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降债
icon
搜索文档
新世界发展亏损同比扩大38%,郑志刚出局后已另起炉灶
观察者网· 2025-09-30 14:3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股东应占亏损163亿港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38% [1] - 经营业务收入276.81亿港元,同比下滑23%;毛利116.26亿港元,同比下滑10%;核心经营利润60.16亿港元,同比下滑13% [3] - 总资产缩水5.6%,降至4202.65亿港元 [3] - 营收下降主要由于多个旧有项目接近完工导致建筑业务收入减少,以及内地物业发展入账减少和已出售业务带来收入减少 [3] 债务与融资状况 - 公司总债务额度高达1460亿港元,净债务额为1201亿港元 [5] - 总债务额较上年下降57亿港元,净债务额较上年下降36亿港元 [5] - 在财年期末获得882亿港元巨额融资以缓解债务压力 [1] - 财报发布前夕,以Victoria Dockside物业作抵押,与德意志银行签订最高可达59亿港元的定期贷款融资,其中初始承诺部分最高达39.5亿港元 [1] 降债与资产出售策略 - 管理层将降债作为新财年重点工作,并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加快销售回笼资金、释放香港农地价值、提高租赁回报、暂停派息等举措降债 [6] - 已陆续出售北京新景写字楼、宁波新世界写字楼、启德体育园有限公司股权等资产,2026财年仍会继续推行出售计划 [1] 销售表现与目标 - 2025财年合约销售额为260亿港元,其中香港地区项目销售额110亿港元,内地整体合约销售额140亿元 [3] - 内地销售额较上年124.8亿元有所增长,但低于2022财年的170亿元水平 [3] - 2026财年销售目标瞄准270亿元 [3] - 香港楼市出现回温,九龙城项目首次开盘实现当日售罄 [4] 管理层变动与品牌关系 - 原被视为第三代接班人的郑志刚已卸去重要职务,逐渐在家族业务中被边缘化,并于今年6月辞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非执行副主席职务 [6] - 郑志刚另起炉灶创立香港上合发展(ALMAD Group),其旗下的K11 by AC集团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等签订投资合作协议 [7] - 新世界发展明确表示K11系列是其全权拥有的注册商标及品牌,目前共有13个项目,K11 by AC是郑志刚获集团同意后可使用的品牌,但与新世界集团及K11无关联 [7] K11品牌发展与资产动态 - K11在2025财年业绩有4%的增长,对公司业绩仍有贡献,位于多个重点城市核心区,具有稳定的资产价值 [8] - 广州汉溪K11项目已开业,杭州望江新城项目进入收尾阶段,上海K11 ATELIER部分预计2026年开业 [8] - 内地初代K11上海淮海中路项目传出出售计划 [8]
龙湖集团,好消息
上海证券报· 2025-08-30 15:00
财务表现与债务管理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87.5亿元 同比增长25.4% 其中地产开发业务收入454.8亿元 同比增长34.7% 运营业务收入70.1亿元 同比增长2.5% 服务业务收入62.6亿元 同比微增 [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2.2亿元 剔除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后的核心溢利为13.8亿元 运营及服务业务成为核心溢利主要贡献来源 [3] - 综合借贷总额1698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65.3亿元 在手现金446.7亿元 净负债率51.2% 平均融资成本3.58% 平均合同借贷年期10.95年 [5] - 年内已兑付国内信用债101亿元及中债增信债券35亿元 无剩余到期信用债 海外银团贷款95亿港元已提前偿付11亿港元 将分期偿付剩余部分 [2][5] - 2025年预计压降有息负债超300亿元 未来每年净减少不超过100亿元 有息负债余额将逐步稳定在约1000亿元规模 [5][6] 业务运营与土地策略 - 上半年合同销售额350.1亿元 销售建筑面积261.4万平方米 并表回款率超100% [3] - 新增土地储备建筑面积24.9万平方米 权益面积18.4万平方米 期末总土储2840万平方米 权益面积2113万平方米 [3] - 未售货值超2000亿元 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70% 公司将严守投资纪律 在财务安全前提下择机获取新土地 [3][4] - 坚持聚焦高能级城市 提升投资精准度 保持弹性供货节奏 [4] 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 - 偿债高峰过后2026年及后续年度债务偿还压力大幅下降 [2][5] - 债务结构优化策略包括压降债务规模 不展期不逾期 降低短债占比至15%以下 减少外债占比并保持100%掉期 [6] - 经营性现金流实现净流入超20亿元 通过经营性现金流及物业贷置换持续压降负债 [6] - 未来增长聚焦C2至C5航道 构建竞争优势 创新业务包括AI应用试水 战略升级为"智创空间 智享服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