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L
搜索文档
95后跨省半价抄底哪吒L!“暴雷车”成香饽饽?二手车商单车至少赚5000元,售后风险谁来扛?律师提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4 18:15
消费者“抄底”暴雷车现象 - 部分消费者主动购买经营困难车企的车型,如哪吒、高合、极越等,核心驱动力是极致的性价比 [1][3] - 合肥一位95后消费者以7.77万元落地价购入原价14.99万元的哪吒L次顶配版,价格近乎腰斩,并利用跨省提车节省了租车费用 [1][3] - 一位00后消费者选择极越07,原因是其十三四万元的价格提供了远超同价位车型的操控性、智能化及内饰质感 [7] - 消费者认为电动汽车趋于快消化,以较低价格“抄底”可享受全部功能,且未来转售亏损有限 [5][7] “暴雷车”的二级市场流通模式 - 车商通过“批量收车—短期租赁—二手转卖”的链路在小众市场赚取差价,这些车最终流向对价格敏感的二三线城市消费者 [10] - 以高合某车型为例,车队以低于20万元价格接手,进行4个月经营性租赁产生约6万元租金收益后,再批量转给二手车商,利润超过2万元 [11] - 二手车商以7折左右价格收车,单辆车利润在5000元至8000元之间,为避免仓储成本积压而快速出手 [12] 汽车行业消费趋势转变 - 行业消费逻辑转向“性价比”,品牌影响力减弱,产品价值和功能体验成为更重要的决策因素 [13][15] - 乘联分会秘书长指出,车辆可靠性不再是唯一重点,未来竞争将集中在性价比和功能驾驶体验的提升 [15] - 近两年汽车销售均价呈下降态势,增程式等高端产品销量下滑,而A级及以下小型电动车销量实现较好增长,反映出购车门槛降低 [16] “暴雷车”的产品力与潜在问题 - 经营困难车企的车辆本身产品力未大幅缩水,用料和配置往往高于其抛售价格,核心驾驶功能不受影响 [15] - 主要问题集中于智能系统无法OTA升级、缺乏官方保修,以及售后维修困难,如极越车型部分零部件等待时间长达半年 [17] - 法律风险包括车辆可能存在抵押或司法查封导致过户困难,以及三包承诺难以实现、维权成本增加等问题 [18]
“暴雷车”成香饽饽?二手车商单车至少赚5000元,售后风险谁来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4 16:21
文章核心观点 - 部分陷入经营困境的汽车品牌(如哪吒、高合、极越)旗下车型,因大幅降价促销,凭借突出的产品性价比,正吸引特定消费者群体和二手车商“抄底”购买 [4][12] - 这一现象反映出汽车行业消费逻辑的转变,品牌影响力减弱,产品实际价值与性价比成为更关键的购买决策因素 [12][14] 消费者“抄底”行为分析 - 消费者购车案例:合肥江先生购买哪吒L 310闪充PRO版(次顶配),原裸车价14.99万元,通过地区优惠和置换补贴后,裸车价降至7.39万元,落地总价7.77万元 [3] - 消费者购车动机:以远低于原价的价格获得高配置车辆,实现“花小钱办大事”,例如认为“内饰比20多万元的车还舒服” [1][5] - 使用成本对比:电动车每公里成本约0.1元,相比油车每公里0.5-0.6元的成本,开10万公里即可节省出购车成本 [5] - 目标消费者画像:包括预算有限的年轻消费者(如00后小夏),以及换车频率较高、注重车辆残值的用户 [5][7] 二手车商商业模式 - 车商通过“批量收车—短期租赁—二手转卖”的链路赚取差价,例如高合车型经4个月租赁后可产生约6万元租金收益,车队利润超2万元 [9][10] - 单车利润空间:7万多元收购的哪吒L可以8万多元卖出,二手车商单车利润在5000至8000元;30万元级的高合车型,车商单车利润超1万元 [9] - 成本控制压力:车辆仓储成本每月至少400元,车商倾向于快速周转,通常以7折左右价格收车后加价出售 [11] 行业消费趋势转变 - 品牌导向弱化,产品性价比和功能体验的重要性提升,车辆可靠性已非消费者唯一重点 [14] - 汽车销售均价呈下降态势,高端增程式车型销量下滑,而A0级、A00级等小型电动车销量实现较好增长,反映购车门槛降低 [16] - “暴雷车”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其产品力未大幅缩水,用料和配置在同价位中具有优势,主要问题集中于智能系统无法升级和缺乏官方保修 [14] 产品价值体现 - 具体车型产品力:哪吒L在操控平顺性、加速动力、软质沙发内饰、零重力座椅以及前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等功能上获得用户好评 [14] - 用户评价:极越07车主认为该车在十三四万元价位内,操控性、智能化及内饰质感方面“完全没有对手” [7]
