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极氪MIX
icon
搜索文档
你眼中的新产品,竟都是科技缝合怪?
虎嗅APP· 2025-07-24 21:43
核心观点 - 科技产品功能叠加现象普遍,形成"缝合怪"现象,既满足多样化需求又引发实用性争议 [2][3][4] - 功能堆砌源于厂商认知与用户需求错配、差异化竞争焦虑及科技过渡期特性 [7][8][9] - 基础性科技创新长期缺位是深层原因,中国研发投入占比6.91%显著低于发达国家12%-23%水平 [13] - 行业已开始转向基础研究,华为年研发投入1800亿中约600亿投向基础科学,腾讯设立100亿自由探索基金 [14] 产品功能演化 - 小米AI智能眼镜15天销量突破8万副,目标从30万上调至50万副,集成支付/翻译/家居控制等10余项功能 [2][3] - 新能源汽车标配从倒车影像升级至多屏交互+自动泊车+KTV等功能,极氪MIX甚至推出车内火锅场景 [3][5] - 厨电行业出现微蒸烤炸炖一体机等复合产品,智能冰箱加装21.5寸屏导致价差达3000元(6999元 vs 3839元) [3][9] 行业驱动因素 - 差异化竞争压力迫使厂商在成熟技术平台叠加功能,如隐藏式车门把手从跑车风阻设计异化为新能源车标配 [8][9] - 62%厨电产品将WiFi/AI辅助功能与核心性能并列宣传,尽管实际仅实现远程关机等基础操作 [7] - 科技过渡期典型特征显现,2000-2020年智能手机通过APP缝合实现功能跃迁,当前产品处于类似阶段 [4][9] 创新瓶颈突破 - 基础研究经费从500亿增至2500亿,但企业更倾向在"1到N"改进而非"0到1"创造 [13][14] - 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已现突破,华为/腾讯等头部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华为占比33%) [14] - 行业需平衡短期市场压力与长期创新,避免智能马桶音乐功能溢价300-500元却成摆设的性价比扭曲 [9][10]
你眼中的新产品,竟都是科技缝合怪?
36氪· 2025-07-23 13:46
产品功能叠加现象 - 小米AI智能眼镜15天内销量突破8万副,远超内部预期,销量目标从30万副上调至50万副 [1] - 小米AI智能眼镜集成了支付、AI语音交互、AI识物、10种语言同声传译、语音转文字等多项功能,支持小米生态智能家居语音控制及与小米汽车跨端联动 [2] - 新能源汽车行业功能快速进化,从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发展为自动泊车、辅助驾驶、车外放映、车内KTV、空调沙发大彩电等多功能配置 [2] - 家电行业出现微蒸烤一体机、微蒸烤炸一体机、微蒸烤炸炖一体机等多功能融合产品 [4] 功能叠加的利弊 - 功能叠加降低了用户尝试新技术的门槛,提升了产品多功能性,满足多样化需求,如厨电产品满足小户型家庭需求 [4] - 智能手机通过APP不断缝合科技功能,成为跨时代的科技飞跃 [4] - 部分功能叠加导致单个功能体验被稀释,如隐藏把手在新能源汽车上用处不大且增加故障概率 [9] - 智能马桶增加语音控制、自动翻盖、音乐播放等功能后价格倍增,但新增功能难言实用 [11] 行业现象与原因 - 厂商认知与用户需求存在错位匹配,误将"用户需要更多功能"等同于"用户需要更好体验" [7] - 市场内卷加剧导致差异化焦虑,厂商在成熟技术平台上进行功能叠加和微创新以快速推出新品 [8] - 科技迭代过程中必然出现功能缝合产品,但部分叠加功能未带来相应体验提升且价格水涨船高 [9] - 部分厂商虚构或夸大场景体验,新功能实际使用效果远低于宣传,伤害品牌及科技创新公信力 [11] 基础性创新现状 - 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例为6.91%,与主要发达国家12%~23%的比例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14] - 中国企业研发更青睐在"1"的基础上做改进与组合,而非"0到1"的创造,导致功能堆砌的路径依赖 [14] - 华为年研发投入1800亿中约600亿投向基础科学研究,腾讯投入100亿元支持科学家自由探索 [17] - 中国在AI大语言模型、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部分基础性创新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7]
