助力发展 [17] 核心业务:在线音乐业务为核心,构建年轻化社区 - 在线音乐业务以原创内容资源为基石,拥有超1.5亿首正版曲库,与国际三大唱片公司合作,注册独立音乐人超77.3万名,创作孵化能力强 [20][22] - 社交娱乐业务收入源于直播服务和社交应用,直播服务用户打赏、社交应用用户购买会员及虚拟物品实现变现 [25] - 全场景产品矩阵覆盖,以流媒体平台为核心,拓展车载音乐场景、布局社交产品、打造线下音乐节等活动,实现全链条覆盖,强化用户粘性 [28] 渠道合作叠加权益优化,会员体系完善支撑订阅收入增长加速 - 2020 - 2024年网易云音乐整体业绩呈增长态势,2024年营业收入回升至79.50亿元,同比增长1.06%,经调整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上升107% [30] - 在线音乐服务收入稳步上涨,2024年达53.55亿元,同比增长23.1%,会员订阅收入同比增长22.2%;社交娱乐服务及其他收入在2022年达巅峰后逐年下降,公司调整策略优化成本结构 [30] - 2020年与阿里88VIP合作,为付费会员转化加速助力,2020年底到2023年底,在线音乐付费会员数从1600万增长至4400万,付费率从8.8%上升至21.4% [37] - 采用分层会员模式,为黑胶SVIP提供丰富权益,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推动优质用户转化,2024年会员订阅收入增长得益于会员规模增长 [37] 社区生态构筑独特壁垒,ARPU值上升空间充足 - 全球录制音乐市场规模增长,中国在线音乐市场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国内版权市场分散,平台议价主动权强,未来版税分成体系有望向平台倾斜 [41][47] - 中国在线音乐市场用户增速趋缓,Z世代成消费主力,网易云音乐90%活跃用户为90、00后,付费率行业领先,通过多种渠道扩大付费会员基数 [52] - 网易云音乐依托“石头计划”“云梯计划”打造原创孵化体系,注册独立音乐人超77.3万,原创音乐播放量达3500亿,实现“小众文化破圈” [54] - 网易云音乐以“乐评文化”为起点打造音乐社区,用户日均产出超百万条UGC评论,日均互动量超1.2亿次,日活/月活比例稳定在30%以上 [59] - 截至2023年,网易云音乐ARPU为6.9元,低于腾讯音乐、Spotify等平台,但付费率达21.4%,处于国内平台领先地位,后续ARPU值上升空间充足 [63] - 全球音乐流媒体平台纷纷提价,国内用户付费心智及意愿改善,网易云音乐在用户生态、内容生态、会员价值等方面存在优势,有望迎来付费上升周期 [63][69] - 网易云音乐接入DeepSeek - R1大模型后,“空耳歌词识别”“智能DJ”等功能提升交互体验,“AI奇遇”社交场景升级,推动社交功能向深度“情感交互”转变 [72] - AI工具“网易天音”支持一键生成歌词、编曲,网易云音乐・X Studio可生成专业级AI演唱干声,播客生成工具和对谈播客工具提升长音频内容生态 [73] 盈利预测 - 预期2025 - 2027年公司在线音乐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16%、14%、13%,主要来自付费会员规模上升和ARPU值提升 [76] - 预计2025 - 2027年社交娱乐及其他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 - 22%、 - 12%、 - 5% [77] - 预期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有望达到82.37/88.32/96.63亿元,毛利率逐步上升至35.5%/37.2%/38.2%,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9.23/22.22/24.59亿元,对应PE分别为30/26/24x [77]
继续布局游戏、音乐、AI虚拟社交及线下文娱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传媒互联网(包含游戏、在线音乐、AI内容创作、线下文娱消费等细分领域) - **公司**:网易音乐、腾讯音乐、Spotify、凯因网络、星动公司、友谊时光、巨人网络、巨星传奇、上海电影、中文在线、恒电影、世信、富来海、中国如意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游戏行业 - **核心观点**:游戏行业景气向上周期明确,短期震荡调整正常,看好其未来长期空间 - **论据**: - **供需共振**:2022 - 2023年行业开始复苏,2024 - 2025年有望加速,满足年轻人情绪消费需求,具备新消费特征 [3][4][5] - **版号与竞争格局**:充足版号供给使产品排期丰富,二线三线厂商产品成功率提升 [6][7] - **出海拓展**:游戏出海在成熟和新兴市场打开成长空间,端游复兴份额有望提升 [9] - **AI赋能**:AI带动游戏边界拓展,扩大受众群体,驱动长期成长 [10][12] - **暑期旺季**:暑期带来增量用户和市场,新游上线和老游更新创造需求 [13] - **估值优势**:当前A股游戏公司估值普遍在20 - 25倍,下半年有望更低,相比历史估值有优势 [17][18] 在线音乐行业 - **核心观点**:在线音乐赛道有长期成长性和量价齐升逻辑,看好网易音乐未来发展 - **论据**: - **行业特点**:全球在线音乐赛道有典型的量价齐升逻辑,内容消费可基于多年版权积累,与视频网站不同 [21][23] - **用户增长**:网易音乐MAU、付费用户和付费率持续提升,通过吸引版权、拓展校园会员和车载终端等方式有望进一步增长 [25][26] - **付费提升**:公司预留UP提升空间,未来量价提升有望驱动收入增长 [27] - **成本优化**:独家版权模式终结后版权成本持续优化,带动毛利率提升 [27] - **估值修复**:相比Spotify,国内在线音乐公司估值便宜,网易音乐25年估值不到30倍,未来估值有望修复 [28] AI应用领域 - **核心观点**:AI赋能多个领域,虚拟社交和玩具潮玩值得重点关注 - **论据**: - **多模态竞争**:全球AI大模型在多模态和推理能力上竞争加剧,国内相关模型不断涌现 [31] - **虚拟社交**:凯因网络投资的EVE测试效果不错,未来上线有望带动AI虚拟陪伴应用商业化爆发 [10][32] - **玩具潮玩**:凯因网络、奥飞娱乐、汤姆猫等公司在AI玩具和潮玩领域有布局 [33] 线下文娱消费领域 - **核心观点**:暑期线下文娱消费热度高,相关领域值得关注 - **论据**: - **演唱会**:暑期演唱会与文旅结合,观众数量增多,拉动周边消费,周杰伦入驻抖音有望带动相关增长 [34] - **电影**:本周五三部电影受关注,猫眼想看人数上涨,有望成为票房引爆点,拉动电影板块 [37][38] - **展会**:8月初ChinaJoy等展会有望拉动线下观展收入和二次元IP周边销售 [4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TAPTAP2025游戏发布会**:发布50款新游,首次发布PC端游戏,TapTap PC端有望成为端游分发渠道和买账平台,打开广告商业化空间 [14][15] - **友谊时光游戏更新**:爆炒萌厨游戏7月14日迎来版本更新,结合暑期旺季有望带来用户和流水增量 [16] - **AI在在线音乐的应用**:AI赋能在线音乐平台,兴起创作者经济,提升平台社区粘性 [29]
腾讯音乐两个动作,价值300亿美元
和讯· 2025-07-11 18:00
腾讯音乐市值与市场地位 - 公司市值突破300亿美元,首次进入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TOP10 [3] - 旗下拥有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和全民K歌四大产品矩阵,市场份额领先 [3] - 月活跃用户达5.55亿,但连续多个季度流失,一季度环比减少100万 [3] 增长乏力与战略调整 - 面临用户增长趋缓、收入动能不足的双重压力 [3] - 通过收购头部音频平台(如喜马拉雅)和拓展韩娱资源应对增长瓶颈 [3][5] - 收购喜马拉雅预计总额近28亿美元,整合其60.5%的市场份额(按收听时长统计) [5][6] 长音频生态布局 - 收购喜马拉雅旨在整合其有声书库、播客矩阵和知识付费内容,构建“音乐+长音频”全场景布局 [5][8] - 此前已推出“酷我畅听”APP并收购懒人听书,与阅文集团合作 [8] - 2025年与南派三叔合作的《盗墓笔记》成为平台内最快播放破千万的有声剧专辑 [8] 韩流市场拓展 - 中国成为K-POP重要市场,2024年K-POP专辑对中国出口同比增长76.4%,达5979万美元 [10] - 公司通过资本运作持有YG娱乐、Kakao集团股份,并收购SM娱乐10%股份 [11] - 引入韩国粉丝互动应用Bubble,订阅费28元/月,首批引入SM、JYP等旗下100多位艺人 [12][13] 竞争环境与挑战 - 独家版权时代终结,行业从版权竞争转向多元化音乐娱乐生态 [5] - 字节系番茄小说采用“免费+广告”模式,年广告收入预估300亿-400亿元,对行业形成压力 [7] - 部分用户对Bubble的付费模式提出质疑,认为28元月费过高且存在“饭圈收割”争议 [14]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计划通过情感社交和网络文学矩阵寻找新增长点,但长期变现仍需观察 [16] - 重点布局书籍、网络文学及儿童相关内容,与音乐内容形成互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