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同盟
搜索文档
美防长来了,核潜艇议题搅动韩国
环球时报· 2025-11-05 06:46
韩美核动力潜艇合作 -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确认特朗普总统已批准韩国建造核动力潜艇 美军将提供全力支持 [1][2] - 韩国总统李在明与特朗普会谈后 美方同意韩方获得核动力潜艇燃料供应并建造核动力潜艇 [2] - 韩国首艘核动力潜艇预计在2030年代中后期下水 [2] 合作细节与潜在挑战 - 韩美后续磋商将围绕建造地点、技术转移、核燃料获取等具体细节展开 每个议题都绝非易事 [3] - 在建造地点上存在分歧 韩方主张凭借现有技术在本国自主建造 美方则提出在费城造船厂建造 [3] - 若核潜艇在美国船厂建造 韩方将面临技术主导权受限、对美依赖加深等风险 [3] 美方合作动机与关联产业 - 美防长表态与特朗普所称“韩国将在费城造船厂建造核潜艇”相呼应 暗示合作将作为“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计划的一部分 [2] - 费城造船厂已被韩国韩华集团收购 [2] - 美国政府愿同韩方在潜艇、水面舰艇、战斗舰等多方面深化合作 认可韩国拥有世界顶级造船技术 [2] 地区安全影响与韩国国内观点 - 有韩媒评论认为 引进核动力潜艇是敏感国际问题 可能引发与周边国家的海上军备竞赛 [1] - 韩国国内有观点认为 核潜艇并非自主防卫象征 而是“对美国战略的更深依附” 可能加剧朝鲜半岛军备竞赛 [5] - 分析人士指出 韩国此举身处朝鲜半岛敏感地缘位置 容易打破区域战略平衡 [3] 韩美同盟与战略自主性 - 韩美防长会谈讨论了韩国增加国防预算计划、提升驻韩美军战略灵活性等话题 [6] - 美方称美韩同盟主要目标是应对朝鲜 但有必要提高灵活性以应对区域内其他紧急情况 [6] - 韩国舆论对韩美同盟评价复杂 有观点认为同盟对韩国战略自主性产生负面影响 需防止陷入结构性依附 [6][7]
李在明同特朗普会晤
新京报· 2025-10-29 20:42
韩美同盟关系 - 韩国总统李在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讨论巩固韩美同盟等问题 [1][3] - 韩国计划通过扩大对美投资与进口等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韩美同盟关系 [3] - 特朗普表示将继续与韩国保持良好关系,共同解决朝鲜半岛问题 [3] 韩国国防产业 - 韩国计划通过提高国防预算和发展国防产业,大幅增强自我防卫力量 [3] - 韩国增强自我防卫力量旨在减轻美国防务负担 [3]
韩媒:特朗普今日访韩将会晤李在明 或主谈关税问题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11:29
会谈基本信息 - 韩国总统李在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29日下午在庆尚北道庆州市举行双边会谈 [1] - 这是韩美首脑自8月在华盛顿会谈后时隔近两个月再次会晤 [1] - 此次是韩美两国领导人史上实现互访间隔最短的一次 [1] 会谈核心议题 - 关税问题预计是会谈的重点议题 [1] - 两国领导人将就关税谈判和韩美同盟等热点问题进行商讨 [1] 关税谈判现状 - 两国围绕韩国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项目的投资方式和收入分配等问题存在分歧 [1] - 相关谈判因分歧长期陷入僵局 [1] - 韩国总统府内部认为,由于两国意见差距悬殊,借此次会谈完成关税谈判的可能性很小 [1]
李在明:韩国若接受美国要求将再次面临金融危机
新京报· 2025-09-22 09:41
韩美关系与关税问题 - 李在明的目标是尽快解决韩美关税问题 [1] - 美国执法人员在美韩国电池工厂逮捕数百人一事引起韩民众愤怒 [1] - 李在明表示此事不会影响韩美同盟 并称这并非特朗普的命令 [1] 韩国国防与安全合作 - 韩国正逐步增加国防预算 [1] - 韩国在安全问题上与美国没有重大分歧 [1]
美韩元首30分钟会谈将向媒体开放,韩媒担忧:特朗普或公开施压