年轻人捡漏倒闭车企“烂尾车”,有人半价买哪吒,有人12万元抄底高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14:24
现象概述 - 部分年轻消费者以高性价比“抄底”已倒闭或破产重整的新势力品牌汽车,如哪吒、极越和高合等,此类车辆被称为“烂尾车”或“绝版车” [1] - 购车动机是预算有限但对新技术和产品有向往,通过购买倒闭车企车辆实现购车愿望 [1][8] - 有观点认为此举存在售后停摆、维修无门、车机断联等隐忧 [1] 具体购车案例 - 一位28岁消费者购买哪吒L 310闪充pro版本,官方指导价14.99万元,倒闭后4S店优惠6.3万元,叠加置换补贴1.3万元,裸车价7.39万元,落地价7.77万元,相当于半价购车 [2] - 一位22岁消费者以15万元落地价“抄底”极越07长续航版,该车官方指导价为21.99万元 [5] - 二手车商表示高合Hiphi Y车型2023年发售时指导价为33.9万-44.9万元,目前最低售价仅12万余元,车源紧张但需求存在,单店月销量最高达20多辆 [7] 行业背景与市场表现 - 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加速,多家新势力品牌陷入停产、重整或倒闭困境 [9] - 行业人士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经历大规模洗牌,约100家车企可能出局 [9] - 2025年10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达140万辆,同比增长17%,渗透率达58.7% [10] - 头部车企表现强劲:比亚迪10月销量44.17万辆创年内新高,累计新能源车销量超1420万辆;上汽集团新能源销量20.7万辆,同比增长31.6%;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17.79万辆,同比激增64% [10][11] - 新势力品牌竞争白热化:零跑交付7.03万辆,鸿蒙智行交付6.82万辆且累计交付破百万,小鹏、蔚来、小米汽车10月交付量均超4万辆 [11]
突然火了!年轻人捡漏倒闭车企“烂尾车” 有人半价买哪吒 有人12万元抄底高合 “开10万公里就回本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23:53
新兴消费现象:年轻人“抄底”倒闭车企车辆 - 部分年轻消费者因预算有限但追求新技术产品,选择购买已破产新势力品牌车辆以实现购车愿望 [2][6] - 购买行为被车主形容为“倒闭才有好价,不倒闭都不会买”以及“车企没了,才买得起” [2][4] - 目标品牌包括哪吒、极越和高合等已宣布破产或重整的新势力车企 [1][4][5] “烂尾车”的价格吸引力与具体案例 - 哪吒L 310闪充pro版本官方指导价14.99万元,倒闭后经4S店优惠及地方补贴,落地价降至7.77万元,相当于半价购车 [4] - 极越07长续航版官方指导价21.99万元,倒闭后落地价降至15万元 [5] - 高合Hiphi Y车型2023年发售时指导价33.9万-44.9万元,目前二手车行售价最低仅需12万余元,车行表示需求旺盛,单月最高售出20多辆 [5] 行业淘汰赛加速与市场格局变化 - 自2023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加速,威马、高合、哪吒、极越等多家新势力陷入停产、重整或倒闭困境 [8] - 行业人士指出汽车行业已进入“淘汰赛”,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称2025年至2027年为三年淘汰赛阶段 [8] -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警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经历大规模洗牌,约100家车企可能出局 [8] 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保持高增长 - 2025年10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40万辆,同比增长17%,渗透率达到58.7% [9][10] - 头部车企表现强劲:比亚迪10月销量44.17万辆创年内新高,累计新能源车销量超1420万辆;上汽集团新能源10月销量20.7万辆,同比增长31.6% [10] - 新势力品牌增长显著:零跑10月交付7.03万辆,小鹏、蔚来交付量分别为4.2万和4.04万辆,同比增幅达76%和92.6% [10]
突然火了!年轻人捡漏倒闭车企“烂尾车”,有人半价买哪吒,有人12万元抄底高合,“开10万公里就回本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23:19
新兴消费现象 - 部分年轻消费者选择购买已倒闭新能源车企的“烂尾车”,以实现以较低预算获得高配置车型的愿望 [1][2][4] - 购车动机主要源于价格吸引力,如哪吒L车型官方指导价14.99万元,倒闭后优惠叠加落地价仅7.77万元,相当于半价购车 [2] - 极越07长续航版官方指导价21.99万元,倒闭后落地价降至15万元;高合Hiphi Y车型指导价33.9万-44.9万元,现价最低仅需12万余元 [4][6] - 此类消费行为被部分消费者视为高性价比选择,认为车辆使用价值被放大,不考虑保值问题 [6]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已进入“淘汰赛”阶段,自2023年以来多家造车新势力如威马、高合、哪吒、极越等陷入停产、重整或倒闭困境 [8][9] - 行业观点认为2025年至2027年将是关键淘汰期,预计约有100家车企可能在此轮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9]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在快速增长,2025年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40万辆,同比增长17%,渗透率达到58.7% [9][11] - 头部车企表现强劲:比亚迪10月销量44.17万辆创年内新高,累计销量超1420万辆;上汽集团新能源10月销量20.7万辆,同比增长31.6%;吉利汽车新能源10月销量17.79万辆,同比激增64% [10]
新势力车企死亡报告
36氪· 2025-10-30 16:07
哪吒汽车的高光时刻与战略 - 2022年凭借哪吒U和哪吒V两款车型,以15.2万辆的年销量成为新势力销冠 [1] - 核心策略为“低价高配”,通过大空间进行错位竞争,哪吒V以7-9万元价格提供小型SUV空间,碾压同价位微型车 [3][4][10] - 哪吒U在11-16万主流价位主打超大后排空间,放弃部分科技感配置,精准满足家庭唯一用车对空间的刚性需求 [11][12] 威马汽车的早期优势与定位 - 创始人沈晖拥有辉煌职业履历,曾主导吉利对沃尔沃的并购,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全球化第一人” [13][14] - 公司走自建工厂路径,早期获得腾讯、百度、红杉及地方政府投资,代表传统造车势力转型 [15][16] - 首款车型EX5定价11-21万元,2019年以1.68万辆销量成为新势力亚军,定位经济适用 [14][69][71] 高合汽车的顶级配置与高端路线 - 创始人丁磊是汽车行业元老,曾担任上汽通用总经理和浦东新区副区长 [17][18] - 首款车型HiPhi X定价57-80万元,配置豪华,包括NT展翼门、可编程大灯(成本超10万元)及英国调校音响 [19] - 2020年及2021年销量均超4200台,在高端市场获得认可,被视为挑战BBA潜力的品牌 [20] 高合的战略失误与失败原因 - 盲目照搬特斯拉由上至下战略,连续推出HiPhi X和HiPhi Z两款高价重叠车型,后者上市四个月仅售约1000台 [27][28][32] - 