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化石能源转型

搜索文档
亚洲炼油商寻油版图扩张难挽狂澜 资深顾问:原油正逼近供应过剩“临界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19:55
亚洲炼油商采购策略转变 - 亚洲炼油商正将原油采购来源从中东扩展至美国、巴西和尼日利亚等地区 以应对贸易政策变化 [1] - 采购策略多元化未成功提振市场 因原油市场预计将出现供应过剩局面 [1] 原油供应与产量增长 - 全球原油平均日产量较2025年同期高出140万桶 这一增幅是国际能源署对全年需求增长预估的两倍多 [2] - OPEC+联盟已恢复疫情期间搁置的大部分产能 联盟外产油国如美国、巴西和圭亚那的产量也在增加 [1] 价格指标与市场表现 - 布伦特原油相对于迪拜原油的溢价已跌至4月以来最低水平 [1] - WTI原油价差接近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墨西哥湾沿岸油价虽被推高但对国内基准油价支撑有限 [5] 需求前景与市场预期 - 国际能源署预计今年和明年的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将不到2023年的一半 [5] - 欧洲多家炼油厂关闭导致该地区今年原油加工量下降 美国和欧洲即将到来的炼油厂检修期将进一步削弱需求 [5] 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策导致印度炼油商在现货市场抢购约2000万桶原油以规避俄罗斯供应 [2] - 特朗普向各国施压缩小对美贸易顺差 促使巴基斯坦和日本等国家购买美国原油 [2] 价差变化与市场竞争 - 布伦特与迪拜原油价差收窄使美国和西非原油能以更具竞争力价格进入亚洲市场 [3] - WTI原油在亚洲定价极低 为巴基斯坦和越南等新兴市场打开进口大门 [3] 机构观点与预测 - 高盛预计布伦特原油年底将小幅跌至60多美元区间中段 [5] - 市场预计2026年下半年供应增长将放缓 情况可能开始好转 [5]
绿色城市能源如何达成?专家认为有三大路径 |大咖聊营商
新浪财经· 2025-07-10 15:10
绿色低碳产业创新路径 - 提出基于热泵的污水污泥余热利用、污水污泥绿氢制备与储存、城市有机固废制绿色燃料三大技术路径,推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向"能源工厂"转型 [1] - 我国能源结构加速向非化石能源转型,预计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超70%,电力驱动模式成为核心 [1] 热泵技术应用 - 热泵可将低品位热量转化为高品位能源输出,适用于200℃以内场景,国家发改委已发布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 - 以日处理20万吨污水厂为例,提取5℃温差可获取超116万kWh热能,高温水源热泵技术可将25℃污水升温至90℃用于污泥干化 [2] - 推动污水厂向厂区及周边建筑供冷供热,打造"能源综合体",在上海及外地有成功案例 [2] 氢能全链条解决方案 - 提出"绿氢制备-固态储氢-高值利用"方案,金属固态储氢技术解决储运瓶颈,规避高压气态和低温液态储氢的缺陷 [2] - 上海白龙港污水厂建成全球首个污水污泥制氢全产业链项目,利用再生水和厌氧沼气制备绿氢,采用固态储氢技术,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认可 [3][4] 有机固废制绿色燃料 - 污泥和垃圾是潜力原料,国际海事组织和航空业协会提出2050年航运近零排放、航空燃料中可持续航煤(SAF)占比30%-50%的目标 [4] - 上海每日产生1万多吨湿垃圾,通过厌氧发酵年产沼气超3亿吨,全部转化可年产绿色甲醇超40万吨 [4] - "沼气全碳定向转化制绿色甲醇"技术路线成本比国际主流低30%,计划在上海建成千吨级中试项目 [4] 未来能源产业布局 - 通过"制氢储氢+沼气制甲醇+碳捕集制SAF"三条技术路线,推动污水厂和垃圾厂转型为能源工厂,实现污染治理、节能降碳与循环经济协同 [4] - 呼吁强化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推动绿色低碳技术规模化应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