从坐到躺 零重力座椅带来舱内革命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7 09:55
零重力座椅市场现状 - 2025年重庆国际车展和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深蓝S09、问界M9等多款车型将零重力座椅作为核心卖点展示 [2] - 理想MEGA Home、问界M8、阿维塔06、魏牌高山等车型上半年发布时均重点提及零重力座椅配置 [2] - 零重力座椅支持多角度旋转(如理想MEGA Home第二排)、90°侧倾(领克900)、270°无级旋转(极氪MIX)等创新功能 [2] 零重力座椅技术定义 - 佛吉亚定义:当躯干与大腿夹角108°~131°、大腿与小腿夹角108°~133°时,人体压力分布均匀且小于常规坐姿 [3] - 中国汽研定义:需满足座垫角≥15°、躯干角≥35°(HPM-Ⅱ代测量),并带有腿托和可调座垫 [4] - 舒适性核心指标包括躯干与大腿夹角128°±7°、大腿与小腿夹角133°±8°,以及压力均匀分布和全身舒展度 [4] 零重力座椅功能演进 - 从基础姿态调节发展为集成通风加热、气袋按摩、智能体压调节、环绕音响等复合功能 [7] - 高端车型增加电动扶手、多功能显示屏、置物充电区、小桌板等拓展配置 [8] - 与"彩电、冰箱、大沙发"形成场景组合,提升午休、等待、长途等场景体验 [8] 行业标准进展 - 中国汽研牵头制定《汽车大倾角座椅正面碰撞乘员保护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团体标准,2024年6月立项并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10] - 标准首次引入腰椎和髂骨评价,建立大倾角姿态假人摆放方法 [10] - 20余家机构组成联合工作组,计划2026年将零重力座椅安全性测评纳入安全指数规程 [13] 市场规模预测 - 2025年汽车座椅市场规模预计达1531亿元,零重力座椅份额将持续增长至2028年 [19] - 2030年预计30%以上车型标配智能座椅,产值占比超50% [19] - 国产头部供应商市场份额将随功能创新而提升 [19] 未来技术路径 - 功能集成化:向3D按摩、生物反馈调节(如肌电传感器)、舱内空间重构(对坐/吧台)发展 [17] - 安全智能化:与主被动安全系统融合,应用AI大模型提升智能化程度 [17] - 交互场景化:结合手势控制、眼动追踪、AR-HUD等技术拓展影院等场景体验 [17]
均价 30 万,最高 90 万,极氪如何能卖出 50 万台车?
晚点LatePost· 2025-06-16 23:15
核心观点 - 极氪成为最快达成豪华纯电50万辆交付目标的品牌,用时44个月,单车均价近30万元,最高车型近90万元[2][3] - 公司通过SEA浩瀚架构等技术护城河和持续创新产品战略,在豪华纯电市场建立竞争优势[5][9] - 极氪与领克完成战略整合,未来将作为吉利集团新能源战略核心承载者,开启全球化布局[16][17] 交付里程碑 - 极氪第50万辆整车下线,成为最快达成该目标的豪华纯电品牌,用时44个月[2][3] - 对比同行:蔚来用时近6年、零跑64个月、理想46个月[3] - 主力车型极氪001上市四年价格稳定在26万元以上,在价格战中保持价格稳定[3] 技术优势 - SEA浩瀚架构是公司核心技术,历时5年投资200亿元打造,支持全尺寸全品类车型开发[5] - 构建"三个800V"超快充生态:800V高压架构、800V电池、800V充电网络,V4极充兆瓦桩单枪峰值功率1.3兆瓦全球第一[6] - 智能驾驶方面全栈自研,推出"千里浩瀚"H7/H9方案,H9方案算力达1400TOPS行业最高[6][8] - 一季度研发投入29亿元,占营收13.2%,累计研发投入超250亿元[8] 产品战略 - 极氪001开创豪华猎装车品类,累计销量超27万辆,为25万元以上纯电车型销冠[12] - 极氪009成为40万元以上豪华MPV全品类销冠,香港市场月销319台超越丰田埃尔法[12] - 极氪7X出海欧洲,成交均价超40万元,香港上市后25天交付破万台[14] - 极氪MIX采用胶囊造型等创新设计,体现公司颠覆性创新能力[15] 战略整合 - 极氪与领克完成合并,形成"极氪向上、领克向宽"的战略布局[4][16] - 极氪科技将成为吉利汽车全资子公司,作为集团新能源战略核心承载者[16] - 极氪CEO安聪慧将执掌吉利控股集团,技术负责人兼任集团首席科学家[17] - 未来技术路线从纯电向"覆盖全域"拓展,三季度上市极氪9X支持纯电/混动/增程三种模式[17] 全球化布局 - 已进入40多个国际市场,覆盖五大洲,是唯一实现全球五大洲交付的中国豪华品牌[15] - 香港作为重要窗口市场,极氪009持续蝉联当地豪华MPV销量冠军[12] - 极氪7X在挪威、荷兰、瑞典等欧洲市场表现优异[14]
