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作战
搜索文档
 乌克兰重创俄能源命脉,乌军无人机夜袭1800公里,够狠!
 搜狐财经· 2025-10-26 01:16
更聪明的是它的导航系统,搭载的 Skynode S 机器视觉系统能融合卫星地图与地形匹配算法,就算被俄军干扰 GPS 信号,仍能自主识别目标,命中误差不 超过 5 米。这种 "不看信号看地形" 的能力,让传统电子战手段形同虚设。 成本控制更是乌军的 "撒手锏"。FP-2 无人机单价仅 8 万美元,E-300 也才 25 万至 45 万美元,不到美国 "战斧" 巡航导弹的十分之一。可别小看这 "廉价装 备",它的雷达反射面积仅相当于一只大型鸟类,传统防空雷达很难将其与杂波区分开。俄军部署的 S-400 防空系统,设计初衷是拦截高速战机和导弹,对 这种 "低慢小" 目标的拦截成功率不足 30%。打一发 S-400 导弹成本超 100 万美元,用来拦 8 万美元的无人机,纯粹是 "高射炮打蚊子",效费比低到离谱。 据英国新闻、中东新闻网等多家媒体 2025 年 10 月 22 日报道,当地时间凌晨,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奥伦堡天然气处理厂发动精准夜袭,这座年处理能力 达 450 亿立方米的俄西部最大天然气枢纽被迫全面停产。 数据显示,袭击发起地距目标直线距离超 1800 公里,远超乌军以往打击半径。消息传出后,欧洲天 ...
 首次公开展出新型巡航导弹,乌克兰导弹改进局限性明显
 央视网· 2025-10-23 15:37
 导弹技术改进 - 新型巡航导弹Neptun-d在弹体两侧增加大型整流罩,使船体最大宽度翻倍并增加内部容积,推测用于增加燃料储备以扩展射程或安装重型作战部以提升毁伤效果[3] - 所有改进型配备可用型号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实现高亚音速飞行,射程据称为数百公里[3] - 新导弹保留原有的惯性导航加末端雷达制导控制系统,确保导航设备与雷达自动制导头组合稳定[3]   性能参数与国际对比 - Neptun基本型公开射程约300公里,Neptun-d射程有望提升至400-500公里,但与国际主流产品有差距,例如美制AGM-158C LRASM射程超过555公里,其增程型LRASM 1.1射程达1000公里,日本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射程增至900公里[6] - 制导系统沿用惯性导航加末端雷达模式,技术成熟但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反制能力较弱,而新一代导弹如LRASM配备GPS/INS和红外成像导引头,并引入AI自主航路规划和目标识别功能[6] - 导弹维持亚音速掠海飞行基本模式,未见明显低可探测性修形,缺乏隐身能力使其在末段飞行前易被敌方预警体系发现并拦截,实战中被拦截概率较高[7]   研发模式与体系支撑 - Neptun-d属于在现有平台上通过局部改进快速推出新型号的“小步快跑”式技术改进产物,反映出在导弹工业基础上存在体系性短板,严重依赖零件进口和技术输入,尤其在发动机、复合材料与智能导引头等核心领域缺乏自主可控[10] - 单一型号的导弹在缺乏电子压制、伴飞诱饵、多波次饱和攻击等体系支撑情况下,难以在高度设防的战场环境中稳定发挥作用,且国防预算有限、产业链不完整,难以支撑长期、高强度的技术迭代与系统创新[10]   未来发展趋势与启示 - 未来导弹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射程或威力,更取决于其能否融入侦察、指挥、网电一体的作战网络,Neptun-d改进型未能实现与无人机、电子战系统等元素的协同运用,导致整体作战效能受限[11] - 非对称作战环境下,“低成本、可消耗、智能化”逐渐成为未来趋势,巡飞弹、集群无人机等低成本智能弹药正以其数量优势与协同能力改变战场规则,未来武器研发需注重成本控制和智能化升级[11] - 若Neptun-d实现射程提升,将为乌克兰提供更远的防区外打击能力,理论上可威胁更纵深的固定目标,其存在本身也能牵制敌方防空力量,消耗其拦截弹与警戒精力,外媒预计该改进型将实装并投入战斗使用[12]
 观察|菲律宾或向乌克兰购买自杀式无人艇,但掀不起什么风浪
 新浪财经· 2025-09-22 16:34
据《环球时报》9月17日援引乌克兰媒体报道,菲律宾与乌克兰正在就引进自杀无人艇的防务合作协议 进行深入磋商,有望在年底前达成协议。 报道称,乌克兰驻菲律宾大使尤利娅·费迪夫表示,两国正努力争取在 10 月前签署国防合作谅解备忘 录,预计一个包括国防部官员在内的乌克兰高级代表团将访问马尼拉,与菲律宾同行会晤。 俄乌冲突中备受关注的"非对称武器" 近年来,随着前沿科技加速应用于军事领域,智能无人系统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军事强 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这也让自杀式小艇得到了升级。 这款无人艇曾在2023年8月4日袭击了位于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俄罗斯黑海舰队新罗西斯克基地港口外 的"奥列涅戈尔斯基·戈尔尼亚克"号登陆舰,并将其击伤进水倾斜,只能够靠拖船拖回港口,在同月24 日夜间还击中俄罗斯商业油轮SIG号,无人伤亡但油轮机舱大量进水无法航行。在2024年2月14日和3月 5日,乌克兰方面使用该型无人艇在克里米亚南部附近的黑海海域以及塞瓦斯波尔军港内分别击沉了俄 军"凯撒·库尼科夫"号登陆舰和"谢尔盖·科托夫"号巡逻舰。乌方甚至还用该艇发射改装的R-73红外制导 格斗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