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公里二手车虚假交易

搜索文档
零公里二手车的坍塌
36氪· 2025-09-02 18:43
市场现象概述 - 中国二手车市场出现大量行驶里程不足50公里的准新车以二手车身份低价流通 这些车辆大多为新能源车型 价格比4S店同款新车低15%至30% [1] - 2024年全国二手车市场中 登记日期≤3个月且里程数≤50公里的车辆占比达12.7% 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60% [4] - 2025年该现象持续加剧 形成畸形市场状况 [4] 产生原因分析 - 车企面临库存压力和销售业绩压力 采取快进快出策略规避车辆贬值风险 [5] - 经销商通过员工或关联公司名义注册上牌制造"已销售"假象 帮助厂家完成销售数据 待实际买家出现时再以二手车名义过户 [5] - 多家车企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 包括北汽蓝谷 长安汽车 赛力斯等企业 [6] - 经销商为完成销售目标获取高额返点 将新车自行上牌后作为二手车低价出售 [6] - 国家及地方"以旧换新"补贴政策采用1.5万-2万元固定额度 创造套利空间 商家通过虚假交易套取补贴并冲高销量数据 [6] 市场影响分析 - 消费者购买零公里二手车将失去三电系统质保 电池衰减无法免费更换 后续更换费用可能高达数万元 [9] - 部分经销商将试驾车 展车或轻微运输损伤车包装成零公里二手车 存在电瓶亏电 轮胎老化等质量问题 [9] - 此类车辆转售时残值比普通二手车低15%~20% 转手难度增加 [9] - 虚假供需关系扰乱市场秩序 形成灰色流通链条 [9] - 挤压正常二手车和新车生存空间 导致价格倒挂现象 [9] - 行业销量数据失真可能引发国家产业政策误判 包括产能规划和技术市场接受度评估 [11] 监管应对措施 - 商务部2025年5月召开座谈会 要求规范整治零公里二手车乱象 严厉打击数据注水行为 [13] - 建立车辆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统 实现流转全程可追溯可查询 [13] - 研究制定细则限制"上牌即转售"行为 拟要求新车登记后需满足一定时间或行驶里程方可作为二手车交易 [13] 行业发展建议 - 车企需摒弃唯销量论考核方式 建立包含产品质量 技术创新 客户满意度的科学评价体系 [15] - 加强渠道管理杜绝压库行为 建立平等经销商合作关系 [15] - 消费者应全面考虑车辆性能 质量 售后服务和保值率 增强对零公里二手车权益损失的风险意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