10国近40家外商来华购车,四川首迎二手车大规模海外采购团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8 16:17
二手车出口行业发展 - 2024年我国二手车出口达43.6万辆,覆盖160个国家和地区 [1] - 四川省成为二手车出口先锋,车源供给、企业成熟度及政府支持均走在全国前列 [1] - 四川省举办首届二手车出口供采对接会,吸引10国近40家海外企业参与 [1] - 活动现场发布海外合作机会清单、行业自律公约,并集中签约7大贸易项目 [1] - 俄罗斯代表提出共建俄中二手车交易平台,认为该项目具有巨大想象空间 [3] - 四川首创海外汽车产业常态化联络机制,设立8个海外联络中心 [6] - 联络中心提供线上服务,促进海内外汽车产业信息交互和合作机会 [6] - 伊朗代表认为其二手车市场增长潜力大,战略投资可带来可观回报 [6] 四川二手车出口基地发展 - 中国(四川·双流)二手车出口基地启动不到1年,已引育83家二手车外贸企业 [10] - 基地已完成71家企业出口资质备案,占全省四分之一 [10] - 基地2023年4个月实现出口额10亿元,2024年1-3月达3.7亿元 [10] - 基地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圈,整合约100家服务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 [10] - 基地已整合全国近10万辆二手车源,通过多个平台实现精准匹配 [12] - 基地推动二手车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内外贸良性循环 [12] - 双流区2024年二手车内贸交易额33.5亿元,同比增长超300% [12] - 双流区外贸出口额约10亿元,增长超800%,形成"双流样本" [12] 企业合作与贸易成果 - 7个二手车出口贸易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超10亿元 [9] - 成都宏盟汽车集团签约2100辆二手车出口,金额约3亿元 [9] - 外商将实地考察四川二手车出口基地及极氪&领克工厂 [4] - 四川省二手车出口行业联盟发布自律公约,规范竞争行为 [7] - 公约旨在防止低价内卷,塑造川车国际市场优良口碑 [7] - 活动现场展示多个中国特色汽车品牌,包括红旗、极氪、华为问界、小米等 [7]
吉利匆忙私有化极氪,全拜雷军所赐?
新浪财经· 2025-05-09 21:22
吉利私有化极氪的战略背景 - 吉利汽车提出以每股极氪股份2.57美元或每股ADS 25.66美元的价格收购所有流通股份,计划将极氪变为全资子公司[1] - 此举旨在落实"回归一个吉利"战略,是继几何并入银河、领克合并极氪后的又一重大调整[1][19] - 极氪从2021年独立运营到2024年5月上市仅用37个月,创下造车新势力最快IPO纪录[5] 极氪发展历程与现状 - 极氪001在2021年切入30万级纯电猎装车空白市场,2022年销量达7.19万辆,成为30万以上中国纯电车型销冠[5] - 2021-2023年营收从65.28亿元增至516.7亿元,毛利率从1.8%提升至15%,2023年销量11.9万辆[8] - 但2024年遭遇小米SU7冲击,极氪001销量从2024年6月的14383辆骤降至2025年3月的2976辆,同期小米SU7销量达29000辆[11] 战略转型动因 - 传统"多生孩子好打架"战略导致内耗严重,极氪与银河、领克等同源品牌形成内部竞争[7][8] - 2024年8月极氪因频繁改款(一年发布三代001)丧失用户信任,股价从26美元跌至13美元[12] - 小米SU7的成功让吉利意识到必须改变"靠蒙"的产品策略,需集中资源打造爆款[17][18] 台州宣言与整合举措 - 2024年9月发布的《台州宣言》提出战略整合,明确各品牌定位,减少重复投资[16] - 2024年10月几何并入银河,11月领克以被收购形式并入极氪[19] - 私有化极氪可能是看准小米因安全事故热度下降的窗口期,报价较30日均价溢价20%[21][23]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能源市场进入决战阶段,一款车型成败决定企业命运(如小米SU7带动股价从21涨至57美元)[21] - 极氪案例显示传统车企需从战略层面革新,解决同质化和内耗问题[17][19] - 行业可能跟随吉利进行类似战略调整,集中资源应对激烈竞争[23][24]
汽车座椅博主如何比较理想MEGA HOME与友商的座椅?
