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搜索文档
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实现“双过半”
河南日报· 2025-07-21 07:39
就业服务与技能培训 - 截至6月底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69.9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52.3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85%和80.5% [1] - 举办2545场专场招聘会,完成年度目标的50.7% [1] - 新建2个市级零工市场、41个县级零工市场,累计新改建1438个零工驿站和344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50%、82%、71.2%、86% [1] 校园安全建设 - 上半年完成4.2万所学校消防设施和安保器材排查,完成年度目标的100% [1] - 对2320所学校实施校园安全能力提升,完成年度目标的77.3% [1] 农村交通与物流 - 上半年排查6000个安全隐患路口和700个事故路口,其中660个和69个已完成治理 [2] - 开展交通安全宣讲活动1040场,完成年度目标的69.3% [2] - 新改建标准化物流快递服务点770个,新增客货邮融合线路114条,完成年度目标的57% [2] - 新改建农村公路3048公里,完成年度目标的61% [2] 养老服务与体育设施 - 786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完成年度目标的78.6% [2] - 129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完成年度目标的100% [2] - 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健身指导服务13.3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的52.2% [2] 新能源基础设施 - 上半年新建公共充电桩15100个,完成年度目标的75.5% [2] 医疗卫生服务 - 完成14.5万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在线培训,完成年度目标的96.6% [3] - 完成宫颈癌筛查58.41万人、乳腺癌筛查60.54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74.18%和76.88% [3] - 免费产前筛查覆盖率达86.85%,新生儿"两病"筛查率达99.68%,听力筛查率达98.89%,分别高于年度目标21.85、4.68、3.89个百分点 [3] - 3.12万名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完成年度目标的85.5% [3] 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 为11302名重点群体青少年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完成年度目标的56.5% [3] - 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团辅活动4741场,完成年度目标的67.7%,覆盖18万余人次 [3] - 开展线下心理咨询19224人次,线上咨询5999人次,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76.9%和60% [3]
滨江:“麦芒小站”照亮青少年成长路
杭州日报· 2025-06-27 10:42
在滨江区长河街道冠山社区,一个名为"麦芒小站"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驿站正成为越来越多家庭 的"心灵港湾"。这里有舒适的沙发、彩色的沙盘,更有温暖的"麦芒姐姐",为孩子们提供专业的心理支 持。 去年5月成立的"麦芒小站",通过"家校社"协同模式,构建了覆盖青少年成长全生态的心理健康服 务网络。近日,一位化名"小青"女孩的故事分享,让更多人看到了这一模式的成效。 家校社联动,织就"心理安全网" "你真的不是我妈妈吗?"五年级暑假的一天,小青终于问出了埋藏心底多年的疑问。原来,她从小 由爷爷奶奶和小姨抚养,直到偶然得知亲生父母早已离世。这一打击让原本活泼的女孩陷入自我封闭, 甚至出现逃学、自伤等极端行为。 经过5次家庭辅导、8次家长课堂和9次个人咨询,小青逐渐走出阴霾。奶奶学会了适当放手,小姨 掌握了情绪疏导技巧,而小青则通过沙盘游戏重新找回了自信。 服务升级:"三大计划"护航成长 小青的转变是"麦芒小站"服务成效的一个缩影。一年来,该站点已覆盖6所中小学,开展青少年团 体辅导37场、家长讲座12场,以及开展多场心理健康测评及专业培训,惠及数百个家庭。 另据长河街道冠山社区党委书记傅幼刚介绍,今年,"麦芒小站"还在全面 ...
当AI撞上“青春热线”
中国青年报· 2025-05-21 13:41
行业创新 - 四川成都12355青少年服务智能平台是全国较早尝试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综合性平台 [4] - 平台自2023年5月上线以来已服务1.4万余人次青少年 机器人独立解决会话功能提供心理咨询等服务达7900余次 [4] - 创新构建"机器人+人工+专家"运行模式 涵盖心理咨询、法律咨询、创业政策等多板块 [7] 技术架构 - 采用安全至上的"自建知识库"模式 库内资源从初期4000余条扩展至7000余条 涵盖学业压力、校园欺凌等常见问题 [8][10] - 具备强大语义分析能力 可自动关联标签并匹配分级应答方案 对无法处理情况自动生成咨询记录 [9] - 知识库每周进行关键词分析 每月案例研讨 实现问题发现、专家研判、知识更新闭环 [10] 运营机制 - 前端由24小时机器人基础咨询打头阵 后台初筛缓解人工服务压力 [7] - 对涉及自伤、暴力等敏感词咨询 持证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快速反应队伍会立即人工介入 [7] - 专家库由专业医生、心理咨询师、法律工作者等组成 对需要长期关注对象进行跟踪帮助 [7][8] 用户画像 - 主要服务存在"社恐"问题的Z世代青少年 00后更倾向文字交流而非语音沟通 [5][7] - 平台数据显示青少年主要困扰包括"学业压力""亲子冲突""情绪困扰"等关键词 [4] - 典型案例显示 重度抑郁伴有躁狂的青少年可通过平台精准识别并转接专家干预 [12] 未来方向 - 探索更具地域特色的服务升级 如开发熊猫形象AI顾问 用四川方言拉近距离 [13] - 计划上线家长专属服务功能 破解亲子沟通难题 [13] - 持续优化"科技+人文"融合模式 在危机干预中实现精准识别与温暖共情结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