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土保持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建工旗下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被罚20万元
齐鲁晚报· 2025-09-07 20:48
公司违规事件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因未按设计要求和水土保持方案采取防治措施被深圳市龙岗区水务局罚款20万元 [1] - 公司作为深圳工业软件园边坡绿地综合改造提升工程项目施工单位 未落实方案要求的临时排水沟857米、I/II型沉沙池5座、土袋拦挡128立方米、土工布覆盖15200平方米及表土剥离2800立方米等开挖边坡区措施 [2] - 回填边坡区未按方案设置临时排水沟253米、I型沉沙池2座、土袋拦挡96立方米、土工布覆盖6600平方米及泥浆池1座等防护设施 [2] - 2025年5月23日检查发现沉沙池未投入使用 现场缺失I型沉沙池和土袋拦挡等关键防护措施 [2] 公司背景 - 公司注册资金8亿元 主营桥梁高架、轨道交通、公路隧道、管道工程、深基础工程、水工港口及房屋建筑等工程领域 [3] - 系上海建工(600170)全资子公司 始创于1919年 前身为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及上海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3] 处罚依据 - 违法行为依据《深圳经济特区水土保持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认定 处罚依据该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 [2] - 因在责令改正期间主动完成整改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第(一)项从轻处罚情形 [2]
“十四五”我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超28万平方公里
央视网· 2025-08-30 21:54
水土流失治理成效 - "十四五"以来全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8.17万平方公里[1] -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54万平方公里[3] - "三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9万平方公里[3] 重点区域治理成果 - 丹江口库区截至2024年底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06平方公里[4] - 东北黑土区治理侵蚀沟3.3万条[6] - 全国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2119条[6] 工程效益与生态价值 - 淤地坝新增拦截入黄泥沙能力6.87亿吨[3] - 小流域生态产品转化交易60余单[6] - 生态产品交易金额近30亿元[6]
“十四五”以来 我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超二十八万平方公里
人民日报· 2025-08-29 05:45
水土流失治理成效 -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从2020年269.27万平方公里降至2024年260.19万平方公里 减少9.08万平方公里[1] - 水土保持率从2020年71.85%提升至2024年72.83% 增长0.98个百分点[1] - "十四五"以来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8.17万平方公里[1] 区域治理进展 - 黄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万平方公里 建设淤地坝和拦沙坝2637座 除险加固病险淤地坝3090座[1]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从2020年23.42万平方公里降至2024年21.88万平方公里 减少1.54万平方公里[1] - 东北黑土区治理侵蚀沟3.3万条 探索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指标交易[2] 重点区域治理成果 -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06平方公里[2] - "三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9万平方公里 新增淤地坝拦截入黄泥沙能力6.87亿吨[2] - 2023-2024年"三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41万平方公里[2]
“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超28万平方公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8 14:45
水土保持治理成效 - "十四五"以来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8.17万平方公里[2] - 2024年底全国水土保持率提升至72.83%[10] 黄河流域治理进展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从2020年23.42万平方公里降至2024年21.88万平方公里[4] - 三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9万平方公里[4] - 新增淤地坝拦截入黄泥沙能力6.87亿吨[4] 南水北调水源区治理 - 丹江口库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06平方公里[6] - 水库水质长期稳定地表水Ⅱ类及以上[8] - 十年累计向北方输水超730亿立方米[8] 东北黑土区治理 - 治理侵蚀沟3.3万条[8] -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2119条[8]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 地方开展小流域生态产品转化交易60余单[8] - 交易金额近30亿元[8]
“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超28万平方公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8 08:26
水土保持治理成效 - "十四五"以来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8.17万平方公里[1] - 水土保持率提升至72.83%[2] - 人为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2] 黄河流域治理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从2020年23.42万平方公里降至2024年21.88万平方公里[1] - 三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9万平方公里[1] - 新增淤地坝拦截入黄泥沙能力6.87亿吨[1] 丹江口库区治理 - 截至2024年底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06平方公里[1] - 形成"自然修复、综合治理、生态缓冲"小流域治理技术路线[1] - 丹江口水库水质长期稳定地表水Ⅱ类及以上[1] - 十年累计向北方送水超730亿立方米[1] 东北黑土区治理 - 截至2024年底治理侵蚀沟3.3万条[2] -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2119条[2] - 开展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指标交易[2] 生态产品转化 - 地方开展小流域生态产品转化交易60余单[2] - 交易金额近30亿元[2]
邢善萍在宝鸡市调研乡村全面振兴工作
陕西日报· 2025-08-22 08:32