理想TOP2· 2025-04-22 20:23
理想MEGA HOME版座椅升级 - 2025款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二排座椅升级为双旋转+双零重力功能,成为市面上唯一配置此功能的座椅[3][5] - 座椅通风升级为吹吸一体方式,按摩功能从16点升级为18点热石按摩,并支持揉捏、叩击方式[5][8] - 二排腿托从2向电动升级为4向电动,新增座椅弹出式杯托和一个Type C接口[5] - 前排主驾新增背部小桌板,副驾坐垫增加tilt功能(2向腿托变分体式)[5] - 24款MEGA将提供二排旋转座椅及零重力座椅的升级方案[9] 座椅供应商情况 - 25款座椅供应商与24款保持一致,新增电动转盘由延锋国际设计开发[10] - 前排整椅由延锋国际供应,二排骨架和电动转盘&电动长滑轨也由延锋国际供应[11] - 三排骨架由AVIVA供应[11] - 极氪MIX及领克900的电动转盘由航嘉麦格纳供应,与延锋国际的形式不同[11] 二排零重力座椅设计 - 二排一键零重力模式角度定义:躯干与大腿角122°,大腿与小腿角130°[14] - 前排坐人时开启零重力模式会预留空间给前排,二排大躺角度相应减小[14] 旋转座椅功能对比 - 理想MEGA提供45°和180°固定角度旋转按键,极氪MIX支持180°双侧旋转,领克900支持90°和180°单侧旋转[22] - 45°旋转场景定义为便捷上下车模式,与滑移门联动:开启旋转会先开门,关闭门会先复位座椅[21][23] - 90°旋转需通过车机或语音触发,媒体评测多用语音操作[25] - 理想MEGA预设一键双侧旋转模式和亲子房模式(左侧180°对坐,右侧正坐)[26] - 旋转演示场景包括45°便捷上下车、90°观景露营、180°亲子房&大客厅[30][33][35]
极氪三季度财报:整车营收同比增长42%至超144亿元,整车毛利率15.7%
IPO早知道· 2024-11-14 22:56
财务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累计营收同比增长超50%至531 3亿元 整车营收累计超360亿元 [5] - 三季度整车营收144亿元 同比提升42% 环比提升7% 创季度最好表现 整车毛利率15 7% 创年内新高 [5] - 三季度实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单季度盈亏平衡 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 [5] 交付数据 - 前三季度累计交付新车近14 3万台 其中三季度交付突破5 5万台 同比增长51% 创单季新高 [7] - 十月单月交付突破2 5万台 同比增长92% 环比增长17% 创单月历史新高 1-10月累计交付近17万台 [7] - 极氪001稳居25万以上纯电销冠 极氪009连续4个月蝉联40万以上纯电销冠 极氪7X上市50天交付突破2万台 [7] 研发投入 -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超65亿元 同比增长超25% 累计研发投入近235亿元 [7] - 实现第二代金砖电池 浩瀚智驾2 0 AI大模型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突破 [7] 补能服务 - 自建充电站1318座 充电桩6967根 其中800V极充站653座 极充桩3293根 保持自建800V超快充桩数量行业第一 [8] - 推进"千站万桩"和"1515便利电"计划 [8] 渠道建设 - 全球门店487家 海外门店45家 极氪家一站式服务门店113家 [8] 全球化进展 - 进入挪威 埃及 巴西 澳大利亚市场 右舵产品在中国香港 泰国 新加坡等地开启交付 [10] - 截至10月底已进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持续扩张中东 东南亚 澳洲 拉美和非洲市场 [10] 产品矩阵 - 共6款在售车型 极氪7X和极氪MIX上市后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极氪MIX成为哈尔滨2025年亚冬会火种采集车 [7]
