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债务风险
搜索文档
财政部新设债务管理司
证券时报· 2025-11-03 20:11
加快健全政府债务管理机制 据财政部官网介绍,财政部债务管理司主要职责包括:拟订并执行政府国内债务管理制度和政策。拟订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办法。编制国债和地方政府 债余额限额计划。承担政府内债发行、兑付等有关管理工作。承担政府外债管理工作,拟订基本管理制度。加强政府债务监测监管,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加快构建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既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完成"十五五"规划目标的客观需要。 截至2024年末,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92.6万亿元,包括国债34.6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10.5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 68.7%。同时,我国政府债务对应着大量优质资产。总体看,我国政府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风险安全可控。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今年9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十五五"期间,将继续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加快建立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在管 理上做加法。严格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确保用得好、还得起、可持续。强化专项债"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隐性债、法定债"双轨"合并管理,建立统 一的长效监 ...
⊙【永业行观察】专项债新规17号文:资金核算、资产信息填报要点浅析及思考
搜狐财经· 2025-09-23 04:29
出台背景与核心目标 - 财政部印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相关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完善专项债券资金会计处理并优化管理机制 [1] - 政策出台背景是专项债券规模从2015年不足千亿元快速增长至2022年突破4万亿元 预计2025年新增额度将达约4.4万亿元 [1] - 核心目标是解决项目单位对专项债券资金会计处理不一致的问题 强化全流程管理并防范隐性债务风险 [1] 专项债偿还责任边界 - 新规首次明确偿债责任不再由项目单位身份自动决定 而是依据项目实施方案或融资平衡方案的具体约定 [3] - 若方案约定由项目单位承担本息偿还义务 则需确认为负债 否则不确认负债 此举厘清了政府与企业的边界 [3] - 规定发布前 专项债偿还属于预算管理范畴 与企业法人无关 新规改变了城投公司使用专项债自动等同于政府债务的情况 [3] 项目单位账务处理方式 - 《规定》分别对行政事业类和企业类项目单位取得资金、购建资产、取得收入等场景的账务处理进行规范 [4] - 行政事业类单位承担偿债义务时 收到资金贷记长期应付款 支付利息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 并通过预算会计处理支出 [5][6] - 企业类单位承担偿债义务时 收到资金贷记长期应付款 利息计入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 资产购建和收入确认遵循企业会计准则 [7] 专项信息填报要求 - 政策要求项目单位报送专项债券项目投资表和还款情况表 以项目为主体反映资产建设、资金来源及使用、本息偿还等情况 [8] - 投资表详细列示项目编码、开工日期、概算数、专项债券资金、配套融资及其他资金等资金来源 以及各类投资支出 [8] - 通过信息填报体系汇总各地区和全国专项债券项目总体情况 为加强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12] 对专项债项目的影响 - 新规使财务风险显性化 倒逼地方政府在项目谋划阶段审慎选择项目单位并做好现金流评估和还款责任划分 [9] - 高风险地区项目单位若被约定承担偿还义务 将增加资产负债表负债规模 可能进一步凸显其债务风险 [13] - 政策推动专项债管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和精细化管理 通过会计硬约束和信息透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7] 专项债券资金用途分析 - 2025年1-8月全国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26万亿元 其中特殊新增专项债券发行0.98万亿元 占比30.13% [15] - 资金用途多元化 包括项目建设(占比约69%)、化解存量债务(年安排8000亿元)、土地储备(预计5700亿元)等 [16] - 其他用途包括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房(已发行19.2亿元)、解决企业账款拖欠(多省额度超千亿)及注资政府投资基金 [16]
借道拍卖公司可向公众融资?邢台龙岗就这样干
搜狐财经· 2025-08-19 13:59
产品结构与融资模式 - 产品以债权转让为名进行固定收益融资 发行方承诺不可撤销无条件溢价回购并支付年化7.5%固定收益 兑付方式为季度付息且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 [5][6] - 融资总规模达1亿元人民币 分期发行每期5000万元 资金用途为补充转让方流动资金 [5][6] - 通过拍卖行平台向合格竞买人转让债权资产 但实际操作中存在向公众募集资金的特征 [6][7][8] 发行方与担保方背景 - 发行方XT市XC城市建设有限公司由财政局实际控制 注册资金4.5亿元人民币 所在地2023年GDP达2586.1亿元 地方政府负债率仅21.58% [1][3] - 担保方河北信德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由邢台市信都区财政局100%控股 为AA+评级政府平台公司 承担区内基建及国资运营任务 [9] - 发行方邢台龙岗投资有限公司为担保方河北信德的全资子公司 形成子公司融资母公司担保的关联交易结构 [9] 财务与经营风险 - 担保方河北信德总债务从2022年60.77亿元增至2023年78.04亿元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仅0.43倍 总债务/EBITDA高达57.94倍 [10] - 担保方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8.23亿元 短期债务4.65亿元 其他应收款36.53亿元主要来自涉诉民营房企 回收风险高 [10] - 在建项目资金缺口达93.88亿元 包括李村棚改24.57亿元和西由留旧村改造20亿元等项目 回款周期长且依赖外部融资 [10] 底层资产与还款来源 - 应收账款质押担保金额2.3亿元 债权方包括邢台睿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12] - 邢台睿融成立于2024年12月16日 注册资金为认缴制5000万元 2025年4月才由邢台龙岗控股60% 公司成立时间短且实缴资本未到位 [13] - 还款来源依赖新成立公司的偿债能力 但其经营历史和资金实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13] 合规性与监管问题 - 操作模式被质疑变相突破集资监管 通过债权转让形式规避公开发债审批要求 并向个人投资者开放募集 [8][14] - 明确承诺无条件回购和固定收益 涉嫌违反资管新规刚性兑付禁令 [6][14] - 地方国企利用政府平台关联担保通过非正规渠道融资 可能积累地方隐性债务风险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