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化作战

搜索文档
印巴空战展现国产雷达装备实力,重点推荐纳睿雷达
天风证券· 2025-05-19 16: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上次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印巴冲突中,国产相控阵雷达助力巴军空战占优,凸显其在军事作战中的关键作用,其远距离探测和多目标跟踪能力使装备该雷达的战机掌握战场态势,空战中更易发现、跟踪和锁定目标 [3] - 国产相控阵雷达在民用产业化方面进展显著,如纳睿雷达产品在多领域广泛应用,还组建了雷达天气观测网,军事领域的成功将为其拓展海外市场,为军民用行业发展提供技术和市场空间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印巴冲突中雷达表现 - 5月7日印巴交火,巴军歼 - 10C战机装配国产相控阵雷达击落印军“阵风”战机,该雷达能探测170公里外目标、120公里外跟踪,可同时监视15个目标并攻击4个,将多个作战平台联系形成作战体系,提升作战效能 [3] - 印度“阵风”战机配备的多普勒雷达探测范围和目标处理能力不足,锁定范围仅60公里 [3] 国产相控阵雷达民用进展 - 纳睿雷达产品在气象探测、水利防洪等多领域广泛应用,在粤港澳大湾区组建国内首个超高时空分辨率的X波段双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天气观测网 [4] 重点推荐公司 - 推荐纳睿雷达,其自主研发全极化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技术,核心产品有C波段双极化雷达、Ku波段雷达,低空雷达产品有高时空分辨率及多目标追踪能力,已在多个空管局及机场试验测试与合作推广 [5] - 纳睿雷达紧抓空管设备国产化趋势,收购天津希格玛微电子强化芯片级设计能力,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降低核心部件成本,受益于低空经济政策支持和机场新建/更新需求,中长期增长空间乐观 [5]
激浊扬清,周观军工第118期:军贸体系装备阔步“走出去”
长江证券· 2025-05-12 09: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产业链将因“一年补三年欠账”而具弹性;中期来看,十五五会加码军工,军贸、国企改革、军事AI等因素将使中国军工资产迎来重估;选股应兼顾短期补欠账和中长期发展空间,优选“产品力提升、渗透率提升、客单价提升”的标的 [16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印巴对抗强化国产装备性能端优势认知,广阔军贸市场牵引国内厂商长期高景气 - 本轮印巴冲突源于争议地区恐袭并升级为军事摩擦,2025年4月22日恐怖袭击致印方人员遇害,双方对峙加剧,后续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5月7日冲突扩大,巴方称击落5架印军战机 [11][13][14] - 巴方在对峙中称摧毁印度5架有人战机,包括3架法制“阵风”、1架苏 - 30和1架米格 - 29,此前4月28日还击落1架“苍鹭”无人机,部分残骸证实“阵风”战机有损失 [18] - 国产战机和中距弹助力巴方构建对印远距拦射空中优势,巴方使用中国制造的歼 - 10C战机实施军事行动,其装配的PL - 15E型导弹射程达200至300公里,有源电子扫描列阵雷达系统探测和跟踪能力强,相比印度“阵风”战机有明显优势 [22] - 近十年巴基斯坦大量装备中国制造装备,2015 - 2024年中国军贸武器装备62.17%出口到巴基斯坦,巴基斯坦进口武器装备81.00%来自中国,涉及坦克、潜艇、战斗机等多种类型 [23] - 体系化作战是巴方实现空中战果的核心关键,印度“万国造”模式协同作战数据链难以保障,而巴基斯坦装配全套中国产作战体系,拥有“雷达探测 - 指挥 - 电子战 - 打击”的完整作战体系,在空战领域完胜印度 [27] - 体系化作战背景下,世界军贸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未来武器贸易可能是多种武器装备联合出口,且体系化装备发展会加大客户粘性,使武器贸易成为长期连续贸易形式 [34] - 冲突后军贸活跃度往往大幅提升,纳卡冲突后土耳其TB2无人机订单暴增,若印巴冲突证实中国装备取得良好战果,中国装备订单可能复刻其走势 [39] - 世界军贸市场比中国国内武器装备内销市场更广阔,2022年全球武器贸易财务价值至少为1380亿美元,2019 - 2023年中国年均装备采购金额为1125.56亿美元,中国武器装备走向世界是提升军事工业营收空间的必然选择 [40] - 武器出口价格普遍高于内销定价,美国外贸销售的部分无人机和飞机相对内销定价有可观溢价,相关主机厂海外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毛利率 [49] 中航沈飞:空中对抗牵引先进战机需求,歼 - 35链长领航备货扩产助新型号放量 - 美国将从2025年起增加对印度军售,包含F - 35战机,这将升级印度作战体系,改变印度半岛空中力量格局 [53][58] - 歼 - 35A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军事专家看好其外贸前景,因其比歼 - 20便宜、敏感技术可控、全部国产且能满足外国用户需求 [59] - 美国第二款五代战机F - 35订单量是首款F - 22的18倍左右,F - 22生产周期短,而F - 35已生产交付990 + 架次,总订单量达3497架次,牵引Lockheed Martin稳居全球军工企业龙头 [65] - F - 35拥有A/B/C三种型号,可满足不同军种需求,应用场景扩大,其研发引入多国合作,全球客户覆盖18个国家,能替换美国及其盟友多款存量机型,打开市场空间 [75] - 中航沈飞规划总投资110亿元用于局部搬迁、复合材料扩产及钛合金扩产等项目,预计用于新机型转批生产,局部搬迁项目可优化结构布局,提升科研生产任务保障能力 [76] - 中航沈飞作为航空产业链“链长”,持续进行供应链管理,践行“小核心、大协作”模式,打造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体系,深耕均衡生产,强化计划精准与刚性考核 [81] - 中航沈飞致力于打造高效精益自动化生产线,建立以数字化技术为主导的制造体系,在数字化智能车间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确保生产交付任务顺利完成 [85] - 中航沈飞收购吉林航空维修有限责任公司,完善产品全生命周期布局,促进“研、造、修”一体化发展,打通航空防务装备全产业链,构建全价值链体系 [91] - 受合同签订进度、配套供应进度等因素影响,中航沈飞2025Q1收入业绩同步下滑,但整体盈利能力仍维持高位,单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0.2pct至12.65%,期间费用率整体稳定 [97] - 中航沈飞2025Q1期末合同负债以及预付款项余额较期初增加,合同负债余额增加53%至54亿元,预付款项余额增加58%至32.75亿元,表明下游需求明确,公司持续扩产迎接新型号放量 [99] 数据链:体系化作战互联互通基础底座,技术迭代场景多元赋能OODA循环提速 - 数据链除“承载”功能外还需承担处理和应用功能,它将数字化战场中的要素耦合在一起,构成数据流转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指挥员决策提供战场信息,缩短决策时间,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106] - 数据链在空战、精确打击等场景中可成倍提升作战效能,如贝卡谷地空战中,以军预警机与战斗机通过数据链高度协同配合,取得81:1的空战结果 [111] - 美军已建立一体化J系列数据链体系,假设美军现役飞机13209架次均搭载Link - 16的2类终端,单价最低85万美元,当前拥有舰船243艘,测算作战平台搭载的数据链市场空间约为141.44亿美元 [114] - 美军建立的J系列数据链中,弹载数据链市场空间约为112亿美元,单兵用数据链市场空间约为170亿美元,汇总得到美军Link - 16数据链市场空间在423亿美元左右 [118] - 十四五期间数据链快速发展,中国电科是承担我国数据链研制的核心单位,核心院所10所、20所、54所在数据链细分领域承担主导职能,曾携大量数据链产品亮相航展 [123] - 当前板块内多家上市公司业务涉及数据链,2023年营业总收入超过10亿元的有海格通信和七一二,七一二在数据链领域中标多个项目,海格通信加大在相关创新业务的研发投入 [127] 中航光电:相控阵有源化带动连接器用量提升,业绩端复合高增贝塔属性凸显 - 无源相控阵向有源相控阵升级可提升雷达态势感知能力,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距离更远,如美军部分有源相控阵雷达装配机型的空空探测距离优于机械扫描雷达 [133][137] - T/R组件用量提升带动连接器用量同比呈指数提升趋势,连接器是有源相控阵雷达中T/R模块的重要元器件,T/R模块价值量占比为60% - 70%,包含4个连接器 [141] - 2020年来中航光电收入复合增速25%、业绩复合增速26%,2024年航天领域需求波动大,航空等领域四季度逐步复苏,公司依托横纵拓展实现正增长,全年营业收入206.86亿元,同比增长3.04% [146] - 在防务领域,中航光电通过纵向一体化实现配套级别提升,从连接器拓展至线缆组件,再到提供整体互联解决方案,同时在军用和民用领域进行多元化布局 [152] - 在民用领域,中航光电横向布局液冷技术助力AI赋能千行百业,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深度布局,在数据中心液冷散热领域形成两条技术路线,可提供多种产品 [153][155] - 中航光电2023年大额扩产可作为下一轮景气上行指标,计划总投资27.2亿元建设高端互连科技产业社区项目,提升多种产品研发及生产能力,有助于开拓下游覆盖领域 [158] 十四五收官务期必成:甄选“产品力提升、渗透率提升、客单价提升”标的 - 大势研判强调短中期兼顾,短期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产业链将因“一年补三年欠账”具弹性;中期面向十五五及2027建军百年目标,军贸、国企改革、军事AI等将使中国军工资产重估,当下应关注原材料元器件等上游配套环节 [162] - 选股思路是兼顾短期补欠账和中长期行业发展空间,优选“产品力提升、渗透率提升、客单价提升”的标的,推荐配置组合包括超配含“弹”量、无人化装备体系、军事AI、水下攻防体系、军贸、下一代战机产业链、国企改革并购重组等相关标的 [162]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现里程碑式合作,晋景新能携两大巨头构建动力电池回收铁三角
格隆汇APP· 2025-05-09 22:39
战略合作核心 - 晋景新能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旗下中资环国际、宁德时代控股的邦普循环达成三方战略合作,聚焦政策研判、技术协同及海外网点建设[1][2] - 合作标志着中国电池回收产业首次形成"国家队+产业龙头+全球化服务商"的三角资源闭环,推动行业从零散竞争转向体系化作战[1][3] - 三方整合"资源协调-技术研发-全球网络"全链条能力,构建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2][3] 资源与技术协同 - 中资环国际背靠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提供政策解读与国际绿色标准制定能力,强化晋景新能全球合规响应[2] - 邦普循环拥有全球首创"DRT定向循环"技术,正极材料碳减排近50%,其闭环技术体系可提升晋景新能回收效率与处理规模[2][5] - 晋景新能现有逆向供应链业务覆盖28国,合作后其回收网络将作为终端节点,形成"回收-处理-再利用"一体化模式[3][5] 全球化布局与市场潜力 - 动力电池需求预计以22.3%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30年退役电池量突破800GWh,回收市场空间显著[3] - 欧盟《新电池法》与中国新回收政策要求提高回收率,邦普循环的369项行业标准与4527项专利可快速适应各国合规[4][5] - 晋景新能逆向供应链业务2024年中期营收同比增长1.4倍至1.57亿港元,占比总营收63.4%,合作有望通过规模效应改善盈利[5] 资本与产业联动 -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募资将强化海外研发与香港研究院协同,吸引全球电池人才,推动技术输出与知识产权合作[5][6] - 晋景新能可借助宁德时代品牌声势与资本关注,通过其海外工厂实现电池回收属地化闭环[6] - 邦普循环示范项目显示每回收10万吨电池减少150万吨原矿开采,环保效益或转化为碳关税豁免与绿色融资优势[5] 竞争壁垒与行业影响 - 合作使晋景新能构建"政策-技术-网络"三维护城河,覆盖28国的服务节点可承接合作伙伴海外产能需求[7] - 公司通过电池材料交易中心掌握定价话语权,率先从规模竞争转向体系化输出阶段[7] - 行业千亿级市场爆发前夜,晋景新能已锚定穿越周期的增长确定性[7]
100公里外点杀“阵风”,歼-10C赢在哪?
