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储算
搜索文档
行业最新研判:储能“黄金”发展期已至
上海证券报· 2025-10-10 07:52
行业增长前景 - 未来五年全球新型储能装机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至40% [1][8] - 到2030年,全球新型储能装机预计超过500吉瓦,投资总规模预计达6000亿美元 [8] - 到2030年,中国储能装机规模有望实现近10倍增长,氢能产业将步入爆发式成长期 [7] - 2035年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预计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6] 行业定位与驱动因素 - 储能产业定位从配套升级为核心,市场应用从试点推向刚需 [1][7] - 新型储能已从新能源的合规性要求,跃升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经济性资产 [4] - 储能系统正成为算力核心基础设施,到2030年算力构成中95%为推理算力,对电网实时平衡能力提出高要求 [1][4] - 构建多能融合的生态系统成为关键,需坚持铅锂氢钠等多种技术路线并举以应对多元场景需求 [7][8] 技术发展与材料创新 - 储能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是材料问题,关键在于源端材料的突破 [5] - 协鑫集团开发GCL-PHY法制备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可将工艺成本和能耗指标降低50% [5] - 协鑫集团是全球最大硅烷气制造商,使用硅烷气加多孔碳制造硅碳负极,并发力碳纳米材料以满足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需求 [5] - 公司电池材料已实现向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等客户的批量供货 [5] 市场现状与挑战 - 截至今年8月,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为16.9亿千瓦,已达到“十三五”末的三倍以上 [6] - 风光发电贡献了“十四五”以来80%的新增电力装机,发电量占比以年均提高2.2个百分点的速度攀升 [6] - 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电力保供和系统稳定两大安全挑战,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 [7] - 电力系统呈现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性,系统韧性和安全水平亟待提升 [7] 具体应用与项目 - 协鑫集团正探索在中东地区搭建“风光储算”一体化平台,电价仅约0.15元 [4] - 单次大模型训练耗电量相当于3000辆特斯拉绕赤道一圈,需配套50毫瓦时储能系统保证供能 [4] - 当前可行的基准方案为每1吉瓦新能源装机容量,按照30%比例配备4小时时长储能,需1.2吉瓦时储能容量,即两者比例1:1.2 [4]