极氪控股领克、银河整合翼真,吉利大扩张时代结束
晚点LatePost· 2024-11-14 22:55
吉利品牌整合动态 - 极氪将持有领克51%股份,沃尔沃出售30%领克股份给极氪,交易价格54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完成[5] - 领克营销中台、供应链、采购等部门将被整合,财务和采购团队先整合,产品研发部门调整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推进[5] - 吉利控股向吉利汽车转让11.3%极氪股份,吉利汽车对极氪持股比例增至62.8%,旨在减少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6] - 吉利将继续推动翼真汽车和吉利银河的整合,银河今年前10个月售出35万辆,同比增长66%,贡献吉利汽车四分之一以上销量[7] 极氪与领克的历史关系 - 极氪原为领克纯电事业部,2021年独立,共享吉利SEA浩瀚架构和工厂资源[11] - 极氪001产品设计沿袭自领克概念车Zero concept,两款品牌部分车型设计语言相似[11] - 极氪副总裁杨大成曾主导领克多款车型研发,极氪部分售后服务通过领克服务中心提供[12] - 领克定位个性潮流运动市场,极氪定位科技豪华,银河定位大众国民精品车[12] 吉利战略转型 - 吉利打破2014年"一个吉利"战略,针对细分市场设立新品牌,通过收购快速扩张[13] - 2010年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此后完成至少14次重大并购,总资产达6784亿元[14] - 2023年吉利收入比2019年多818亿元但利润少29.5亿元,暴露出组织臃肿和重复投资问题[14] - 最新品牌定位划分:极氪覆盖高端豪华,领克中高端,银河和中国星定位主流品牌[14] 市场表现数据 - 极氪今年前10个月交付16.8万辆新车,同比增长82%,三季度汽车销售收入144亿元,毛利率15.7%[12] - 领克前10个月累计销售22.66万辆,首款纯电车型Z10售价19.68万至28.88万元[12] - 极氪007售价20.99万至29.99万元,极氪001售价25.9万至32.9万元,Z10配置差异化以避免内部竞争[12]
极氪安聪慧:浩瀚-M架构将颠覆汽车的未来,极氪要实打实改变明天的出行
IPO早知道· 2024-10-23 22:36
极氪MIX产品发布 - 极氪MIX于2024年10月23日正式上市并同步开启全国交付 [3] - 该车型基于浩瀚-M架构打造,定位家庭全场景大五座智能汽车 [3][7] - 首发搭载「极氪超级座舱」技术,包含隐藏式双B柱电动对开门、超低无门槛地板等创新设计 [7] 核心技术突破 - 推出「极氪超级座舱」技术,在空间使用效率、便利性和灵活性三大维度实现颠覆性创新 [7] - 采用全球首创的隐藏式双B柱电动对开门设计,全系标配 [7] - 配备三组2米超长电动滑轨和主副驾270°电动无级旋转座椅 [7] - 整车包含130多项配置,在三电、安全、智能和豪华体验方面全部拉满 [10]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定位为技术驱动、创新引领的科技公司 [7] - 致力于改变未来出行方式,而非单纯追求商业价值 [8] - 专注于做"难而正确"的创新,目标是改变汽车工业而非行业内竞争 [8] - 浩瀚-M架构被定位为将颠覆汽车未来的核心技术平台 [7] 产品研发理念 - 研发团队以用户需求和期待为唯一出发点 [8] - 目标是颠覆已有认知、突破一切想象 [8] - 将智能汽车重新定义为"新的生活方式"而不仅是出行工具 [7] - 通过创新技术实现"让车成为真正的家"的产品理念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