2022-2023年专注打磨HiPhi Z时,理想、蔚来等对手加速军备竞赛,公司错失竞争窗口 [34][35] - 2023年推出30万元级HiPhi Y求生,但市场已成红海,月交付仅千余台,最终因资金链断裂停产 [37][38] 哪吒的战略错误与市场误判 - 2023年行业价格战爆发,特斯拉、比亚迪等大幅降价,哪吒“低价高配”核心优势被侵蚀,销量同比出现负30%以上下滑 [42][44][46] - 错误实施品牌升级,推出20-30万元轿车哪吒S,年销量仅20278台,未获市场认可 [47] - 进一步投入10多亿资源开发小众双门跑车哪吒GT,月销量仅百台,打乱产品节奏并延误主力SUV哪吒L上市 [50][51][54] 威马的平庸之困与慢性死亡 - 品牌缺乏鲜明标签,车型EX5性能平平、设计主流,在10-20万元价格带上下不靠,未能吸引早期电动车核心用户 [61][74][75] - 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如自燃、漏风、掉电等,摧毁其“靠谱”形象,2020年发生11起自燃事故并召回1282辆车 [79][80] - 智能化采用多家供应商方案(科大讯飞、华为、小米),缺乏自研能力,电池采购分散导致品控失控 [85] 新势力生存关键:融资与上市 - 蔚来、理想、小鹏、零跑均在早期成功上市,获得二级市场融资能力,为后续竞争提供资金保障 [92] - 威马虽累计融资350亿元,但因自建工厂花费巨大,上市进程屡次受挫(科创板、港股、借壳均失败),最终最早暴雷 [93][94] - 高合总融资仅50亿元,2022年港股上市失败,沙特资金未到位;哪吒股权分散混乱,多次冲击上市未果,错过融资窗口 [95][101][103]
零公里二手车的坍塌
36氪· 2025-09-02 18:43
市场现象概述 - 中国二手车市场出现大量行驶里程不足50公里的准新车以二手车身份低价流通 这些车辆大多为新能源车型 价格比4S店同款新车低15%至30% [1] - 2024年全国二手车市场中 登记日期≤3个月且里程数≤50公里的车辆占比达12.7% 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60% [4] - 2025年该现象持续加剧 形成畸形市场状况 [4] 产生原因分析 - 车企面临库存压力和销售业绩压力 采取快进快出策略规避车辆贬值风险 [5] - 经销商通过员工或关联公司名义注册上牌制造"已销售"假象 帮助厂家完成销售数据 待实际买家出现时再以二手车名义过户 [5] - 多家车企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 包括北汽蓝谷 长安汽车 赛力斯等企业 [6] - 经销商为完成销售目标获取高额返点 将新车自行上牌后作为二手车低价出售 [6] - 国家及地方"以旧换新"补贴政策采用1.5万-2万元固定额度 创造套利空间 商家通过虚假交易套取补贴并冲高销量数据 [6] 市场影响分析 - 消费者购买零公里二手车将失去三电系统质保 电池衰减无法免费更换 后续更换费用可能高达数万元 [9] - 部分经销商将试驾车 展车或轻微运输损伤车包装成零公里二手车 存在电瓶亏电 轮胎老化等质量问题 [9] - 此类车辆转售时残值比普通二手车低15%~20% 转手难度增加 [9] - 虚假供需关系扰乱市场秩序 形成灰色流通链条 [9] - 挤压正常二手车和新车生存空间 导致价格倒挂现象 [9] - 行业销量数据失真可能引发国家产业政策误判 包括产能规划和技术市场接受度评估 [11] 监管应对措施 - 商务部2025年5月召开座谈会 要求规范整治零公里二手车乱象 严厉打击数据注水行为 [13] - 建立车辆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统 实现流转全程可追溯可查询 [13] - 研究制定细则限制"上牌即转售"行为 拟要求新车登记后需满足一定时间或行驶里程方可作为二手车交易 [13] 行业发展建议 - 车企需摒弃唯销量论考核方式 建立包含产品质量 技术创新 客户满意度的科学评价体系 [15] - 加强渠道管理杜绝压库行为 建立平等经销商合作关系 [15] - 消费者应全面考虑车辆性能 质量 售后服务和保值率 增强对零公里二手车权益损失的风险意识 [15]
那些买爆雷车的年轻人
投资界· 2025-08-29 15:37
