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排涝

搜索文档
小流域治理也不能忘了防洪
中国环境报· 2025-07-11 14:42
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汛期防洪工作 当前存在的问题 - 个别地区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忽视汛期防洪工作 不认真开展流域生态环境修复 不建设防范山洪灾害的工程设施 [1] - 随意改变河道形状及水流状态 在河道上、急流处建设影响泄洪的旅游设施 导致安全隐患增加 [1] 汛期防洪的重要性 - 汛期防洪是综合性、系统性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 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治理项目的长期稳定性 [1] - 必须将汛期防洪纳入整体规划 并在实施过程中高度重视和科学部署 [1] 综合治理措施 - 汛期防洪应与水利执法、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措施有机结合 [1] - 依法打击破坏河道稳定的行为 确保流域行洪通畅安全 [1] - 营造护坡林带稳固山体 减缓地表径流 修建蓄水池和小型水库调节洪峰 储存雨水资源 [1] - 结合植被恢复、土地整治等手段 降低洪水风险 增强流域调蓄能力和生态韧性 [1] 防洪工程体系建设 - 小流域地形起伏大、地表覆盖不均 降雨后汇流速度快 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2] - 应结合自然地理特征和历史水文资料 因地制宜布设排水沟渠、拦洪堤坝、导流渠等设施 [2] - 在城镇等沿岸重要保护目标附近修建淤地坝、沉沙塘 拦截山洪泥沙 稳固河床 [2] 监测预警与应急能力 - 加快建立和完善雨情、水情、灾情的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 提高信息采集、传输与分析时效性 [2] - 加强应急演练和公众防灾意识教育 提升基层组织和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2] 制度与科技支撑 - 建立健全小流域管理的法规体系和责任机制 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主体的防洪职责 [3] -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如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GIS)、人工智能预测模型 提升防洪决策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3] - 对重点区域、关键节点进行动态监控和风险评估 及时发现并整治潜在隐患 [3]
城西南排工程迎来关键节点 “先行号”盾构机成功始发
杭州日报· 2025-07-01 10:42
工程进展 - 杭州城西九曲洋港进水口施工现场首台盾构机"先行号"在地下60米深处顺利始发,标志着城西南排工程正式进入隧洞掘进阶段 [1] - "先行号"盾构机全长约90米,总重量约2500吨,开挖直径达12.1米,最小转弯半径400米,承担5公里地下隧洞掘进任务 [1] - 市水务集团用88天完成12000多个零部件组装,3月31日首个部件下井,6月27日通过专家验收 [1] 技术细节 - 盾构机组装调试阶段采用"双螺旋激光校准系统",轴线偏差控制在±5厘米内 [1] - 后续施工将依托数字孪生系统实现"零距离"智能管控,通过实时数据传输监控掘进过程 [1] 工程意义 - 城西南排工程是补齐杭州城西防洪排涝短板、保障城西科创大走廊水安全的关键基础设施 [2] - 工程建成后防洪排涝标准将从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 [2] 其他标段进展 - 南湖进水口和闲林港进水口推进竖井开挖 [2] - 顾家桥港进水口进行隧洞始发段衬砌施工 [2] - 留下河进水口实施竖井井壁固结灌浆施工 [2] - 九溪出水口开展净水设施、堤防、反向引水箱涵灌注桩施工 [2] - 下一步计划年内实现顾家桥、闲林港盾构机下井 [2]
三乡水浸追踪:大涌口泵站2028年完工,有望缓解内涝积水
南方都市报· 2025-06-18 23:25
三乡镇水患问题分析 - 三乡镇遭遇百年一遇暴雨,最大3小时雨量达214毫米,局部水深齐腰 [1] - 三乡地处"锅底"地形,93平方公里面积承载130平方公里集雨面积,需承接五桂山、珠海来水 [3] - 排水依赖单一渠道茅湾涌,50多条内河涌泄洪能力有限,本轮暴雨遇天文大潮加剧积水 [3] 水利工程建设进展 - 茅湾涌防洪排涝工程总投资40.62亿元,分四期建设,预计2028年全面完工 [4][6] - 一期中珠排洪渠扩建和乌石蓄洪湖基本完工,二期茅湾涌拓宽整治完成河道拓宽 [4] - 三期大涌口泵站建设中,四期谷都截洪沟完成平岚节制闸建设 [4] 工程防洪成效 - 形成"上截-中蓄-下排"立体防御体系,本轮暴雨减少600万立方米水量 [4][5] - 中心蓄洪湖蓄水130万立方米,乌石蓄洪湖蓄水60万立方米,总容量300万方 [5] - 对比2021年降雨,本次水位下降30厘米,退水时间从15小时缩短至5小时 [5] 企业及社区受益情况 - 辰元纺织科技公司今年未受积水影响,去年积水达10厘米 [8] - 新圩村积水从胸口降至脚踝,退水时间从2天缩短至半天 [8] - 乌石村钓虾场保住10多万元设备,往年汛期必遭倒灌 [6] 应急管理措施 - 暴雨预警后转移62人,处置警情9宗,救援10名群众 [13] - 地下车库水浸数量从7个降至1个,受灾车辆从5072辆减至1427辆 [15]
北京温榆河生态治理工程鲁疃辛堡两闸即将通水
水利部网站· 2025-05-27 14:30
温榆河生态治理工程进展 - 鲁疃闸和辛堡闸即将拆除围堰实现通水 标志着两闸主体工程及金属结构设备安装调试全面完工 [1] - 两闸是区域防洪排涝体系的关键节点 通水后可保障汛期河道行洪安全并提升水资源调控能力 [1] - 温榆河生态治理工程位于温榆河干流中游 北起京承高速南至京密路 全长约10.1公里 全部位于温榆河公园范围内 [1] 工程建设内容与意义 - 工程被列入北京市政府2024年、2025年重点工程和灾后重建项目 建设内容包括防洪工程、水生态修复、景观绿化、慢行道路等 [1] - 鲁疃闸设3孔闸门 辛堡闸设7孔闸门 共计10孔闸门已完成电机、空载、负载试运行 每孔闸门启闭2至3次验证运行稳定性 [2] - 两闸通水后将强化水资源调度与生态补水功能 对保障沿线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防洪体系与规划 - 温榆河公园是北京市防洪排涝规划重要滞洪区 属于北运河流域防洪体系中"上蓄"的关键滞洪空间 [3] - 按照北运河流域100年一遇防洪格局 温榆河公园与下游三大枢纽联合调度 可保证城市副中心100年一遇防洪安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