观察者网· 2025-08-25 22:47
韩美首脑会晤安排 - 会谈安排包括15分钟欢迎仪式和30分钟双边会谈 会谈全程对媒体开放 工作午餐时长和记者会安排未确认 [1] - 双边会谈被描述为对媒体公开的开场仪式而非实质性会晤 [1] - 韩国方面需要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应变 缺乏提前确定的固定流程与发言内容 [1] 特朗普行事方式与历史先例 - 特朗普习惯向媒体公开双边会谈 记者提问环节常聚焦美国国内政治及其他国际议题而非两国议题 [3] - 今年2月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会晤时 美国副总统万斯当面指责乌克兰不知感恩美国援助 特朗普加入施压导致不欢而散 [3] - 7月特朗普与马科斯会晤时 记者40分钟内集中向特朗普提问其他议题 马科斯仅起背景板作用 特朗普还调侃施压菲律宾关税问题 [4] 美方施压与投资要求 - 美方在峰会前夕要求韩方将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承诺文件化 明确具体内容 [8] - 韩国外长8月21日突然访美 因双方在投资文件化等协调工作上出现紧急问题 [8] - 白宫经济委员会主任称会谈焦点将是造船合作协议 期待造船业大买卖 预告将公布在美投资金额 [9] 接待规格与外交压力 - 美方仅派出国务院副礼宾长与韩裔美军上校迎接 陪同韩方人员仅外交部长一人 欢迎仪式中仅赠送纪念币 [7] - 与2008年李明博访美时小布什亲自迎接的规格形成鲜明对比 [7] - 美国重启驻军费用分摊谈判 要求韩国为驻韩美军支付更多费用 暗示可能重新评估安全承诺包括核保护伞 [10] 韩国应对策略与地缘平衡 - 李在明访美前先访问日本 通过构建稳定韩日关系应对特朗普政府压力 韩日在关税和其他外交领域难以各自为战 [12] - 同期派前国会议长特使团访华 转交亲笔信表达推动中韩关系重回正轨、加强经贸合作诉求 [13] - 韩国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 重视韩美同盟但不会忽视对华关系 关键需观察李在明访美时对涉华问题表态 [13] 行业影响与合作前景 - 韩国对波兰、阿联酋、澳大利亚武器出口高速增长 美国内部讨论限制技术转让和企业优先 可能破坏美韩合作项目 [11] - 造船业合作协议成为会谈焦点 李在明计划赠送16世纪韩国龟船模型 解释如何帮助美国造船业扭转颓势 [9] - 缺乏管理紧张关系的机制可能进一步侵蚀美韩同盟信任 影响防务供应商和创新中心发展雄心 [11]
韩媒:韩总统室就韩国新任外长涉华言论表态,强调与中方沟通交流必要性
环球网· 2025-08-05 12:42
韩国外长涉华言论 - 韩国总统办公室表示将在韩美同盟基础上推动韩中关系发展 并努力使两国关系惠及民众[1][3] - 韩外长赵显称韩中就个别问题存在分歧 但韩方将继续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并为地区稳定繁荣作贡献[3] - 赵显在采访中称中国崛起是挑战 需保持警惕 但单方面遏制中国不会奏效 强调与中国接触的必要性[4] 韩国对华政策基调 - 韩国外长政策基调偏向美日 对华评价沿用西方话语体系 保守色彩占主导[4] - 韩方表态基于韩美同盟和美日韩三边合作框架 即使有进步表达也在此框架内[4] 美国对韩施压 - 美国正加大对韩安全压力 要求盟友承担更多防务责任[5] - 驻韩美军任务或从威慑朝鲜扩大到在印太地区广泛行动[5] - 韩国面临美国要求其在中美竞争中选边站队的压力[5]
涉及中国,韩国新外长在美表态
环球时报· 2025-08-05 06:44