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中部分车企爆雷后 其库存车因大幅降价形成超高性价比 吸引年轻消费者购买 反映出汽车消费观念从品牌导向转向产品配置导向的重大变化 [5][6][26] - 爆雷车购买渠道非标准化 主要通过社交平台 跨省提车等非官方方式完成 过程存在质量与售后风险但消费者通过自发验证规避 [16][18][19] - 年轻消费者对电车使用周期预期缩短至3-5年 更关注即时配置体验而非长期品牌价值 行业传统价格体系被颠覆 [22][25][26] 爆雷车市场现状 - 极越 哪吒 高合等车企爆雷后库存车大幅降价 极越07原价22.99万降至14-16万(7折) 哪吒L顶配原价15.99万降至10.2万(6.4折) [5][11][12] - 极越宁波基地库存约900台 哪吒全国库存剩余约100台 工厂另有缺件车600-700台 [17] - 非官方渠道月销量达数十台 如徐琛经销哪吒月销20-60台 极越工厂近月售出60-70台 [5][17] 消费者行为特征 - 购车决策基于产品配置而非品牌 极越07与极氪001同底盘(3013mm轴距) 100度电池 哪吒L配备40kWh电池(310km续航)及冰箱/零重力座椅 [9][12][13] - 车主多为90后/00后 自行通过小红书 闲鱼等渠道寻车 跨省提车普遍 如武汉至四川板车运输费约2000元 [6][14][19] - 使用预期缩短至3-5年 重视三电质保但接受风险 部分车主通过车损险替代售后保障 [22] 产品性价比对比 - 极越07(14万级)对比极氪001(26.9万):同源底盘架构 相同100kWh电池 880km续航 差异仅为激光雷达及座椅配置 [12][13] - 哪吒L(10万级)对比理想L6(24.98万):电池容量40kWh vs 36.8kWh 纯电续航310km vs 212km 均配备双联屏及多连杆悬挂 [12][13] 售后与风险现状 - 极越售后由领克接管 配件等待期约20天 道路救援升级为24小时响应 [23] - 哪吒车机需终身激活 否则半年后失效 部分缺件车存在装配工艺风险 [20] - 高合保持客服响应(1小时内)及线下保养服务 哪吒充电机故障需自费4000元维修且无质保 [23][24] 行业消费观念变革 - 电车消费锚点从品牌溢价转向配置对比 年轻消费者直接对比跨价位车型具体参数 [25][26] - 新势力通过"增配"打破传统价格带边界 如华为智驾覆盖10万至百万级车型 导致行业价格体系模糊化 [26] - 油车时代A级车10-15万 B级车20万 豪华车30万+的定价共识被电车配置堆砌颠覆 [25]
年轻人,反向抄底爆雷车
创业邦· 2025-08-22 18:07
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趋势变化 - 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 多家车企相继出现经营危机 包括高合 极越 哪吒 威马与恒驰等[7] - 爆雷车企的库存车或二手车出现大幅降价 部分车型配置吸引年轻消费者 形成性价比驱动的购车行为[7] - 消费者对汽车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从将汽车视为耐用品和身份象征 转向更注重产品本身配置和短期使用价值[8] 爆雷车性价比分析 - 极越07长续航版原价22.99万元 降价7折后16万元 加上补贴实际花费14万元 配备100度三元锂电池[5] - 哪吒L增程版顶配原价15.99万元 优惠后10.2万元 配备40kWh电池 纯电续航310km 双联屏车机 零重力座椅和冰箱[14][15] - 极越07与极氪001同源架构与底盘 3013mm轴距 200kW电机功率[13][16][17] - 哪吒L增程版相比24.98万元理想L6配备更大电池 纯电续航多98km[16][17] 爆雷车购买渠道与交易特点 - 购买渠道主要通过非官方渠道 包括社交平台 汽车论坛 闲鱼或小红书等[7][19][23] - 极越库存车由吉利工厂直接销售 6月后面向外部销售 宁波基地库存约900台[20][22] - 哪吒库存车通过经销商网络销售 全国剩余库存约100台 工厂还有三四百台成品车和六七百台缺件车[20] - 跨省提车现象普遍 板车运送费用约2000元[23] - 