调研行程与重点考察 - 8月20日至21日省委副书记邢善萍在宝鸡市调研乡村全面振兴工作 [1] - 考察凤县革命纪念馆和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 强调红色文化育人作用及文旅融合 [1] - 走访凤县国安寺村林麝养殖基地和太白县绿蕾农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关注种养技术及市场拓展 [1] - 调研太白县白云村美丽庭院建设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 [1] - 察看翠矶山水土保持示范园水土流失治理 强调生态保护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 [1] 乡村振兴工作部署 - 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 [1] - 落实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部署 推进乡村五大振兴 [1] - 立足资源禀赋强化科技支撑 持续做大做强富民产业 [1] - 发挥妇联组织和妇女作用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 - 扎实推进巩固衔接工作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2] 问题整改与作风建设 - 抓好反馈和自查问题整改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 - 常态长效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2] - 以优良作风和昂扬状态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
四水映绿 豫见两山丨石缝“绣”绿成金山
河南日报· 2025-08-17 07:33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 小草峪小流域森林覆盖率从不足20%提升至58%,宜林宜草面积占比70%以上 [7][8] - 年侵蚀模数从4000吨每平方公里降至年拦蓄泥沙3.2万吨,有效减少流入丹江口水库的泥沙量 [4][8] - 10余年累计建成80多处小型水保工程,包括蓄水池、拦沙坝、谷坊坝等,形成8800亩水保林和3000亩经济林 [5][7] 生态经济转化成果 - 2024年完成河南省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1万吨碳汇以30万元成交,2013-2020年累计碳汇量达33706吨 [6][8] - 石榴产业带动周边3个村子300人就业,建档立卡户50户,务工家庭年均增收超2万元 [6] - 近五年水源涵养、旅游康养等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达186万元,村民人均来自水保产业收入超800元 [6][7] 产业联动发展 - 生态改善催生农家乐产业,丹栖云畔度假村从4间房扩展到30多间,节假日入住率超80%,带动村里四五十家农家乐兴起 [7] - 果然出色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利用优质水土条件种植软籽石榴,单果最大可达2斤7两,形成特色农产品品牌 [6] - 马蹬镇通过"蓄、排、灌"工程发展经济林,实现生态治理与农业生产条件同步改善 [5]
改造黄土地 披绿又生金
人民日报· 2025-08-11 06:40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成果 - 截至2024年底黄河流域植被面积达54.13万平方千米 水土保持率69.07% 5年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84万平方千米 [4] - 天水市水土保持率从2020年75.80%提升至2024年78.01% 通过苹果种植实现保水固土 [6] - 永和县水土保持率由2020年44.7%提升至48.3% 完成治理面积987.4平方千米 [11] - 山西省水土保持率达65.5% "十四五"期间新建淤地坝270座 治理坡耕地70多万亩 新增治理面积2329万亩 [12] 智慧农业应用 - 甘肃天水花牛苹果基地采用虫情测报仪 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 水肥一体化设备等科技手段 优质果率达90%以上 [5] - 合作社通过智慧果园APP实时监测空气温度 土壤湿度 降雨量等数据 实现精准施肥喷药 [5] - 2024年麦积区花牛苹果销量64万吨 产值25.6亿元 合作社种植面积5600亩 亩产达7000多斤 [5] 生态旅游发展 - 陕西高西沟村2024年游客突破10万人次 村集体收入80万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5万元 [8] - 该村发展农家乐5家 民宿48户 推出实景秧歌剧 生态研学等文旅项目 [8] - 通过"山顶林草 山腰果园 沟道水源"治理模式 形成农文旅融合产业链 [8] 梯田改造工程 - 永和县将1100亩细碎梯田改造成反坡式梯田 单个地块从0.6亩增至1.8亩 实现全程机械化 [12] - 改造后地块长度从不足100米增至400米 宽度从3-4米扩至10米 最大单块面积达20余亩 [12] - 梯田改造使玉米亩产增加300斤 农户收入提升500元/亩 同时田埂种植连翘等经济作物 [11] 科研技术突破 - 绥德水土保持站70年完成600多项专题研究 取得150多项成果 包括数字孪生小流域建模技术 [9] - 天水试验站建立36个坡面径流小区 成功推广杏 桃 大樱桃 巨菌草等经济作物种植 [7] - 榆林地区860万亩流沙得到固定 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 [9]
陕西水土保持重点区域划定取得阶段性成果
陕西日报· 2025-08-11 06:36
8月6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由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推进的陕西水土保持重点区域 划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依据水土保持相关法律及水利部相关要求,该中心牵头完成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 理区划定,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域划定,同步指导推进各县(市、区)开展禁止开垦陡坡地范 围划定,为全省水土保持空间管控筑牢基础。 "此次重点区域划定工作,可为强化区域监管,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科学推进水土保 持工程建设,推动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修复深度融合,全省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省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徐颖) 此次划定的重点区域涵盖多类关键区。其中,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涉及子午岭—六盘山、丹 江口库区及上游和嘉陵江上游区域7市(区)46个县(市、区),面积2.44万平方公里;国家级水土流 失重点治理区涉及黄河多沙粗沙区3市(区)21个县(市、区),面积2.82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严 重、生态脆弱区域主要分布于陕北黄土高原、黄河沿线和秦岭北麓地区,涉及6市(区)26个县(市、 区),面积1106平方公里。在禁止开垦陡坡地范围划定上,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 ...
“广东省兴宁市2025年一体化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动工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4 16:07
项目概况 - 广东省兴宁市2025年一体化推进水土保持工程于7月31日在罗浮镇动工建设 该项目总投资1.08亿元 被水利部列入全国首批12个一体化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试点 是广东省唯一入选项目 [1] 建设内容 - 崩岗水土流失治理和河道治理为主要建设内容 治理区域分布在罗浮和黄槐两镇 [1] - 罗浮镇境内治理16个片区崩岗 土壤改良面积204.8亩 其中计划新增耕地60.8亩 沟道治理总长13.41公里 岸坡整治总长26.06公里 [1] - 黄槐镇境内实施封禁育林措施 封育治理面积39.37平方公里 补植补种面积423.20公顷 [1] 项目影响与发展方向 - 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 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 - 重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 生态资源转化及生态文旅开发等路径 推动生态价值转换 让群众切实受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