是说芯语· 2025-05-09 22:07
中国歼-10C战机技术优势分析 雷达与电子战系统 - 歼-10C配备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采用氮化镓技术,探测距离达260公里,可同时追踪12个目标并攻击6个,雷达波束控制精度0.1度,目标识别率超95% [10] - 实战数据显示,该雷达可在240公里外探测到雷达反射面积5㎡的战机,对隐身目标(RCS=1㎡)探测距离仍达100公里 [13] - 电子战系统整合KG600吊舱,能全频段干扰敌方雷达,使印度"阵风"战机导航数据刷新率从10Hz骤降至0.5Hz [16] - 电子战系统与预警机形成"电磁协同网络",将敌方电子对抗响应时间从2秒延长至8秒 [18] 导弹与武器系统 - PL-15E导弹出口型射程145公里,自用版通过高抛弹道技术提升至200公里,末端速度4马赫,过载能力达50G [20] - "米卡"导弹射程仅80公里,末端机动能力不足,对高机动目标命中率低于45% [22] - 歼-10C的11个外挂点可同时兼容PL-15E、PL-10E格斗弹及鹰击-91反辐射导弹,形成远中近三层火力网 [24] 体系协同与战术应用 - 巴基斯坦构建"天网"作战体系,以ZDK-03预警机为核心,通过数据链实现战机、防空系统及无人机实时互联 [28] - 战术采用"预警机引导+歼-10C主攻+地面电子战压制"模式,使印度战机从起飞到被击落平均仅需7分钟 [31] - 歼-10C可实现"静默狙杀",全程保持雷达静默,仅凭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完成锁定 [32] 市场影响与行业反应 - 歼-10C实战表现验证中国航空工业技术突破,预计未来5年至少有6个国家提出采购意向 [37] - 研发生产商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股价近两日暴涨近50% [37]
100公里外点杀“阵风”,歼-10C赢在哪?
是说芯语· 2025-05-09 15:03
中国歼-10C与法国"阵风"战机技术对比 - 歼-10C配备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达260公里,可同时追踪12个目标并攻击其中6个,雷达波束控制精度达0.1度,目标识别率超过95% [10] - "阵风"的RBE2-AA雷达探测距离约180公里,对典型战机探测距离仅145公里,在电子压制下目标跟踪丢失率超过60% [13] - 歼-10C雷达采用氮化镓技术,拥有1200个T/R模块,而"阵风"雷达采用砷化镓技术,仅836个T/R模块 [15] 电子战系统性能 - 歼-10C整合KG600电子吊舱功能,能全频段干扰"阵风"的SPECTRA电子战系统,使雷达制导系统失效 [16] - 歼-10C电子战系统能与ZDK-03预警机形成"电磁协同网络",将"阵风"的电子对抗响应时间从2秒延长至8秒 [18] - "阵风"的电子战系统难以对歼-10C的氮化镓雷达实施有效压制 [15] 导弹与武器系统 - 歼-10C可发射霹雳-15E导弹,出口型射程145公里,自用版达200公里,末端速度4马赫,过载机动能力50G [20] - "阵风"挂载的"米卡"导弹射程仅80公里,对高机动目标命中率不足45% [22] - 歼-10C11个外挂点可同时兼容PL-15E、PL-10E格斗弹及鹰击-91反辐射导弹,形成远中近三层火力网 [24] 体系协同与战术应用 - 巴基斯坦构建"天网"作战体系,以ZDK-03预警机为核心,通过数据链将歼-10C、防空系统及无人机实时互联 [28] - 巴方采用"预警机引导+歼-10C主攻+地面电子战压制"的复合战术,实现"发现即摧毁"的作战模式 [31] - 歼-10C可实现"静默狙杀",全程保持雷达静默,仅凭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完成对"阵风"的锁定 [32] 实战表现与市场影响 - 巴基斯坦空军使用歼-10C击落5架印度战机,包括3架"阵风"、1架米格-29及1架苏-30MKI [2][4][6] - 这是"阵风"自2001年服役以来首次在超视距空战中被完全压制 [37] - 歼-10C的研发生产商成都飞机工业集团股价在近两日暴涨近50%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