车机系统激活存在陷阱 哪吒车机仅支持半年临时激活 需要官方经销商才能终身激活[24] 消费者画像与决策因素 - 购买者多为年轻人 年龄在20-30岁之间 包括95后和00后消费者[13][18][26] - 消费者更看重产品本身配置而非品牌 对机械性能 三电质保比较有信心[11][13] - 使用预期缩短至3-5年 不追求8-10年使用时长 认为三电不出大问题就不算吃亏[26][27] - 部分消费者因对旧车体验满意而继续选择相同品牌 如哪吒老车主换购哪吒L[15] 售后保障与风险应对 - 极越售后由领克接管 维修配件价格不变 配件等待时间约20天 道路救援升级为7x24小时响应[27][29] - 高合仍维持客服响应 专属售后群内包含4位工作人员 工程师在线解答问题[29] - 哪吒车主面临售后挑战 充电机损坏需自费4000元维修 更换二手拆机件且无质保[27] - 保险购买需自行解决 部分车主遭遇定损难 保费上涨问题[22][27] 行业竞争与价格体系变化 - 新车市场价格战持续升级 比亚迪5月对22款产品推出限时一口价折扣 宋PLUS智驾版从13.58万元降至9.98万元[7] - 电车配置越级现象普遍 高端配置如下沉至低价格带车型[30] - 传统油车价格体系被打破 消费者价格锚点从品牌转向具体配置对比[31] - 华为智驾在一年内新增超过10款外部合作车型 价格覆盖十几万至上百万元[30]
年轻人反向抄底爆雷车:7 折买顶配的冒险游戏
晚点LatePost· 2025-08-20 10:31
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中爆雷车企的库存车因大幅降价形成超高性价比 吸引年轻消费者购买 反映汽车消费观念从品牌导向转向产品配置导向 [7][14][28] - 爆雷车购买渠道非标准化 消费者通过社交平台 跨省提车等方式完成交易 面临质保 配件和售后等不确定性 [17][21][25] - 电车产品结构简单化和配置内卷削弱了品牌价格锚点 消费者更关注具体配置而非品牌溢价 [27][28] 爆雷车市场现象 - 极越 哪吒 高合等爆雷车企库存车大幅降价 极越07原价22.99万元降价至14万-16万元(约7折) 哪吒L顶配版从15.99万元降至10.2万元 [5][13][16] - 爆雷车配置越级:极越07配备100kWh三元锂电池(续航880km) 3013mm轴距 哪吒L增程版配备40kWh电池(纯电续航310km) 零重力座椅和冰箱 [14][15] - 年轻消费者(90后和00后)占比高 更看重产品本身而非品牌 预期使用周期3-5年而非传统8-10年 [11][23][26] 购买渠道与交易模式 - 非官方渠道主导:消费者通过小红书 闲鱼等社交平台寻找车源 吉利工厂直接销售极越库存车 一个月售出60-70台 [5][17][20] - 跨省提车普遍:消费者从武汉到厦门 宁波到成都提车 板车运费约2000元 [21][22] - 经销商清理库存:哪吒经销商单台车亏损4-5万元 徐琛等二级经销商月销量20-60台 单台利润仅2000-3000元 [18] 产品配置对比 - 哪吒L增程版(10.2万元)对比理想L6(24.98万元):电池容量40kWh vs 36.8kWh 纯电续航310km vs 212km 配备冰箱和零重力座椅 [13][15] - 极越07(14万元)对比极氪001(26.9万元):同源底盘和架构 相同100kWh电池 电机功率200kW vs 310kW [11][15] 售后与风险 - 质保不确定性:极越售后由领克接管 配件等待时间约20天 哪吒车机需终身激活否则半年失效 [22][25] - 维修配件短缺:哪吒U车主自费4000元更换二手充电机(源自泡水车) 无质保 [25] - 保险问题:极越车主遭遇定损难 保费上涨 需自行购买保险 [21][25] 行业消费观念变化 - 价格锚点重构:电车配置内卷导致高端配置(大电池 智驾 零重力座椅)下放至低价车型 华为智驾一年新增超10款合作车型覆盖十几万至百万区间 [27][28] - 品牌忠诚度下降:消费者更关注具体配置对比 如14万元极越07对比26.9万元极氪001 10万元哪吒L对比25万元理想L6 [14][26][28] - 电车产品结构简化:消费者认知中电车仅需关注电池和电机 非传统油车复杂机械结构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