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红利策略
搜索文档
华泰证券:险资红利策略或已进入精挑细选、左右平衡的2.0阶段
新浪财经· 2025-10-25 16:13
险资配置规模与趋势 - 2025年上半年险资加速配置红利股,上市公司增配红利股近320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增配规模[1] - 估计目前全行业仍然欠配红利股0.8万—1.6万亿元人民币,或在未来两三年内完成配置[1] 险资投资策略演变 - 险资红利策略可能已经告别"买买买"的1.0阶段,进入精挑细选、左右平衡的2.0阶段[1] - 由于现金收益持续下降,险资仍不得不倚重红利投资[1] - 策略需要在获取稳定现金收益的同时降低资本亏损概率,同时需要考虑是否止盈以及跌价风险[1] 红利股市场环境变化 - 红利股估值抬升和股息率下降对险资红利策略形成挑战[1] - 在估值已经明显抬升之后,险资集中加仓红利股的机会正在减少,可选红利股范围逐渐收窄[1]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资产负债表有韧性、均衡增长的相关公司[1]
险资红利策略2.0
华泰证券· 2025-10-24 13:24
核心观点 - 险资红利策略已从“买买买”的1.0阶段进入精挑细选、左右平衡的2.0阶段,需在获取稳定现金收益的同时降低资本亏损概率 [1][13] - 低利率环境下险资现金收益压力持续,增配红利股仍是长期趋势,但红利股估值抬升和股息率下降对策略形成挑战 [1][2][13] - 险资需以“拣麦穗”心态小步慢跑积累持仓,战略上坚持配置方向,战术上灵活应对估值波动 [2][13][46] 险资配置现状与趋势 - 1H25险资加速配置红利股,7家上市保险公司FVOCI股票(主要为红利股)配置比例从2023年末的1.7%升至1H25末的4.2%,增配规模近3200亿元,超2024年全年 [1][18] - 1H25上市保险公司平均净投资收益率降至3.0%,接近刚性负债成本(约3%),利差损压力较大 [14][36] - 全行业截至1H25末约配置1.2万亿元人民币红利股,占寿险准备金比例近4%,预计未来2-3年仍欠配0.8-1.6万亿元,年均增配额约3000-5000亿元 [4][14][41] 红利股市场表现与筛选标准 -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0月10日,A股和港股红利指数分别上涨9.8%和41.8%,银行股涨幅更显著(A股25.5%/港股51.2%),但股息率随之下降 [48][49][52] - 险资红利股选股标准聚焦三点:每股股息(DPS)稳定性、资本亏损概率中等偏低、股息率达标(A股≥4%/港股≥6%) [3][15][77] - 最新量化筛选显示,A股潜在红利股57只,自由流通市值3.8万亿元人民币;港股潜在红利股48只(股息率标准放宽至5%),自由流通市值3.8万亿港元,较2025年1月筛选结果(3.4万亿港元)明显收窄 [3][17][77] 银行股在红利策略中的角色 - 银行股是险资红利策略重要板块,2024年初以来估值显著上升,但险资在投资时对DPS稳定性的关注度可能不足 [5][16] - 险资重仓银行股的股息率高于行业整体水平,表明其更看重股息率,但长期股权投资可能存在市场价值不足且退出困难的问题 [5][16] 策略执行挑战与调整 - 红利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资本亏损风险上升,险资需平衡止盈与跌价风险,决策顺序应优先考虑DPS稳定性,而非单纯股息率或估值 [66][68][73] - 配置分化加剧,部分公司如中国平安(FVOCI比例6.8%)、阳光保险(10.0%)配置充分,而中国人寿、中国太平等比例不足3%,仍有提升空间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