韩国对华政策立场 - 韩国政府立场是在与美国、日本开展合作的同时也致力于与中国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1] - 韩国对中国的崛起及其带来的挑战保持着相当高的警惕 同时希望中国在双边及地区事务中遵守国际法[1] - 单纯试图遏制中国并不会取得韩国期望的效果 韩国必须与中国进行接触[1] 中韩经济关系 - 中国长期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韩国从对华贸易中赚取了大额顺差[2] - 中国发展得如此之好、如此之快 已经成为韩国的经济竞争对手[1] 美韩关系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与韩国的贸易协议框架 韩国进口商品将面临15%的关税[2] - 韩国将在白宫指导下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 并购买10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2] - 美国越来越明确地要求其盟友承担更多防务责任 驻韩美军主要任务可能会从威慑朝鲜扩大到在印太地区进行广泛行动[2] 专家观点 - 韩国外长的政策基调偏向美日 对中国的评价沿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话语体系[1] - 韩国在美强韩弱的力量结构以及同盟体系中往往只能被迫接受美国的要求[2] - 韩国正面临美国盟友不断加大的压力 要求其在美国与中国的竞争中选边站队[2]
提及美韩同盟,谈到关税协商,李在明与特朗普通话20分钟
环球时报· 2025-06-07 06:47
韩美领导人通话 - 韩国总统李在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就职后首次通话 持续20分钟 双方提及韩美同盟重要性并互致祝贺 [1] - 两国领导人高度评价对方领导力 商定保持密切合作推动同盟发展 并就关税问题协调达成共识 鼓励工作层协商取得可视性成果 [3] - 特朗普邀请李在明访美 双方同意借多边会议或互访机会尽早会面 进行深度协商 [3] 历史通话对比 - 前总统文在寅2017年就职当天与特朗普通话 尹锡悦2022年当选5小时后与拜登通话 朴槿惠当选次日与奥巴马通话 [4] - 特朗普2024年胜选后2天内与尹锡悦通话12分钟 2025年与代总统韩德洙通话28分钟 期间询问其总统参选意向 [4] 通话延迟原因 - 韩国官方解释因时差和日程协调问题导致延迟 特朗普执政初期不可预测性增强 李在明未设交接委致事务堆积影响安排 [5] - 特朗普阵营MAGA人士对韩国大选结果持否定立场 前顾问班农批评新政府 引发韩方对美方负面舆论的担忧 [5] 潜在议题关注 - 外界关注通话内容涉及防卫费分担金额 关税谈判等敏感议题 以及特朗普可能提及韩中关系 [5] - 七国集团峰会或北约峰会可能成为韩美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谈场合 [5]
李在明三战总统终登顶,他能否治愈韩国?
虎嗅APP· 2025-06-05 18:53
韩国总统选举结果与李在明政策方向 - 李在明以49.42%得票率当选韩国总统,得票数达1728.75万张创历史新高,但得票率未超过朴槿惠2012年的51.55%纪录 [2] - 竞选口号"真正的大韩民国"及政策纲领"韩国倡议"聚焦经济复苏与民生改善,提出组建"紧急经济应对工作组"应对内需低迷 [4][7] - 修宪意愿强烈,批评历届政府仅口头承诺但未落实,称"不修宪将受历史谴责" [8] 经济政策与产业规划 - 十大竞选承诺首条为"打造引领世界的经济强国",计划将AI预算提升至发达国家水平,推动民间AI投资规模达100万亿韩元,目标成为全球三大AI强国之一 [7] - 韩国央行数据显示全球机构对2025年韩国GDP增长预期均值降至0.985%,低于1% [6] - 钢铁行业面临美国关税压力,6月4日起美国钢铝关税提高至50%,韩国13.1%的钢铁出口依赖美国市场 [10] 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 - 对华政策定义为"重要贸易伙伴及半岛安全影响者",承诺修复韩中关系,在台湾问题上回避明确立场 [12] - 韩美同盟为基础推进实用主义外交,但将减少对美顺从倾向,注重国内利益分配 [10] - 日本定位为"重要合作伙伴",在历史领土问题上坚持原则,经济文化领域采取积极合作姿态 [13] 社会与政治环境 - 选举期间反华情绪高涨,在韩华人遭遇恶意攻击,中国使馆发布安全提醒 [11] - 党内争议围绕政治光谱定位,李在明主张"中道保守",遭批评偏离传统中道进步路线 [5] - 司法风险因刑诉法修正案可能规避,若当选总统则审判程序暂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